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成长励志读书
斥责孩子,实际上是种“暴力”的交流方式|《幸福的勇气》

斥责孩子,实际上是种“暴力”的交流方式|《幸福的勇气》

作者: 瑞瑞理心坊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23:54 被阅读133次

肩负着重要教育责任的老师和家长,却往往会对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做出不适当的处理。我们都知道打孩子属于暴力,不能这样做,却不清楚批评责骂也是暴力,也属于不成熟的交流方式,或许短期有效,却缺乏长期效果,因为无法教给孩子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情感技能

比如,当孩子A在学校里跟同学B因口角之争打起来了,作为老师你会怎么处理?一般来说,是不是充当“法官”的角色?把A和B叫过来询问为什么打架,问明情况分清对错,指出问题,让一方给另一方道歉或者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互相道歉,最后,再跟家长告知发生的事儿,请家长好好教育孩子。

作为家长,接到老师电话得知孩子打架了,一般都是什么反应?可能会有多种情绪感受,比如尴尬、生气、担心,孩子回来首先问明情况,他说了啥你说了啥,谁先打的谁,梳理一下来龙去脉,指出孩子的错误,批评责骂说教,要求下不为例。

大部分老师和家长都是这么做的,但阿德勒心理学却认为,批评只是低成本的“暴力性”的交流手段

你厌烦了用语言与学生们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令他们屈服。以发怒为武器,拿着责骂之枪,拔出权威之刀,这其实是作为教育者既不成熟又非常愚蠢的行为。

为什么说批评斥责是暴力性的交流手段?是不成熟的交流方式?

人与人之间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传达”,而是“达成协议”。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交流的入口,只有在表达的内容被理解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时候,交流才有意义。

但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达成一致意见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只表达自以为是的要求根本行不通,还要准备更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耗费的成本很高,而且还不一定能奏效。

这样冗长的沟通过程很容易令人厌烦,失去耐心的人往往会怎么办?他们最后选择的交流手段往往就是暴力,打架是身体暴力,斥责是语言暴力,共同点都是成本低廉,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要求,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令对方屈服。不认可斥责,并不是基于道德观点,而是因为它属于不成熟的行为。

当老师和家长用权威的态度斥责和说教孩子时,就失去了平等和尊重,彼此的关系就成了纵向关系而非横向关系。

作为教育者,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迈向自立。面对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承担起“法官”的角色,追问出现问题的“原因”事实上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阿德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你要守护的不是法律和秩序,而是眼前的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孩子。

如果不用斥责的方式,应该如何做呢?如何去“守护”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需要关注他的行为目的,并引导孩子思考“以后怎么办”。

阿德勒摒弃原因决定论,提出行为目的论,认为人是为了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阿德勒心理学将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目的归纳为四类:寻求关注、权力斗争、寻求报复和自暴自弃。

基于孩子的行为目的见招拆招,引导他用建设性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否则,采用短平快的斥责打骂方式,往往看似一时见效,赢了面子却输了孩子,孩子会在寻求关注、权力斗争、寻求报复、自暴自弃的漩涡里越陷越深。

教育孩子时,要记得“赢得孩子,而不是赢过孩子”。

(推荐阅读:《幸福的勇气》岸见一郎、古贺史健著)

相关文章

  • 斥责孩子,实际上是种“暴力”的交流方式|《幸福的勇气》

    肩负着重要教育责任的老师和家长,却往往会对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做出不适当的处理。我们都知道打孩子属于暴力,不能这样做...

  •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2

    何为非暴力沟通?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认为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说话方式,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说话方式,更是一种爱的回归。 非...

  • 带孙随记

    带孙随记 关于斥责 斥责,于孩子是必须的。不管谁,包括孩子,包括已经有与人交流能力的幼儿,都要为自己的过错买单。 ...

  • 父母对玩手机的管教态度

    当孩子玩手机的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就是指责、抱怨、漫无边际的唠叨、斥责、吼叫甚至暴力;他们缺乏边界,不能...

  • 冷暴力,是在幸福婚姻下的隐患,也是最没担当的表现

    冷暴力,是在幸福婚姻下的隐患,也是最没担当的表现 没有吵架,没有语言交流,从表面看好像一切安好,但实际上,虽然人在...

  • 见证语言的力量——《非暴力沟通》感悟3

    非暴力沟通为我们带来一种有效的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在学会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后,我曾适用这样的方式,化解了几场冲突。 冲...

  • 2019-06-20

    因为最近听了樊登读书的《不管教的勇气》,使我体会到既不批评,也不表扬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平等交流,...

  • “低声教育”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何为低声教育? 低声教育是与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 家长或幼师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对孩子...

  • 是什么蒙蔽了爱

    ———读《非暴力沟通》第二章 非暴力沟通是一种能让人友好相处、和谐和幸福的沟通方式,让爱融入生...

  • 1读《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能指导我们改变交流的方式,语言表达方式是很有讲究的。有时候我们不认为自己说话的方式是暴力的,但是我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斥责孩子,实际上是种“暴力”的交流方式|《幸福的勇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sjl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