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
《八佰》:这个世界永远有人唤不醒

《八佰》:这个世界永远有人唤不醒

作者: 苏三兮 | 来源:发表于2020-09-02 21:10 被阅读0次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

  昨天,我去看了《八佰》,公司上个月就发了个通知,说让大家自行买票然后凭票根报销电影票。

  然而,至通知发布之后,公司就安排我们拼命的加班,已经二十多天了,一天假也不放呀!只见公司上上下下都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

  我们都在开玩笑的调侃道:公司也忒狠了吧,既要做足面子,又不想出钱,让我们天天加班,难道就为了省这点电影票经费。所幸,昨天到底还是下了个早班,没有让公司得逞。

  在看《八佰》之前,我特意看了一本淞沪会战的书,也对电影的历史背景有一点了解。战争从虹桥事件为起点,到四行仓库保卫战作为谢幕,而《八佰》就是关于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大场失陷后,未免于被包围,中国军队几乎全部撤到苏州河南岸,只有第八十八军暂未撤离,关于八十八军未撤离的根本原因,实则是蒋介石想博得国际社会的同情。11月初,九国公约签字国就要在比利时开会,蒋介石希望在开会时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军队仍坚守在上海市区。因此,他要第88师留在闸北。

        蒋介石这一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却引出了一个后来流传久远的英雄故事,这就是八百孤军坚守四行仓库。

  关于《八佰》这部电影,之前看过预告片,我原以为影片会是这样发展,以四行仓库的战场和租界作为两条主线,一条线大力的渲染八佰战士(实则420人)的英雄主义,而另一条则极力展现租界的歌舞升平,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来进行对比,从而以租界那些衣冠楚楚的富贵阶层的事不关己、人情薄凉的态度,来把对岸四行仓库的悲壮烘托到极致。这是我原猜想的剧情发展套路,好在影片最终没有按此发展。

  影片中所说,对面是天堂,这里就是地狱。电影没有以天堂和地狱两条主线去展现,对于天堂这边,导演没有进行深挖,而是把主线放在地狱这一边,总而发展出了另外两条脉络。一条是以王千源、魏晨、李晨为代表的敢死团,他们无疑代表了八佰精神,是整部电影的根源所在,另一条是以张译、姜武、欧豪组成的怕死三人组。

  一开始,在四行仓库战场上,怕死三人组和八佰壮士形成鲜明的对比。当所有人都在誓死捍卫军人的荣誉时,这三人吓得连枪都拿不起来。张译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起初,我不明白影片中安排老算盘这个角色的含义,不是要歌颂八佰壮士的英雄事迹吗?弄一个胆小如鼠的人来是什么个意思? 他也是三人组中唯一没被唤醒的人,可谓将怕死全程进行到底了。

  欧豪饰演的端午,从一个畏惧杀敌的新兵转变成一个无所畏惧的战士,姜武从一个吓得躲在麻袋堆里的"瓜怂"变成了一个血性迸发的勇者。而张译是全片都在找机会逃跑的人,我觉得也是三人当中人物塑造的最成功的一个。

  试想当时的场面是何等残酷,三面受敌,孤军奋战,接到的命令却是死守。战争的画面不是电视剧那样,子弹打中了连血都不流就倒下了,战场上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是脑浆崩裂、肠子流出的。一个本就贪生怕死到骨子里的人,看到这样的场面,难道不会更加害怕吗?所以,一开始我觉得姜武和欧豪这两个人从人物塑造上就有问题,既然要怕死,就将怕死进行到底呀!

  但是,后来我发现我理解错了,我完全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的,我把自己带入场景之中,发现我太理解老算盘了,谁不想活下去呀!这是人性呀!我真的不敢保证如果我处在那场战争中,我会做的比他好。所以,我主观的认为老算盘的人物塑造是合理的,而另外两人的表现则属于想当然。可是细想一下,中国抗战那么多年,有多少爱国情怀,有多少英雄事迹,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总有一批又一批的勇士站出来,这足以证明,人性不止苟且偷生,还有舍生取义。而端午、"瓜怂"与老算盘之间是有明显不同的,前者是可以被唤醒的,而后者不会。

  "唤醒"是电影的一大主题。谢团长告诉大家:这场战争,光靠我们区区四百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后的四万万人来扛,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唤醒身后的同胞,让他们作为种子去唤醒更多的人。

        他们唤醒了吗?我觉得答案已经在影片中了。怕死三人组就是答案。这三人就是四万万人的代表,导演把这三个人加在八佰的队伍中,就是想表达这层含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要用三个人来组成,而不是一个,因为一个人代表不了所以人,端午和"瓜怂"的转变足以说明四万万同胞可以唤醒的人比不能唤醒的人要多。老算盘最终还是选择逃跑,这其实也合情合理,如果老算盘最后也被唤醒,我反而觉得这个三人组显得不完美,因为导演想告诉大家,永远有部分人把自己的利益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不然为什么会出现卖国贼,会出现皇协军。

        影片中一句台词让我感触很深: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这让我想到了朝鲜战争,战争历经三年,在付出了上百万人的生命之后,双方将战线停留在了战争爆发前的同一位置。而这上百万的生命,以及经历战争的几百万军人遭受的噩梦,竟然只是一个人的野心或者几个政客在一起开个会就能决定的。

        所幸我们生于和平年代,我们应当珍惜这太平盛世,这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

相关文章

  • 《八佰》:这个世界永远有人唤不醒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 永远唤不醒

    日月如流,秦疏影和罗榛结婚已十五年。 一个周五,吃晚饭时,罗榛对疏影说:“撰写祠堂的稿子已经催稿了,明天我得去实地...

  • 唤不醒?

    我时常跟自认为有意义的人去讨论一些有分歧的问题时,我不能摆脱为自己观点辩解的人性弱点,我时常讨论完后会反省自己的这...

  • 唤不醒的人

    愚昧的人你永远唤不醒,说再多也只是惹人烦。你的为他好最后成了多管闲事。 前些天从姐姐那听说弟弟打电话给奶奶,让奶奶...

  • 在007的第12篇随笔

    有些人心,是永远唤不醒的。 远离垃圾人,如果不幸碰上了,要尽快止损!

  • 你永远也唤不醒不爱你的人

    有人说,人生是场修行。来这世上走一遭,是为了还债,也是为了被别人还债。 早上还在想,我这上辈子该是杀人放火了么?情...

  • 我的爱情死了

    我为我曾经的爱情守孝到凌晨两点 头七刚过 再悲伤也没有用 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永远也唤不醒一份已埋葬的爱情 已...

  • 唤不醒装睡的人

    一件事情,如果没弄明白它背后蕴涵的意义和价值,恐怕是很难坚持,也可能是你也听说过它的价值远景,你照样坚持不下去。 ...

  • 唤不醒的青春

    早晨上班的路上,收音频道播着:年轻的朋友们,大家来相会,……为祖国为人民流过多少汗……挺胸膛,……光荣属于八十年代...

  • 不信春风唤不醒

    春,暖,花开,草绿,枝繁,叶茂,烂漫的孩童,活泼泼的校园生活,是可以写成一首一首的诗的。 1. 放学了,袁林鑫过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佰》:这个世界永远有人唤不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gw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