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遵循以下法则:
工作量=时间×效率
这个法则,看上去无比正确,事实不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吗?
好像还真不是,一个月内,每天跑3公里,和前三天跑90公里,在工作量上是一样的,但到了月底,对我们锻炼身体的效果来说,好像结果并不一样。
我们一定忽略了什么?
这种东西在减肥中叫反弹,在学习中叫遗忘,而在热力学中,有一个定理完美的阐述了这样一个现象,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我们简单的看看,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了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不会减少。
“熵”这个单位,反映的是事物的复杂程度,或者说混乱程度。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界能量的影响,物体是朝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混乱的方向发展。
举个例子,牛奶和咖啡倒在杯子里,会越来越分不清,最终混在一起,这就是熵在不断的增大。
而我们想要抵抗这种不断混乱的趋势,就需要不断的注入能量。
我们在工作学习中,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一部分是用来完成量的积累,另一部分是为了抵抗“熵”的增加。
抵抗生活中的“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连续性"有时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连续的注入能量,付出努力,我们才能至少抵抗住这种混乱趋势。
这就是为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可取的,本质原因。
我们在做一件事中时,将太多的精力放在了提高效率上,但如果连最基本的"连续性"都做不到的话,其实只在乎效率,没有任何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