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正能量大讲堂》
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总结

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总结

作者: 冬日暖扬 | 来源:发表于2022-08-08 22:51 被阅读0次

文丨冬日暖扬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或者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着语文学习群的宗旨,着力于引导语文学习回归学生的日常生活,凸现语文课程工具与人文性统一的特征,适用数字化时代科技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群,既是一个单独的学习任务群,具备自己独特的地方,也与其他学习任务群组成一个大的学习任务群,具备学习任务群的共性。因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依托实用性文本阅读开展主题教学,从而发展学生的实用性交流能力,让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关联,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根据学段来确定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任务群要求学习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关注文化的传承和理解;任务群实施从知道到理解到应用到综合,从事实到概念到关系到结构,从事实到方法到方法论,到学科本质观。

以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

单元的学习任务,是要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深度探究,以持续促进学习为学习评价取向,单元学习目标要契合真实的学情,单元学习目标要体现良好的结构。

四上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主题是: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并要求学生习作时要有读者意识,习作要让读者喜欢。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要求在教学中,将阶段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持续学习为取向的小学语文过程评价,与一般的学习评价相比,具有引导学生知晓语文学习目标、师生共享学习评价、评价即教学、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元、重视评价结果及反馈等优势。

《我手写我心,生活万花筒》教学目标设计可围绕以下凣方向进行思考:

第一、如何聚焦“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目标与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第二,如何选定任务,情境等,实现语文要素的落实,学习过程的贯穿和学习内容的有机整合。

第三,如何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涉及到的思考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转化为具体可视的学习活动。

第四,怎样在实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同时,完成单元相关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梳理。

根据习作要求、情境和任务,“彩笔绘生活 ”要求学生将一件事写清楚,写精彩,争取被校园电视台《生活万花筒》栏目选中,并便为摄制组提供分镜头方案,争取作品被观众点赞。

整个习作活动线,可以按照阶段在单元内展开。

阶段一:生活万花筒我要写(任务前置,单元学习之前,有效链接生活场景,勾连学生生活经验,选取积累素材)。

阶段二:写清事情片段我试试(学习精读课文,通过阅读和预习来了解来反馈,以片段练习,将事情写清楚)。

阶段三:印象深的地方我会重点写(重要内容写清楚)。

阶段四:写好的文章我爱分享(借助多种方法修改习作)。

第一阶段学习活动,是在单元学习之前将习作要求提出来,让学生自己衔接生活实际,关联生活片段,完成习作素材准备。目的是将习作任务提前让学生知道,让学生带着习作任务去学习单元知识,以借助单元知识逐步完善习作内容,达成习作要求。

这一阶段,可以了解电视台录制《生活万花筒》节目的相关需求,准备相关素材,借助素材单写3~5条素材。借助评价单,挑选最想写的一个素材来分享,动笔试手,在写作中暴露发现问题。根据习作评价,看看是否能根据需求完成作品?是否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叙事要素能否完整?能否打动观众?以此不断修改素材。

第二阶段学习活动,是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在阅读与预习中,来了解和反馈自己写作上欠缺的问题,进行叙事片段练习,并在课文学习中不断的修改自己的片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梳理与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当中,不断地梳理与探究,掌握将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和技能,通过片段练习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能(比如《麻雀》是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来将事情写清楚的; 而《爬天都峰》则是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顶峰之后的时间顺序,来把事情写清楚的。)将事情写清楚,并运用片段修改评价表第一次修改片段,测评自已能否运用准确的动词、抓住重要环节将事情写清楚。鼓励学生尝试用表格等媒介呈现自己观察与探究所得,不断完善片段,并根据片段修改评价表第二次修改片段:看看,是否遗漏关键环节?是否有动词使用不准确?是否写得过于简单?看看能否准确应用连接词将事件过程写清楚?能否做到语句连贯通顺?以此不断完善片段,为习作准备。

第三阶段学习活动,是印象深的地方我会重点写。通过第二次修改片段,结合习作例文,整合素材初试身手——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部分把事情写清楚,对照写作例文及批注进行修改,参照素材评价单,根据修改建议和评价表调整补充素材,修改素材,完成习作。

这一阶段,是在片段练习的基础上,结合习作例文,修改整合素材,选取符合习作要求,并能打动读者的素材,并对照习作例文及批注,汲取习作例文写作经验,不遗漏重要情节,把重要部分写清楚,按照一定的顺序将经过写完整,完成习作。

第四阶段学习活动,是写好的文章我爱分享。对照两篇习作例文,借助习作例文,对照习作评价表小组交流展示,第3次修改习作,完善习作,并认真的誊写习作。

这一阶段学习,主要是借助各种方法第3次修改习作。主要是对照两篇习作例文,借助评价表关注自己的习作是否有遗漏,是否有语言跳跃等问题,争取自己的习作能被观众点赞。

这一阶段也是教师着重指导阶段,教师指导的要点如下(可以提问方式来指导):

一、写了什么回事?(怎么发生的,经过,结果怎么样?)

二、在那样的情况下,会发生这样的事吗?(背景环境?时间?地点?)

三、事情的发展和结果符合基本逻辑吗?(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情节有没有写明白写充分?前因后果是否有关联?)

四、为什么要写这件事呢?(关键的重要的信息写清楚,写充分,无关紧要的,不要写或少写。)

四上五学元的四个阶段学习活动中,过程性的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整个阶段的评价目标是:分析写作任务的情境,知道写作对象是观众,写作任务是按顺序把事情写成清楚;知道作者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理解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能主动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态度和习惯。

而评价的任务则是:在写作前,积累与主题相关的习作素材,借助提示说出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写作之中,习作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一定的习作速度;在习作之后,写完后读给同学听,请同学们说说这件事是否写清楚了,参考同学们的建议进行修改。

过程性评价的重要工具有自评表互评表。评价的内容包括写作主题、写作组织、写作选材、写作语言、书写质量、写作兴趣和态度。

善于倾听、乐于思考、敢于表达、自信点评、合作修改是学生交流合作的自评表评价具体要素。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设计特色是单元的学习活动设计。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不是简单的线性排列与连接,而是整体设计形成系统结构;单元学习任务与目标也不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一组学习任务,共同指向一组学习目标,让任务驱动,先写后教,以写促教,多项交流,体现了以学生写作实践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写作的整个过程是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发生,在真实的交流与沟通中完成,体现了新课标的变与不变。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设计,旨在要求广大教育者积极培“根”,因为只有“根部”的充盈,才会“枝叶”繁茂。教师们教学的特长和特色,只有通过筑基养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发扬,以此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gc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