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父如子》--是枝裕和当意识到孩子也在注视着自己时,那一瞬间,便懂得了什么是如父如子。
是枝裕和所著的《如父如子》,是我所读的他的第二本著作。如果说《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更多描写与父母之间的回忆,那么《如父如子》这本书则更多的体现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牵绊。
是枝裕和似乎总是很擅长撰写这类关于家庭和生活的故事,《步履不停》、《比海更深》皆不例外。平淡的文字中透着温情,简单的故事里带来感动,再普通不过的对话之间也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是回忆。
《如父如子》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家庭在孩子出生后多年被告知当年因为医生的失误而错抱了,双方便开始计划与实施两个孩子的人生交换。
大型建筑公司的精英社员野野宫良多和妻子绿结婚多年,二人共同养育了聪明乖巧的儿子野野宫庆多,六岁的庆多经过重重选拔即将进入学校。原本这三口之家会一直维持稳定平静的幸福生活,但这种平静的生活却被一通来自庆多出生医院的电话打破了——原来庆多并非良多和绿的亲生孩子,而是当年与他们在同一家医院降生孩子的斋木雄大和由佳里的儿子,斋木琉晴才是他们真正的孩子。
知道了事实真相的良多终于证实了自己曾经的疑虑,庆多与自己的的确确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他身上找不出与自己太多相似的地方,也没有自己那般出众的音乐天赋。从此良多对庆多说的每一句话,对他的每一个凝视都不再那么纯净,取而代之的是连他的妻子都可以感受得到的陌生含义。
这个原本温馨的小家庭就这样被推倒了风口浪尖。
面对命中注定的血缘与日夜相伴的亲情,良多骄傲而又脆弱的内心摇摆不定。该不该交换?要交换多久?一辈子?这些念头不断冲击着良多,终于两个家庭还是决定交换两个孩子今后的人生。庆多成了琉晴,琉晴成了庆多,但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使他们并未活成各自的模样。
良多虽说是社会的精英,但他却是自私的、险隘的,这或许与他童年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原因。父亲严厉,母亲失踪,新的母亲信子尽管对他们兄弟俩百般照顾,在良多心中她仍然是个外人,他一心想要逃离这个家庭,逃离父亲的阴影。
正是因为如此以及忙碌的工作造成了良多根本不懂得如何同孩子相处。他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按照他设定好的方向发展,包括换来的琉晴也不例外,但他的种种做法却渐渐地使琉晴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是离家出走。因为琉晴想要的并不是钢琴或是那些不成文的诸多规定,他想要的只不过是他从小到大吃到的由佳里亲手包的饺子和自由罢了。
当良多前往斋木雄大家的时候,庆多幸福的以为自己和爸爸之前约定好的“任务”已经结束了,可是等到地却是爸爸呼唤琉晴的名字。那一刻,庆多懂了,也许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亲手为爸爸折的玫瑰花再不也不会盛开的如此娇艳了,也许只有在躲在狭小阴暗的壁橱才不会让别人察觉到自己的失落。
相反,斋木雄大,那个打从一开始就被良多定义为邋遢、爱占小便宜的人却诠释了何为真正的父亲。
他喜欢对着孩子们笑,他给孩子们拍照,他为孩子们修理玩具。总之,雄大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可以毫无顾忌的同孩子玩耍,哪怕是丑态百出也没有关系。更不会像良多一样,把孩子看做交易的工具。“这世界有钱能买到的东西,也有钱买不到的东西”便是他对亲情最好的回应。
同孩子相处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也变得孩子气,斋木雄大,他做到了。
是枝裕和在故事中共设计了四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良多与信子,良多与庆多,雄大与琉晴,祥子与小辉。正是这样精巧的安排才完成了良多态度的转变,人生的升华。
当良多前往造成这种局面的当年护士祥子家问罪时候,她的继子小辉张开双手保护着自己的母亲。
“跟你没关系吧”
“她可是我妈啊”
良多在这个家庭中看到了自己,找回了迷失多年的自己,但这个孩子远比当年的自己勇敢得多。
良多给继母信子打了电话,这是致歉的电话,也是致谢的电话。是啊,在亲情面前,还有什么是不可原谅的呢!他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庆多一直不愿意接受自己送给他的礼物相机,原来那里留存的都是“庆多记忆中的爸爸”,庆多只想把这份回忆留给爸爸。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两个家庭在经年累月沉淀下来的父子情深,早已超越了血缘的羁绊。点点滴滴的生活之间,你会找到太多相似之处。
故事的最后我们已经分不清谁是谁的儿子,谁又是谁的父亲了,几个家庭之间达成了最完美的和解。
是枝裕和一开始便在书上写道:什么时候一个父亲能真正成为一个父亲呢?是从怎样的一刻起,一位父亲能够真正撑起“父亲”这个称号呢?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书中找到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