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早起这个事,也许是偶尔的一次,为了手头要紧的事;也许持续了一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也许一直都在进行着,因为一直都很自律。
能让我快速想起早的事,是上小学时鲁迅先生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早早起床,所以他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那是的我,并没有如此大的抱负,能吃完早饭上学还不迟到,已经算上早起了,毕竟家里学校有四五里的路程。
上初中,我已经开始住校了,所以不管是教室,还是食堂都离我近在咫尺,但是我还得早起,起来之后,带上洗漱用品,在往饭盒里装上米,带上饭盒到公共水龙头的地方洗漱,先快速的洗漱,再淘洗米、装适量的水、盖好,拿到食堂,给饭票,上蒸笼,这算是午饭有着落了,然后吃完早饭,放下洗漱用品,就去教室早读了,因为水龙头有限,上千人的学校,水龙头也只有二三十个,所以真是应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晚了还得排队,效率还不高,午饭都不一定有。早起就是为了不和他人抢水龙头。
高中时候,住在校外,离学校很近,自己一个人安排自己的生活起居,为的就是熄灯铃响了,我还能多学习一会,到十一二点都是住在校外的优势,对于早起或是因为习惯,或是因为学习的压力,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晨读对于高中的我是何等的宝贵,所以四五点起床,贯穿了整个高中时期。
大学,人生最松懈的时候,所谓早起完全是看个人习惯,个人信念和对生活的自律,生活背景和方式不同,起床只是一件事,而我保持了我早起的生活习惯。
刚刚毕业就进入了国企,三班倒的生活,没有白天和黑夜,衣食住行全在厂子里,没有太大的范围,能够在上完夜班之后,按时的爬起来到食堂吃饭,我依然认为是早起的习惯所引起。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生活没有太大的起色,离开了国企,回到了家乡,干起来与本科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跳槽到自己比较喜欢的行业,也曾痴迷过骑行,只有不是工作,车子基本上都在我的屁股底下;也曾疯狂的游泳,不论春夏秋冬,都会在水中张狂;也曾像职业马拉松一样的狂跑,一个周末一到两个马拉松,及时拉伤了,也没有停止追求,生活充满了太多的精彩与未知。
或是因为工作,或是因为生活,或是因为情感,慢慢的打磨掉棱角,有懒床,有熬过夜,有睡过一天……早起好像离我渐行渐远。
而今天,九点开始上班,七点开始限行,为了避开限行的时间,所以我早起了,但是我看到了莘莘学子的背影,车水马龙的大街,灯火通明的高楼,一阵清风吹来,穿过头盔沁透了心脾,很凉爽,很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