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知成长之路,用鸟儿的故事来比喻,就是寒号鸟、菜鸟、夜莺、老鸟的不同阶段,知道自己是哪只鸟,还能保持戒骄戒躁,才是最重要的事。
有个段子说世上有三种鸟,一种是笨鸟先飞,一种是不飞的傻鸟,还有一种“聪明”鸟,自己不飞,下个蛋孵出小鸟,让小鸟拼命飞,第三种鸟看似聪明实际却最可恶,因为只会宽以待己却严于律人。
菜鸟类似笨鸟,啥也不懂,也不聪明,甚至可能还没有华丽羽毛,除了一无所知的愚笨似乎找不出优点,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笨鸟先飞,菜鸟自嘲,这种心理力量鼓舞斗志努力向前飞。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是不断发展的,人的成长是始终不停的。由此可知,对照即时满足的傻鸟与寄希望下一代的“聪明”鸟,先飞的笨鸟并不是笨鸟,承认自己菜的鸟才聪明。
这就是生活悖论,承认笨,自嘲菜,看似自卑,其实自知,最终结果不笨又不菜。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认知都要经历四个阶段:无知、自知、觉察、习惯。
无知的寒号鸟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无知阶段。我们对一个傻子说他傻,他一定不会承认的,反过来还会说我们傻,这就是无自知之明。
有一种寒号鸟,春暖花开时悠闲享受美好时光,嘲笑那些忙碌勤劳的鸟儿,寒风呼啸瑟瑟发抖,还懒得准备过冬食物,得过且过,快乐一时是一时,一旦寒冷饥饿只有自哀自怨,“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
这就是典型的无知,自己一无所能却不自知,日子稍微过的好一点,就不知道天高地厚,穷得瑟。
很多时候,无知就是我们的真实心理状态,当我们自以为是,夸夸其谈,自负满满,其实就是无知表现。
自知的菜鸟
知道自己不知道,达到自知阶段。承认无知需要勇气,因为人性骨子里是自恋的,承认自己不知道就是自知之明。
笨鸟先飞为什么被人肯定,就是因为这种笨鸟具有自知之明,那些自称菜鸟的人也是这样,敢承认自己很菜才有成长的无限可能。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自知不是容易的事情,可以说心理学的任务,心理成长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保持多一点的清醒,知道自我局限性,心态谦卑,从而保持前进的动力。
觉察的夜莺
知道自己知道,这是觉察阶段。人的成熟不是一蹴而就,一定循序渐进,唯有保持自知之明,才会不断知道的更多,就像一个圆圈,圆越大周长越长,自己不知道的越多,意味着知道的也就越多。
安徒生的《夜莺》童话故事,是唯一以中国为题材写的,说的是一只歌声美妙的夜莺,成为国王的宠儿,后来国王喜欢上了一只人造夜莺小鸟,外表华丽,旋上发条就有歌唱,于是夜莺毫无留恋的飞走了。后来皇帝重病,人造夜莺无法歌唱,这只夜莺鸟飞回来,用歌声挽救了国王生命。
这只夜莺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保持自我觉察能力,足以启发我们。
良好习惯的老鸟
当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时候,这就达到了习惯阶段。所谓习惯,就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学会了东西,那些优雅从容的人,稳重冷静的人,就是自律后形成的习惯成自然。
这时候的菜鸟也就成长为老鸟,这时候的笨鸟也就是成长为自在鸟。好比我们问那些教育孩子好的家庭,人家做父母会说啥也不懂,其实人家就是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哪怕做父母的没有文化,如同很多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农民父母也一样可以教出好孩子来。
菜鸟是人人要经历的阶段,相当于自知之明阶段,这是无知到自知到觉察再到习惯的必经之路。人的认知成长之路,用鸟儿的故事来比喻,就是寒号鸟、菜鸟(笨鸟先飞)、夜莺、老鸟的故事,知道自己所处位置,还能保持戒骄戒躁,才是最重要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