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上遇到有人反复投诉,虽然要求不合理,但对方语速快,语调高,口气盛气凌人,连续不断质问我,让我本能的生出愤怒的情绪。
挂掉电话后,我的愤怒情绪并没有消失,因为对方的语气让人太难受了,之后一段时间我就反复回忆这件事,每次想起来,都有一种愤怒的情绪从心中升起。
因为还需要再次回复电话,所以就不断的想怎样反驳对方。离第二次回复的时间越近,我的愤怒与焦虑的情绪就越重,重到我已经无力思考其他问题。只能找其他人倾诉这件事,通过大家给我的建议,我终于理清了思路。
虽然她的诉求不合理,但我很清楚客观上应该如何解决这件事。
我需要处理的,只是我的情绪。因为对方一直咄咄逼人,我认为对方不尊重我,从而产生愤怒情绪。但其实对方并没有针对我,我也只是在处理工作上的事情而已。
我观察了自己,发现自己的愤怒里,还有害怕与紧张的情绪,因为我特别害怕冲突,不喜欢生活中发生任何冲突,本能的想要躲开冲突。
我为什么这么害怕冲突?
我之前遇到一个上司,总是因为特别小的事情咄咄逼人的质问我,或者连续不断的责骂我,那时的我敢怒不敢言,于是总是否定自己,怀疑自己,又责怪自己不敢反抗,于是总是小心翼翼,生怕犯错。
对方咄咄逼人的语气,一下子让我又回到了那时的情绪里。虽然那时的感受很痛苦,但想法不受控制,总是不断反刍那时的感受,重新让自己陷到痛苦与愤怒的情绪里,就像是上瘾一样。
但这次的事情与以前完全不同,我也不再是原来那个无力无助的自己了,我完全可以不受之前的情绪控制。
虽然这么想着,但是情绪还会有的,于是专门买了本纸质版的《非暴力沟通》,虽然以前读过,再重新翻看,就像是一位长辈在微笑的告诉我别着急 ,先感受对方的情绪和需求,不要着急表达自己。
于是就真的不着急了,等第二次回复电话后,我重新听电话录音,发现自己语速平静缓慢,每次开口时对方就迅速打断我,但我也耐心听对方把话说完,沟通中感觉自己从当时的情境中跳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不被对方的情绪带动,也就不再愤怒。
通过这样一次自我反省,我看见了自己的愤怒和害怕,也看到产生情绪的原因来自两个想法:1.认为对方不尊重我,2.害怕冲突。但这只是想法而已,就像是一种执念,这种执念让我自动反应式的愤怒。
当我看到自己的愤怒,也看到愤怒背后的自动反应模式后,我的愤怒情绪就缓解了不少。同时发现自己对其他事情的愤怒也降低了。
之前有后辈对我说话有指使的语气,我马上感觉愤怒,因为觉得自己作为前辈,理应受到后辈敬重。但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个想法而已,并不是事实,只是这种想法让我愤怒罢了,放下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也就不再愤怒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