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个亲近的朋友问我为啥做公众号,和他们大致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支持和意见,本来觉着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就好了,但后来一想,正好可以乘这个机会练一下自己用文字表达某个主题的能力,所以便有了今天这篇,呃,算是自我总结吧,同时也让愿意支持我的朋友们了解一下我做这个公众号的意义。
培养一个长期的习惯
培养一个长期的习惯有人说21天就可以养成一个行为习惯,作为一个拖延症晚期的患者我一开始是不相信这种论调的,但是理工男的偏执又让我一直以来都特别想试验一下这个观点是不是的确属于扯淡。之前一直偷懒没真正实施,直到上个月和实验室里一位外国朋友聊天之后,全英文的对话环境让我有了想重新拾起英语并坚持学好的想法,于是,我就将那个21天习惯养成的试验和学英语结合在了一起。初始的想法是一天翻译一篇文章然后发布,但是由于还有两仨个月就要找工作了,而且毕业的研究也需要同时进行,考虑到精力的问题,所以便调整为一周一次翻译,每天推送几篇自己看过觉得有意思的英文文章,虽然现在而言感兴趣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为了试验,我还是一直坚持去推。现在回头来看,那个说法还真不是没有依据瞎扯的,至少在我自己身上的确是有效果的,最早那篇翻译是5月10号,到今天正好是整整一个月,说实话,现在每天早上起来脑中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前一天选择的那几篇文章,然后找空余的时间将它们编辑推送出去。所以算是走在朝这个目标前进的正确的道路上了吧。继续坚持,加油!
不给自己留后路
不给自己留后路有人可能会问了,你要试验21天习惯养成,又要学习英语,那你就设定21天背单词,21天练听力等等的计划啊,为啥非要装逼给朋友们推送你的那些文章呢?有没有多少人看。。。呃,原因是:我想要找一些我在乎的朋友来督促我的行为。简单点说,就是:自己吹下的牛逼,再苦逼也要将它完成。具体来讲,则是我通过将自己想要学好英语的想法在公众号里和微信圈里公布出来,并且提前吹牛说会一直坚持下去,那关心我的朋友就会给我鼓励或者提出意见,而如果有一天我突然想偷懒不干了,那些关注过的朋友就有可能会嘲笑或者鄙视我,作为爱面子星人,我肯定承受不了别人的这种态度,所以我就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咬着牙继续干下去,最终也就达到了我让别人督促自己的目标。不知道这样是否可行,毕竟这需要双方的互动以及足够多的关注者群体,不过既然我迈出了第一步,而且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说他自己也是这样被逼出来的,证明这是可行的,所以为了防止丢人就只能坚持做下去了。
为工作做准备
为工作做准备大家肯定也发现了,如果只是前面两个原因的话,直接将计划和每天的文章都发在朋友圈就好了,没有必要特意整一个公众号,这就涉及到第三个原因了:为了以后找的工作做准备。
从很早以前我就开始思考自己以后想要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但是一直没有弄明白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第一次考研失败之后便在毕业前找了一份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生产管理类的工作,然后三个月不到又觉得搞生产不是自己想要的,辞职去参加了第二次考研,很庆幸这次考上了(因为备战阶段也没有特别认真,所以很庆幸),来到研究生的实验室之后,发现大家都在做编程相关的工作,也就是俗称的码农,由于之前没有任何基础,所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写代码那种需要长时间对着电脑静心思考的工作状态以及读研之后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导致这一年多身体状况一直很差,而且心情也变得越来越沉闷,久而久之,学习工作的效率便急剧下降。终于在半年前,这种恶性循环让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适应,一想到自己未来的生活会一直与冰冷的代码打交道,我就觉得毫无快感可言(解决技术难题的时候会有成就感,但是那种我觉得好爽,以后这就是我要干的事的感觉却几乎从来没有过)。所以我将单纯的程序员的工作选择也排除在了未来计划之外。可是不干技术,前方的路在哪呢?这时我想起了自己考研之前真正想要做的那份职业——产品经理,一个更多的需要与人打交道的互联网新兴职业(对此有兴趣但是不了解的,可以出门往前去看一下昨天推送的第一篇文章),这是一个愿意多方面涉猎,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之心,并且不害怕与不同类型的同事进行沟通交流的人才能胜任的职位,而在我看来这正是我的长处所在,择己之长才是最好的职业选择。在我将这一职业当成自己的工作目标之后,我便尝试更多的阅读,更多的思考,更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半年模拟的这种生活状态让我觉得非常舒服,心情和身体状态感觉也会恢复了,所以我更坚信这就是我未来想要的工作。
目标确定了,那剩下的就是努力了。尽管有阅读,有思考,但是一切的输入都需要有一个定期的健康的输出环境,而且想做产品,运营方面的知识也少不了,所以我便打起了微信公众号的主意,通过这一工具既可以将自己阅读、体验的心得分享出去,而且还可以提前学习如何运营一款社交产品。所以,应该说这才是我做这个公众号最主要的原因。(当然,现在而言公众号主要还是专注于英语学习,但之后会慢慢地转变到以产品相关的知识为主,英文翻译也会以介绍管理思路、产品UI、用户思维等知识为主)。
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给自己更多的可能性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给自己和家人一个“我找到工作之后就稳定了”的心理安慰之后,我也时常在想工作之余的生活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也要一成不变么?继续过着学生一般三点一线或者两点一线的生活?显然,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公众号让自己永远处于期待新事物,并对一切都保持热情的人生状态之中。熟悉我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是一个典型的三分钟热度型人格,有过无数的爱好,但是几乎没有哪一项是能坚持到现在的。以前挺反感自己这种状态的,也经常想着去改变,但是数次挣扎未果之后,我突然想明白了,既然改变不了,我为什么不接受呢?确定的性取向,确定的生老病死,确定的职业选择,人生中这么多的确定性围绕在我身边,我为什么还那么纠结想要把爱好也确定下来呢?不断的喜欢新鲜事物并且愿意去尝试,不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状态吗?而且说不定哪一天真的会有那么一样东西让我愿意坚持一生也说不好啊,所以我决定放任自己的“移情别恋”。直到找到那个真正愿意相守终身的“它”,或许我就会安安静静地不去折腾了。而在此之前,这个公众号就会负责记录我之后所有的兴趣,正好也当作老了以后给孙子吹牛的备注吧!(现在而言,兴趣主要是:写作,英语和产品)
最后从自己的角度回答两个大家可能会有的疑问
1. 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有没有必要
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这个问题不能一句话说死,因为要看这个必要性是针对什么类型的人来说的。
首先,如果你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工作糊口(不管你对薪资的要求高还是低),那么这份工作你喜不喜欢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因为你所需要的只是脑力(或体力)与金钱之间的等价交换,只要付出回报比你觉得可以接受,那就ok了,至于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你干的是否舒服就不是特别重要了。
其次,如果你不止想要找一份工作,而且希望自己可以在这份工作上有所成就,那么喜不喜欢就有点重要了,因为,只有你真正喜欢一份职业,你愿意在工作时间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那么你才有可能会不断的获得自我突破并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成就。
最后,如果你希望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甚至有人都可以不在乎薪水(当然,这种比较少),那么很显然,找到那份你喜欢的工作就是必要的了,对于这种人来说,从事其他任何一项工作都没办法给他带来快感,只有他自己选择的那份才是他命中注定的,他会为此付出所有的时间,只为寻求那份满足与成就感。
2. 如何确定工作是不是你喜欢的
如何确定工作是不是你喜欢的这个更难回答了,因人而异,所以就和大家分享一句话吧
忙的时候,人不觉得累
闲的时候,心不觉得慌
那没准你就找到你喜欢的工作了!
嗯,差不多就这样了吧,第一次写这么多字,真累,不过总算快写完了,最后总结一下,也算对今天花的时间有所交代吧。
总结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带给我们更多便捷的同时,其实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更多的人生选择。你看现在网上各种直播,打游戏的,晒技能的,甚至秀吃饭的都有,可能有人觉得这种行为挺无聊的,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很开心,而且也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和家人过着很好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不就足够了嘛。虽然我们可能不会像他们一样,但是我要说的是:以后的社会,大家不需要再把自己局限在工作上(当然,把工作做好这是必须的),合理利用你的空余时间可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你可以旅游,可以写作,可以异想天开,可以做一切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觉得爽就ok;也不要把眼光一直放在学习—工作—赚钱—恋爱—买房—成家这条中国人熟悉的人生道路上,因为一旦你的路被限定死,你的未来基本也就可期了,这不是有点太没有意思了嘛。
趁着年轻折腾折腾挺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