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世通
有人采访漫画家米二,问他创造《一人之下》这部动漫的灵感是在怎么样的一个契机下出现的?
米二回答,这部作品起初的名字是《异人》,所以最开始是围绕“异人”这个词,想做一个关于“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主题,最后演变成现在动漫的样子。
“异人”就是异于常人,他们不是有三头六臂,外表与常人无异,但是他们都是身怀绝技,有超能力的那群人。而这样的一群人,我是相信他们存在的。
在生活当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学习不用那么努力,天生就拥有超强的记忆力,科科考第一。
那些敢去参加《最强大脑》的人,他们对我们来说,不也是“异人”般的存在呢?同样身为人,为什么他们大脑构造和我们如此不同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智商的高低?
一、一个可以写进纪念碑的实验
让我们不管智商的高低,先来看一个实验: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一个叫“思维模式”理论。人对智能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成长思维模式”,就是你认为学习不在天赋,而在于努力,只要努力用功,什么东西都能学会。另一种叫“固定思维模式”,就是你特别相信天赋的作用,擅长的东西就是擅长,要是不擅长怎么学都没用。
然后在学年刚开始的时候,你让孩子看了一段25分钟的视频。视频告诉他们人的智能不是固定的,只要你愿意学习就可以变得更聪明。20天之后,你又让孩子看了视频的下集,也是25分钟。这一组叫实验组。另一组叫控制组,也看了两段视频,但他们看的是一般的介绍大脑的视频,并没有涉及成长思维模式。
仅此而已。结果到学年结束的时候,实验组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有一个切实的提高。
这个实验是由23位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同时主导,其中包括德韦克,还有以“坚毅力”概念闻名的安杰拉·达克沃思等等。心理学研究经常不靠谱,但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投入了最大力量、做的最严格的一个实验。
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在面对一个任务的时候,会认为这个任务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种测试。比如让他考试,他会认为考试是证明他行还是不行。他非常担心万一搞砸了别人就会质疑他的能力。他很容易把任务当成威胁。
而成长思维模式的人,则会把任务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他并不是通过任务来证明什么,而是通过任务来提高自己。他把任务当成机会,结果他的表现会好得多。
所以如果夸孩子是夸他聪明,他就会陷入固定思维模式之中。他会把以后每一项任务都当成证明自己聪明或者不聪明的测试,他会非常害怕被证明不聪明,他会尽量选择简单的任务。
所以你一定一定,要表扬他“努力”、“不错啊!这次做得很好,看来你下了很大功夫,很努力!下次继续!只要你努力,你就什么事都能做成!”
德韦克的研究表明,这么说,你才能在他心中埋下成长思维模式的种子。他会把每一项任务都当成成长的机会,他会愿意花更长的时间钻研难题,他会主动选择困难的任务。
这个表扬方式非常关键,你要字斟句酌。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而是以正确的方式夸出来的。
二、关于努力的真相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这本书提出“一万个小时”这个概念,说任何天才的练就,只要通过一万个小时的训练,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平。如果真的这样,那是不是忽略了智商的作用呢?
其实不是任何行业都只是比拼努力就行的。在一些不需要天赋的行业,确实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一定的高度。他们比拼努力程度和训练的方法,及时训练的早晚,起点的高低,和资源的投入。好比很多体力运动,都是套路比天赋更重要。
在需要天赋的领域,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没有天赋根本比不了,他们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好比艺术创造、物理科研研究等。
你可能会说,有些天赋不是很好,通过后天的努力,同样可以追赶甚至超越那些天赋好的。
这是因为这个领域真的不需要太多天赋,或者竞争不够激烈。我们的生活就处在这样一个领域当中,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好比学习成绩,你想要取得好成绩,不需要太多天赋,你需要的是自控力。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他们该学习学习,该上课上课,只要能管得住自己,他们学习成绩就不会差。
我们普通人,在生活当中很多领域,只要你比别人努力和自律,你就可以过得比别人好,这个不需要太多的天赋。
但是光靠自控力,可培养不出数学家和科学家。光凭自律,你也成为不了世界首富。因为这已经在不同领域里面了,比拼的可不仅是努力这么简单,还得靠天赋和运气,甚至后者更重要。
跟比尔·盖茨同时代,同时又是同班同学,甚至是竞争对手和同事,为什么只有盖茨称为世界首富,而不是别人,原因就是盖茨运气比较好而已。不过退一步讲,能跟盖茨这个级别比水平的人,即使他不是世界首富,他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除了运气之外,还有一些因素,有时候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研究者做了关于内在动力、外部动力、学习方法等哪个对学习成绩影响更大的调查,答案你可能想不到,是内在动力影响最大。
迈克尔·乔丹传记《为万世英明而战》一书中告诉我们,真正使得乔丹成为巨星的“素质”,是对失败的痛恨。
别人打球,落后大比分的差距,可能已经放弃赢比赛的念头,只是“例行公事”地应付一下,等待比赛结束。而有一个孩子仍在全力以赴,哪怕输局已定,比赛只剩下一分钟。这个孩子就是乔丹。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乔丹都是所有球员中最想赢球的那一个。
明明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的智商是很难提高的,但是学习成绩和人生的成就真的是可以提高。人的表现毕竟不仅仅是智商决定的,努力和内在动力也很重要。那些相信成长思维模型的人,不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强大的内在动力吗?
三、基因决定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早已经是基因决定好的,这个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确实是有科学验证的。
最明显的兴趣爱好,就是男女有别。男孩更喜欢车、机器人这些比较炫酷的。而女孩子更喜欢布娃娃等玩具。这并不是说所有男孩女孩都这样,只是大比例都是这样。
而男人更喜欢竞争,和女性更喜欢温和的相处方式。你可能会说,是因为我们目前大环境就决定了。其实做实验的人,排除了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都是在相对自由的环境当中做选择,他们依然会表现出这种性别偏好。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人类社会以男人为主,其实基因早就做了分工选择。
还有科学家对全世界大量小时候因为各种原因而分散的双胞胎进行追踪调查,这些双胞胎从小分开,在不同环境当中长大,研究者就是想看看兴趣爱好是基因决定,还是环境导致的?研究证明,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是被记录在DNA编码之中,但是环境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也就是说即便你的DNA里有绘画的天赋,但是如果你没遇到合适的环境,你的天赋也完全表现不出来。
只要环境允许,这些双胞胎的兴趣爱好就会无限接近。即使有些小时候比较穷,条件不允许,但是长大之后,他们依然会趋向相同。
自然选择给每个人不同的基因,而人可以出去寻找自己基因所喜欢的环境。基因决定喜好,喜好决定我们追求什么。
所以,家庭和社会能为人才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提供施展各种兴趣的环境。
(以上参考资料来自万维钢《万万没想到》、《精英日课》第二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