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思考

作者: 宗梅柳叶 | 来源:发表于2019-05-24 10:42 被阅读0次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思考

        对于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我有以下这么几点思考:

        一、小组人数不能过多,以4个人为宜。如果人数过多,合作交流时,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在说,其他人则无事可做,也不想听这些同学说,就会说闲话或干其他事,毫无收获。如果以4人为一组,再加上合理分工,人人有事可做,交流起来距离也近,就方便多了,这样就更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加强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小组活动“活而有序”。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习惯

        教师可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等于分家”,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互相理解、互相宽容、互相提高,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合作学习环境,使组内每个成员都能自由生长。

        3.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

        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交流的过程亦即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交流由于具有平等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的发展,也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但如何让学生更有效的进行交流呢?

(1)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

(2)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

(3)培养善于肯定别人优点,也敢于质疑的习惯。

(4)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合作学习尽管是小组化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约束并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自由,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要求,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五年级有一个要纪律没纪律,要成绩没成绩的一个的学生。一天到晚不是惹出这样的麻烦就是那样的麻烦。这学期新霞美女、刘世玉老师科学社团成立,我就鼓励他报名参加。在做调制一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实验时,我就让他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使用玻璃棒的注意事项。他非常自信地给大家讲解使用玻璃棒时要注意三点:

①搅拌时不要太用力,以免玻璃棒或容器(如烧杯等)破裂。

②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容器底,不要发出响声。

③搅拌时要以一个方向搅拌(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

        他讲得头头是道,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带领他们组认真完成了实验。

        课后我就立刻鼓励他:“这节课你的优点太多了:一给同学们讲玻璃棒的使用讲得太精彩了;二你带领你们组实验做的太完美了;三你的课堂纪律越来越好了。”他害羞地笑了。我继续鼓励他:“以后社团你都要好好听讲,只要你学得好就给大家做示范。”

        昨天下课后,他把手搭在我肩上,像哥们一样,对我说:“老师,我墙都不扶,就服你!”他的转变让我意想不到。

        这次实验录像,我找了四名同学录像。其中就有他,录完我问他:“你有什么想说的?”他说:“我的普通话不好还有点紧张,我的字也写得不好。”我说:“你的进步老师都看在眼里,当然还有进步的空间,比如你自己说的普听话、写字的问题,这不是一日之功,你只要坚持你就能改善。我墙都不扶,就服你啊!”“真的?”“当然。”

        就这样,他在小组合作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一天天朝着美好前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aw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