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内向者的窘境
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备受推崇的文化里,内向者很容易出现格格不入的感觉,甚至相对来讲更容易得抑郁症。
很多内向者会遇到这些情况:
- 在学校话少,很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忽略
- 集体活动被打趣时不知如何回复,常常出现尴尬的场景
- 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被人认为不合群
- 聚餐饭局不知不自在,不知道也不想说什么
- 很少因为主动参加社交活动认识朋友
我也是一名内向者,甚至曾试图改变自己的性格。 包括频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在找工作的时候特地找需要外向特征的工作、努力让自己成为活动的焦点等等。但是以上内容却消耗了我巨大的精力,让我疲惫不堪。后来,我开始接受自己的性格,也开始主动拒绝很多事情,让自己的生活多了一份掌控感和自在感。性格成型后往往很难改变,既然如此,善用自己的优势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帮助!
(二)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本来的优势》
此书作者苏珊·凯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法学院。曾经是华尔街律师,现从事谈判、沟通技巧教育。她在内向、羞怯等主题上的文章经常发表于《纽约时报》和《今日心理学在线》。在TED上进行过“内向性格的力量”的演讲。
也许你也曾为自己是内向者而感到困扰,也许你只是好奇自己的竞争力是什么?或是作为外向者的猎奇。这本书都可以给你或多或少的帮助。本书介绍了性格的形成原因、内向者如何最大化利用自己的优势,如何处理工作和日常沟通。
推荐指数:⭐⭐⭐
推荐理由:有很多东西会伴随我们一生,性格、工作这些都是,而这本书对这两点都会有所启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更好地认清自己。
(三)
性格的成因
在进入主题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下我们的性格成因是什么,这也能更好地解释为何性格在成型后很难改变。
性格形成过程中基因大概占到了50%左右的作用。
1989年哈佛大学卡根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招揽500名400个月大的婴儿,在45分钟的评估中,通过让婴儿接触新鲜事,如听录音和气球爆炸声,看彩色手机晃动,问酒精棉签味等,看婴儿的反应预测这些孩子未来是内向还是外向。
在实验中,20%的婴儿嚎啕大哭,用力蹬腿及挥舞胳膊,卡根称其为“高度应激群体”。40%的婴儿保持安静,偶尔动动胳膊,卡根称其为“低度应激反应群体”。在这些婴儿长到2、4、7、11岁的狮虎,回到实验室接受新鲜事物的后续实验及进行相关采访。最后结果如卡根预测,“高度应激群体”表现出内向特征,“低度应激群体”更多的表现出外向特征。
科学家们发现,当让那些初步以基因图谱确定的敏感或内向的人(那些带有从猕猴身上分离出的5-羟色胺转运蛋白变异基因的人)进入功能磁共振成像仪,然后给他们看一些惊恐的面孔、事故现场、残缺的尸体以及污染的风景照片时,他们的杏仁核——大脑中扮演处理情绪这一重要角色的部分——会变得异常活跃。当敏感人群看到正在经历强烈情绪的人的脸时,他们大脑中掌管移情与控制强烈情绪的部位会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激活。
一位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汉斯·艾森克认为,内外向群体对刺激的不同反应差异的基础可能存在与大脑结构中,名为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ARAS)。
ARAS是脑干的一部分,起着连接大脑皮层和大脑其他部分的作用。艾森克推测,ARAS可以通过控制流入大脑的感官刺激量来平衡过度唤起(over-arousal)和唤起不足(under-arousal);有时这些渠道是开放的,因此很多刺激会涌入大脑,有时流入大脑的刺激会受到限制,大脑所接收到的刺激程度就相对较低。他认为,ARAS在内向者和外向者体内的作用机制也是不同的:内向者接收刺激的渠道是开放的,使自身处于刺激环绕之中而引发过度唤起;而外向者接收刺激的渠道相对较窄,从而更容易引发唤起不足。
人们所寻求的是一种“适度”的刺激——不多也不少。刺激是我们从外部世界所接收的信息总和。如果“高应激群体”对刺激的反应更加强烈,为了保持适度的刺激,该群体会用各种办法来减少刺激,这也解释了为何“高应激群体”会更容易形成内向性格。
(三)
内向和外向性格的典型特征
高度应激和低度应激可能并不是内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唯一的生物学表征。
- 高度应激的孩子对于人和事物所持的态度被心理家们称为“警觉注意力”(alert attention)。他们在作决定之前一定会比其他人斟酌更久,在选择前,会来回打量对比很久。他们似乎觉得——有时是有意的,有时是无意的——观察越深入,他们从这个世界上获取的信息量就越大。
- 高度应激的孩子也会对他们注意到的事物思考和感受得很深刻,并且总能在每天的经历中发现更深层次的差别。
- 高度应激群体通常也比其他人群在体形上要偏瘦。
- 高度敏感的人往往是敏锐的观察家,秉持“三思而后行”的原则。
- 高度敏感群体往往会在他们的人生方向上偏向于哲学或精神价值,而不会向物质主义或享乐主义靠拢。他们不喜欢闲聊,往往会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而且直觉很准。
- 高度敏感人群的另外一个特质是,有时他们会高度移情。在社交场合,他们所聚焦的问题往往是别人认为“太过沉重”的话题,如个人问题等。
- 高度应激的内向者排汗较多,低度应激的外向者则排汗较少。他们的皮肤从字面上来说就是“比较厚”,不易受刺激,触摸起来比较凉。
(四)
性格具有多面性
世界上不存在核心的自我,有的只是在X情境下的自我、在Y情境下的自我,以及在Z情境下的自我。心理学家称之为“性格与情境”之争:那种混合的性格特征是真的存在,还是人们根据情境不同而做出的改变?
一项最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当人们采用自我对话(self-talk)机制对已经被扰乱的情境进行评估时,随着前额叶皮层活动的增加,杏仁核的活动会随之减少。研究发现,内向者,尤其是那些可以把自己伪装得很像外向者的内向者,这个特征被心理学家称为“自我监控”。自我监控者在不同社交需要的情境下调整自己的行为方面很有技巧,会寻找一切线索来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
(五)
内向者如何有效工作和沟通
“情绪劳动”指的是我们为了控制以及改变我们的情感而做出的努力,它与压力、倦怠甚至身体病变症状(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的增加率等紧密相关。利特尔教授认为,长期从事超性格的行为可能也会增加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反过来讲就会损害免疫功能。
“那些经常抑制消极情绪的人,世界观可能会变得更加消极。”
工作中确定核心个人项目时有三个关键步骤。
1. 回想一下你孩提时代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可能那时你给出的明确答案是不着边际的,但那背后隐藏的渴望却是真实的。如果你想做一名消防员,那么消防员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一个救人于危难的英雄,一个冒失鬼,还是单纯出于对驾驶卡车的喜好;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舞蹈家,那是因为你想穿上演出服,还是你渴望得到掌声?抑或纯粹喜欢那种飞速的翻转?在考虑过这些问题之后,你会比现在更了解自己。
2. 注意那些吸引你的工作。
3. 最后,重视让你觉得嫉妒的事情。嫉妒是一种邪恶的情绪,却能说明真实情况。你通常会嫉妒那些拥有你所渴望的一切的人。
至于共同沟通,当内向者能够与他人以自己的方式交谈时,他们完全可以与他人建立起深厚而愉悦的关系。外向者善于交际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可以很好地处理吸引他们注意的多种信息,聚会谈话中所包含的内容往往就是如此。相反,内向者会排斥那些强迫自己一次性面对很多人的社交活动。接受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沟通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