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儒、释、道三家智慧,分别能带给我们什么人生启迪呢?
儒家养正气
如果用一句话来说儒家的核心思想,那就是中正做事,自省、中庸做人。要想做到这两点,就需要心有正气。
何为正气?
文天祥《正气歌》中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正气于造化,便是充塞天地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于人,正气便是光明正大、刚正不屈之气。
这就是孟子“浩然之气”的含义,他写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集义而生,非义袭而取之也。”
这里讲的“养气”就是培养精神,培养人格。具体说,就是培养正义感,培养一身正气的儒家人格。
如孔子说,“立乎其大者,其小不能夺也”。
家有正气家不衰,国有正气国不亡,人有正气是脊梁。浩然正气是怎么养出来的呢?
气概浩大的孟夫子也跟我们说了:“夫志,气之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
志,是气的统帅,志向着哪里,气就跟随到哪里。
养气,先要立志;立什么样的志,就会养什么样的气;要养浩然之气,必靠浩然之志。
立志就是要在思想深处确立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明确的目标可以确定努力和前进的方向。
志向一旦确立,便不容易被改变。立志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除了立志,王阳明还强调,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两袖清风能生威。”
道家修大气
道家的特质,就是“大”,眼界大,气象更大,直至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这种眼界与气象来自何处?来自将眼光投向天与地,将洞察直抵道与气。
合之,才有了内敛其内的大道,与显明其外的大气。
于是老子才看到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才推导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才郑重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而这一切,都由一句话来贯通——“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概括成一个词,便是大气。
所以真正的大气,可以通天彻地,一气贯通而天地和。
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居天地间而法天地之大气,这种境界便是庄子《齐物论》里那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有了这种眼界和气象,世间那些迷人眼的东西又算什么?为人处事自然可以大气豪迈。
大气是一种心态。心态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
人在世上走,不如意事常八九。
若不时与人争利置气,心情肯定好不了,且极易产生郁闷、烦躁的心情,也就会相应形成偏执或暴怒的性格,于心于身均为不利。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调整心理,学会放弃,看得长远一点,风物长宜放眼量。学会简单,坚持用阳光心态面对生活。
大气是一种美德。遇到矛盾纠纷,不要两眼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没有受到损失,自己是不是又吃亏了,而是能够权衡利弊,通盘考虑,为大家考虑,替他人着想。
佛家化怨气
现今的人由于生活压力大,许多人人内心浮躁。
浮躁的内心又让人们负面情绪膨胀,愤怒、嫉妒、苛刻、挑剔、计较、索取常常占满了人们的内心,于是失落、绝望、后悔、懊恼等等心情让大家眉宇间布满乌云。
这种负面情绪总结起来,就是怨气二字,也就是“贪嗔痴”中的嗔。
《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
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
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
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灾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