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范畴的审美意蕴
——初一(下)《古诗五首》的整合初次设计
文/张娟
【教材分析】
德国美学家弗列德里希•费肖尔说,“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细读这五首诗歌,无论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望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都是关于“距离”的移情,一种对外在客观世界的关注移入内心的世界联想,一种由时空距离“远”产生的内心省察;而陆游的《游山西村》、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也是通过“远游”的具体行为把现实生活纳入“心”与“境”的关系,即在精神领域中超越现实,折射出一种以情观物的审美意蕴。所以在细细讲解这五首诗歌的基础之上,本人在第二课时设计了通过整合法,对登高望“远”这一主观行为的关照,希冀通过对古人“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精神境界探寻,能够带领学生领悟“远”范畴的审美意蕴。
【教学目标】
1. 通过整合、比较,了解诗歌景物描写背后的情感状态。
2.知晓这几首诗歌蕴含的“远”范畴的审美意蕴。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歌,知晓“见天地”,感受时空之远。
主问题:归类五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以及哪些表现的是空间之远,哪些表现的是时间之远?
《登幽州台歌》 古人、今人,俯仰古今,说明时间距离之绵长;天地之悠悠,说明空间距离之辽阔。
《望岳》 齐鲁青未了, 即:齐鲁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说明空间之高远;
阴阳割昏晓,从早晨到晚上,说明时间不算短暂。
《登飞来峰》千寻塔、日升、浮云——都是极言空间距离之辽阔。
《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说明空间距离之景远。
《己亥杂诗》天涯,说明空间距离之辽阔;白日斜,也是一种时间距离。
【设计意图:运用整合、比较法,建构起对五首诗的“时间之远”“空间之远”的整体理解,初探“远”的类别。】
再从不同角度探索“远”,穿插古人登高望远,抒发情感的诗句,介绍古人写“远”的两种分类:保持距离、不保持距离(融入)。即:《登幽州台歌》是一种保持距离;而魏晋 ·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融合。
然后分别从暖色调冷色调方面、从意境方面概括诗歌涉及到了哪些类型的“远”?
从写景的角度看,有视觉的远、“长时间地望”,有听觉的远“闻说鸡鸣见日升”;
从色彩上说,有暖色调的远、有冷色调的远;
从意境方面,有理想之远的生机勃勃、有意境之远的雄浑壮阔……
【设计意图:由表层再深一层推进,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远”的内容。】
二、品析名句,知晓“见众生”,探讨心理之远。
主问题:诗中哪些地方写了“众生相”? (通过注释比较)
“古人、来者”:像燕昭王那样能招纳天下贤士的人。
“浮云”:隐喻奸邪小人。
“农家”:民间生活。
“众山小”:隐喻一种超越,一种追求,俯视一切的气概。
展示诗人生平简介、及其诗歌创作背景,感受诗人真实的生命律动。
【设计意图: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里说,“不囿于世俗的凡近,而游心于虚旷放达之场”,指出了“远”在指称精神自由和人格超越方面意义。而我们的诗歌中的自我形象,或褒或贬,都是文化意义范畴集群中的一员。教学生认识“众生相”,比对诗人形象,更清楚地认识一种理想之“远”。】
三、探究背景,寻找“见自我”,知晓距离审美。
用一个字概括诗歌的内容,诗人怎么样“见自我”的?
聚焦这样几个字:独、众、身、闲、护
“独怆然而涕下”的“独”,是一种冷色调的词,通过观察客观物象在时间里的变迁,反顾宇宙万物以及自身生命的节奏,感悟出个体生命的渺小。这也是时空之远,引出的一种强烈情感体验。
这种体验同样在《望岳》《登飞来峰》里,只是后两首或因空间距离的远,或因际遇,产生的联想与期待更具备积极色彩,而不是自伤的意蕴罢了。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但愿,从今而后能不时地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貌似写闲,实际上却是未能忘情国事,深信总有一天能够否极泰来,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这里哪里只是“闲”的宣告啊,这也是一种自我的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最后两句,对落红零落成泥,绝不是消极感伤的态度,而是化作积极的心态,将一腔深情,上升到一个更自觉的奉献精神上,这就是“护”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采撷诗歌里的名言名句作为座右铭,写在桌子右上角。
【设计意图:每首诗歌都有“诗眼”,这几首更加突出,学生很容易找到这样的字词或诗句,当然找到了也就找到了整首诗歌的骨架。我想通过和学生一块寻找这些诗眼,寻找古人“与天地同化”的精神力量,交给学生一把抵抗挫折及社会黑暗的万能钥匙。】
总结:古代诗人通过出游、登高望远,走向了现实之外的审美意境,精神上的苍茫或超越,是一种自由的生命律动,也是一种天地与我为一的美学追求。我希望带着学生从认识“远”开始,把国家和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这几首诗歌放在高远阔大的时空背景中展现,让学生体悟距离产生的移情带来的美感,深刻体认什么叫做崇高美和悲壮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