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看了太多《读者》《小小说》《特别关注》等杂志的缘故,(一期不落的看了十几年)这些年越来越没有耐心看那些大部头的书了,《红楼梦》《穆斯林的葬礼》《基督山伯爵》那样有厚度的名著都是多年前看过的。记得去年冬天,闲聊中杨威老师知道我看大部头书有困难,就说选择一些必要的书来看。他给我推荐了《南渡北归》,说是作为读书人,这部书一定要看看,作为老师,更要看看,要了解近代中国文人的历史变迁。
寒假回家我就买了包括《南渡北归》在内的几十本书,打算今年好好看看,夯实自身文化积淀,提升文化品味。假期家事繁多,《南渡北归》也没有拾起来看就又去支教了。这几天把这部书拿出来,看着厚厚的三大本,还是狠下了点决心呢!
《南渡北归》讲了大批知识分子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全景再现了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