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每天写1000字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学生上数学课没状态,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上数学课没状态,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 32a02ac9115b | 来源:发表于2019-04-05 06:47 被阅读5次

    有个段子说:“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有时候,我们苦苦备课,然后满怀信心地走进课堂,期望着学生能够全情投入,一节课满满当当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料学生的状态就是不给力,要么像打了兴奋剂,整节课嗨得停不下来;要么像瘪了气的篮球,推一下动一下,一节课的内容往往拖到两节课才上完,这时我们的心情难免会像一块烧红的铁伸进冰凉的水中,“滋”的一声凉了。

    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什么会不稳定呢?

    这是因为,许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心里都住着一个假想的学生,他们精心准备的内容和活动,刚刚好是这个学生梦寐以求的,这个学生每天都在期待他们的课堂,期待着他们布置的任务。殊不知,当他们走进课堂,见到真实的学生,会发现,真实的学生可能对自己没什么好感,对数学没什么兴趣,甚至对学习都没什么动力!

    要想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首先需要解决的,可能是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学习动力从哪里来呢?李笑来曾提出一个很好的解释:正确的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当你真心喜欢做某件事,通过这件事真正感受到了好处的时候,它对你来说就是刚需。

    比如,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从来不是煎熬,而是根本停不下来的乐趣;对喜欢徒步的人来说,走路从来不是无聊,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喜欢打游戏的人来说,如果让他停下来不去做,反倒是一种折磨......

    数学的学习也不例外,许多时候所谓的天生条件弱,周围环境差其实都只是借口而已。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找到一个非做不可的理由,让学好数学真正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刚需。

    身在学校,学生似乎并不缺乏学习的刚需。许多教师都会贴心地制定和学习有关的制度,谁遵守谁有奖,谁违反谁受罚;每逢关键考试,学校和年级也会应景地开展动员大会,宣布考试奖励方案,考得好则奖,考不好则罚。奖励一次比一次高级,惩罚也一次比一次严厉。

    有没有效果呢?效果还是有一点的,只是存在两个局限。

    第一个局限,是有效的范围有限。我们会发现,平时得到教师赏识的,和考试得到奖励的,几乎都是同一批人;平时经常挨批评的,和考试受到惩罚的,也几乎都是同一批人;两头挨不着的,几乎还是同一批人,变动的少之又少。

    第二个局限,是有效的时间有限。我们会发现,宣布一个学习制度,或者一个考试表彰方案,起初的几天,学生似乎比过去“上心”了一些,但状态很快会下滑,如果学习制度不换新版本,考试奖惩力度不加码,学生的状态可能比原来好不了多少,甚至还要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习制度的建立和奖励方案的制定,本质上都是通过明确的奖惩,提高学习的价值,降低学习的机会成本,让学习这件事变得更划算。可是,它们背后的逻辑在于,学生会把在学校获得表扬和奖励作为自己的刚需,而好好学习则是满足这个刚需的不二选择。

    这个逻辑存在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学生未必会把表扬和奖励作为自己的刚需,比如你在班上表扬作业做的好的学生,底下可能就有人嘀咕:“切,老师表扬有什么了不起的!”又比如动员大会上,成绩优异的学生上台领奖,底下同样可能会有人不屑一顾:“切,就这样的奖品,给我也不要!”

    另一个问题是学生要想获得表扬和奖励,或许还有比学习更划算的做法。比如有的学生平时稍微装一下,就能博得老师的表扬;有的学生铤而走险地考试做一下弊,就“幸运”地捞到一个进步奖,这可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学生一辈子都没有的机会。

    于是,能通过学习玩转这个游戏的学生,继续保持着学习的动力;学习路线走不通的学生,有的会把动力用在走擦边球,或者逃离这个游戏,而有的因为不上不下,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所以学习的动力也就起伏不定。

    对于学生来讲,学习的刚需应该是什么呢?

    表扬和奖励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别人对自己的认可。那些把表扬和奖励作为刚需的学生,本质上是属于“表现型人格”的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当前在别人面前的表现,他们时时刻刻希望的,是在别人的面前,显得比其他同学要好。在他们的眼里,自己要么是得到表扬和奖励的“成功者”,要么是什么都没有的“失败者”,在此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的可能,因此当他们看不到成功的希望时,多半会选择放弃。

    表扬和奖励的初衷,是为学习提供一个具体的刚需,那么,学习的初衷是什么呢?拿数学来说,学生通过学习数学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让自己能够解决一些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其他科目也类似如此,学习的初衷,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更理想的,是变得越来越好,至于成绩、表扬和奖励,应该是给更好的自己的奖品。

    由此看来,学习最好的刚需,应该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与之相对的,就是“进取型人格”的人。他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变化和进步,而不是自己当前的表现,他们知道任何学习都是一个过程,只要持续可以练习,就一定会有进步与变化,最终都会好起来的。

    在“进取型人格”学生的眼里,自己除了成功与失败之外,还有一个状态:不断成长,不断接近成功。进步无须与其他同学比,只要比过去的自己更好就行,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进步无须别人认可,只要自己能切身感受到就行,所以他们不会过度失望。对他们来说,每一个点滴的进步,都让自己充满了学习的动力。进步永无止境,动力也因此能持续稳定。

    显然,对于学习来讲,与表扬和奖励相比,“让自己变得更好”是更加正确的刚需。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这个作为学习的刚需呢?

    1、高频沟通,帮助学生转变对学习的看法

    在学习制度和奖励方案充斥的环境下,学生要想“脱俗”,首先需要转变对学习的看法。这一点,我们还是帮得上忙的。一个思路,是通过与学生高频沟通,不断地让学生聚焦自身的进步,把结果作为进步的奖品。

    有的人可能质疑:“平时的工作忙的要死,学生也不见得有空,哪来的时间沟通啊?”时间是有的,像我们现在保持每周周测,其他同事通常会抽出一节课来评讲试卷,我也会抽一节课出来,但不是用来讲试卷,而是用来和全班学生沟通,沟通完还有时间,才顺便讲讲试卷。

    沟通什么内容呢?

    对数学来讲,进步的最好体现,就是用学到的知识点,成功地解决了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具体一点,就是过去不会做的题,现在不仅会做,还能在考试中拿到实实在在的分数。因此,我和学生沟通的第一个内容,就是如何从周测试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比如,有的学生本来能考90分,但考出来70多,却还是沾沾自喜,因为比周围好多人高分,我会对他们做出提醒:“有的同学分数看起来不错,其实远远没有考出水平,你看这几道基础题,他们有什么理由会丢分!”有的学生分数一直徘徊在低位,每次考完都垂头丧气的,我也会对他们提出建议:“有的同学分数暂时不顺眼,其实没必要,你看这几道基础题,平时练习过之后,他们能够在考试中拿到满分,这就是踏踏实实地进步。只要保持积累,分数始终会上来的!”

    起初,许多学生会表示不屑,但随着沟通次数增加,嘘声越来越少。因为这样反复的强调,无意中让学生形成了一个印象:试卷发下来,成绩当然要看,但也就是个分数,不值得留恋,从试卷中发现自己的进步更重要!

    有的人可能有意见:“你这所谓的重视进步,淡化成绩,学生不会觉得考好考差都无所谓吗!”其实不会的,如果考试是一场竞赛,它就有点像100米赛跑,每个人在各自的跑道上冲刺,之后比较用时长短。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竞争优势,最好的做法,就是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这就需要减少丢分的题目,而减少的过程,其实也是进步的过程。把焦点放在进步上,成绩的问题往往不经意间就解决了。

    看到自己的进步之后,我和学生沟通的第二个内容,就是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怎样获得更大的进步,简单说,就是怎样升级进步的方法。

    许多人通常的做法,要么就是引经据典,谈论一些高大上的道理,比如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要么就是请成绩优异的学生分享所谓的经验,其实还是努力学习,勤做笔记之类。这些道理当然对,但学生听了以后,还是无从下手,所以它们很容易演变成令人讨厌的说教。

    我的做法是,结合学生近期的表现,从中选取一个细节作为切入口,和学生讨论升级的必要性,然后引入一个升级的方法。

    比如在接手现在的班级时,头几次周测我一直在观察学生的考试习惯,不出意料地发现很多人不爱用草稿纸,于是找了一节课,和学生专门讨论草稿纸。

    我先从学生的答题卡中找到几个典型的题目,和学生一起讨论升级的必要性。这些题目都是学生平时能够做对,但是周测却做错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做题不够稳定,有时对有时错,如果是平时,笑一笑也就过去了;如果碰上考试,丢掉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分数啊!

    为什么做题会不稳定呢?背后的原因,或许不是实力问题,毕竟学生会做,问题在于做题习惯。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心算,但偏偏心算能力有限,导致计算结果很不稳定,平时你还可以练练,但考试最好还是换成笔算稳定一些。因此,学生有必要升级自己的做题习惯。使用草稿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来可以用笔算代替心算,提高计算的稳定性;二来可以呈现自己的思考,避免遗漏某个关键细节。

    刚开始,不少学生听到都挺泄气:“本来以为有什么灵丹妙药,原来就是一个破草稿纸啊!”我会反复借助机会和他们解释,考试就好比打篮球赛,如果实力够强,我们穿西装上场都没问题;可是如果实力有限,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穿个球衣,做好准备,起码发挥稳定一点。使用草稿纸就是这个道理,还有,草稿纸是每次大考必发的材料,偏偏绝大多数的考生都没有使用的习惯,这时如果我们用的好,发挥稳定了,那胜算不就更大了吗!解释多了,学生也觉得是个道理,于是渐渐地接受了使用草稿纸这个习惯。

    如果学生更在乎进步,那么发现自己没进步就是一件忍受不了的事情,而不断进步则是最令他们向往的状态,这样学习动力自然就不缺。形成这个看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的是我们和他们高频沟通,每次都是类似的道理,但却是不一样的新角度。

    2、拆分目标,帮助学生进入心流的状态

    把进步当做自己的刚需,学生就能获得原始的学习动力,但进步是一个抽象的目标,一味想着自己要进步,可能还是会无从下手;行动跟不上,进步就不容易出现,原始的学习动力也会随之被磨损。解决的一个思路,就是把“进步”拆分成一个个容易做到的小目标,让进步变得清晰具体。

    初中数学的学习,归根到底是数学知识点的积累,因此,“进步”可以拆分成一个个知识点的学习。知识点的学习,又可以分为知识点的形成与巩固两个核心环节。前者旨在理解知识点“是什么”和“为什么”,需要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后者旨在理解知识点“怎么用”,需要学生进行刻意练习。而探索与发现、以及刻意练习,又可以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

    拆分到什么程度为止?难度对学生恰到好处,既熟悉,又有点挑战,用高级的说法,就是进入学生的“学习区”。有的人可能会疑惑:“一个班那么多学生,你怎么可能做到对每个人都恰到好处呢?”的确,如果是一对一教学,我们只需要有针对性地拆分就行;但是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我们就需要多做一件事,就是动态调整。

    怎么动态调整呢?一个班的学生,按照数学成绩水平可以大致分为优秀层、及格层和后进层。比如现在正处中考复习,上课前,我会把任务写在黑板上;上课铃响后,学生就会看着黑板上的任务开始行动。我会给出一个完成任务的参考时间,接着就是走下讲台来回巡视,对提前完成的学生,立马给他批改点评;对存在困难的学生,也当堂给予指导。

    我布置的任务,会优先照顾及格层的学生,确保难度合适;此时的任务,对于优秀层来说不算困难,我会要求他们用更快的速度做完任务,多出来的时间自己找难题做;而对于后进层来讲,任务已经够难的了,我会在巡视的过程中,适当地提供一些指导,帮助他们降低难度。

    板书任务清单,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目标;来回巡视的点评和指导,为学生提供了即时的反馈和难度的调整。这样一来,学生就大概率能够进入心流。什么是“心流”?它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那种忘记时间、忘记自己的状态,用熟悉的话说,就是废寝忘食。我们平常希望学生具备的良好学习状态,其实指的就是进入心流。

    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想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不是在课堂停下来讲纪律,或者简单地为课堂添加有趣的元素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刚需,同时进入心流。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而是一个习惯培养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抛弃学习制度和奖励方案可以抛弃不用。我们需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有效配合,就好比开车上路一样,交警会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你要注意安全,但你一旦闯了红灯,还是得罚钱扣分。

    - End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生上数学课没状态,我们该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fh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