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贱为贵本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贱为贵本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2-10-25 19:06 被阅读0次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yé)?非乎?故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网图  侵删

译文

从前取得整合的,如下所述:天取得整合,才会清明;地取得整合,才会安宁;神取得整合,才会灵验;河谷取得整合,才回满盈;万物取得整合,才会生长;侯王取得整合,才会成为天下的首领。

由此推衍,可以认为:天一直清明下去,恐怕就会破裂;地一直安宁下去,恐怕就会崩塌;神一直灵验下去,恐怕就会耗尽;河谷一直满盈下去,恐怕就会枯竭;万物一直生长下去,恐怕就会绝灭;侯王一直保持高贵姿态,恐怕就会失败。

所以,尊贵要以卑贱为根本,高处要以低处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为“孤家”、“寡人”、“仆下”。这不是把卑贱当做根本吗?不是这样吗?所以,最高的称誉是没有称誉。不要华丽如美玉,或粗糙如硬石。

解读

本章第一段阐明大道之“体”。从“理”上来说,“道”包罗万象,万法归宗。表达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法界体性。

第二段阐述了一切万物的相对性。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并非一成不变的绝对存在。都在千变万化中循环往复,更迭不息。就像“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具有二元对立的事物,它们都囊括在“成、住、坏、空”自然运行的法则中。而唯一不动摇、不改变的就是“道”体,这就是老子最基本的思想体系。

最后一段说明了一切事物之间不可忽视的关联性。世上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就像现在的信息时代,有一个无穷大的互联网一样,彼此之间都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它们都相辅相成,无可分割。

所以,老子忠告崇尚自然之道者,不应该去追求美玉般的尊贵华丽;而像石头那样平凡、质朴、坚韧,恒守“大道至简”的本真。

相关文章

  • 学习笔记丨贵与贱

    《道德经 第三十九章》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释义:富贵是以低贱为根本的,高尚是以卑下为基础的。 正如手机...

  • 十贱才有一贵,这才是健康养生的秘诀

    本文原创作者:“三一百草养生堂” 张建银 转载请注明出处。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有这么一句话:“贵必以贱为本,高...

  • 道德经 第三十九章 贱为贵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贱为贵本

    【原文】惜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

  •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贱为贵本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谓...

  • 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7个笔记 第三十九章 以贱为本,以下为基 >> 昔之得一[1]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

  • 《道德经》之第三十九章 贱为贵本

    原典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也,...

  • 贱为贵本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为正。其致之,天无...

  • 学习《德经》第三十九章 贱为贵本

    原文: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

  • 叁 高贵由无数的卑贱累积而成(1)

    顾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贱为贵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rvd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