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书后感
读《我们仨》有感

读《我们仨》有感

作者: 慢小小 | 来源:发表于2016-08-07 21:36 被阅读68次

    上周日看了杨绛所写的《我们仨》,不知不觉就看完了整本。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是值得大家羡慕的,家庭也是,一个简单、相爱,有书香的家。他们学识丰富,却不慕名利,不张扬。

    从《我们仨》里还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和睦温馨的家庭,生活上笨拙的钱钟书,工作上认真的钱瑗,爱护家庭的杨绛等等。在钱钟书和杨绛之间,是相互欣赏、志趣相投、相濡与沫。人们羡慕的是钱钟书的“傻气”,傻在在他心里,妻子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代社会夫妻关系是种剪不断理还乱的麻,我们看多了背叛,听多了争吵与抱怨,有时甚至觉得世事多变,人心难测。

    人们总想要找到一些东西让自己去相信美好,相信爱情。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沟通越来越便捷,而现代的人却越来越没安全感。因为一切太快了,因为选择太多了,因为你永远在隐隐期待下一个未知。与其批评人的不知足心理与欲望,不如坦然接受。每个人都有她不为人知的一面,人性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再者,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美包括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没有必要把忠贞当成禁锢自己思想的牢笼。接受自己的思想,理智看待自己的想法。

    看见,才能了解。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而人们往往专注于希望他人来了解自己,可是如果连你自己都懒得去了解自己,别人又为何应该去了解你呢?世界上任何的一种关系,任何亲密的人,都不及你与你自己。因为不会有人比你更爱你。我们确实得接受,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是自己。我们得学着去接受一些残忍的现实,去接纳这世界的美与丑。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看见,就是了解的第一步,而认识自己,则是接纳自己。

    个人的成长与人格健全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杨绛虽甘心持家,分担大部分家务。但是她和一般的家庭妇女又有所不同,不全在于她的学识,重点是她有自己的生活,有独立的人格。她像《致橡树》里的木棉,而不是依附的藤蔓。她阅读,翻译,写剧本,她通晓多国语言,与钱钟书还时常就书上某一点讨论。一个有着独立、健全人格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赞赏、钦佩,才能与相爱之人携手一生。平等的相爱,才能互相理解,才能细心体会对方的感受。

    当然感情里还要有互动,得不到回应的,是单相思,不是相爱。书中有提到钱钟书会为家人做好早餐,虽然只是简单的烤面包之类的。但是一些细致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举动才是爱情的表现。毕竟我们再怎么超凡脱俗,本质上也是一介凡人。而凡人生活在尘世中,需要吃、喝,真正的相爱,是愿与你在尘世中相爱,粗茶淡饭或山珍海味都愿与你共享。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大致也可以如此理解,爱不是徒有甜言蜜语与海誓山盟,而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可见爱的身影。

    有时,人们以为爱能消除孤独,然而,并不能。无论有没有相爱的人,孤独往往随身而行。我们往往对他人期待太多,而忽视对自身的要求。就像有文章提到,“我们总是在要要要,一味索取,而不知给给给”,当然“给”也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如若不能甘心付出,那也就不要对他人要求太高,毕竟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就别勉强他人。有些孤独,与爱无关,也许是关于人生,关于未来,关于不为人知的坚定背后的自我怀疑。在暗夜里,在日记本里,有着一个自我审视、自我鼓励的灵魂,我们得做自己的小太阳,不用乞求他人给予温暖,让自己变得美好,变得温暖。

    也许有一天,所有的坚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也许生活不是努力就可以改变一切。但是改变自己就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想让整个世界变美好,可能很难,但让自己美好一点却是力所能及之事。美好的自己才能带给他人美好,才能成为那些你羡慕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们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bl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