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让亲情充满每个家庭

让亲情充满每个家庭

作者: 银子姐 | 来源:发表于2018-02-02 22:46 被阅读27次

上午特意打印了北大留美学生万字长文。

做为母亲、曾经的教育工作者,关注教育的普通人,我对这篇热文怀着迫切的心情。中午,认真看了一遍,晚间又看了一遍。

依然沉重。

他很敏感,早熟,自我意识强烈。而他的父母,和天下父母无异,对子女怀着热切的期望,一边用力教育孩子,一边家长派头十足,不可避免的犯了不少错误。

总体来讲,我认为他的父母不算问题家长。当然,这不是说没有问题,问题是有的,但远远不足以成为儿子与他们绝交的证据。

教育是世界上最重大,最艰巨的工作,没有之一。

提起教育孩子,有多少父母一把鼻涕一把泪。被教育者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考,有独立思想。这就要求教育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有一颗持续学习,善于成长的谦虚之心,方能与一天天不断成长的孩子势均力敌。纵观周边云云父母,有几人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多数如我般在对孩子这种生物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凭着一腔热情,半世经验摸着石头过河。

这位博士,记性极好,对父母之前所做的错事如数家珍,牢牢不忘。母亲如何在一次学校活动中,怕他冷让他穿上长裤,而学校要求当天是穿短裤的。父亲如何因为一点小事对他狠狠教训半夜。

谁的记忆里没有对父母的埋怨及挥之不去的痛苦过往?类似的经验我也有。我的父母重男轻女十分严重,很多事实摆在那里,令我无数次委屈和不甘。偶尔我会不想联系他们,恨恨地想,既然儿子重要,那你们有事就找他们好了。这种状态往往持续不了多久,照旧给父母打电话,买衣物,带领他们看医生。该做的一样也没落下。

血浓于水的亲情如何能隔得断?何况,除了那些让我感觉糟心的事之外,更多的是美好回忆。八十年代初期,我正在上小学,那时物资严重匮乏,爸爸居然给我买了一块电子表,还有高跟鞋。妈妈对我更大方,紫色的大衣在整个校园里都是相当的拉风-------

有一段时间,弟弟与爸爸因为工作上的问题矛盾加深,一度非常严重。我不知道具体细节,只能劝弟弟:你现在就想一个问题,如果爸爸有一天犯了罪行,进了监狱,你还认不认他?弟弟沉默了。我举这个极端的例子,是为了让弟弟明白,爸爸给了我们生命,并把我们培养成人,仅此一点,值得我们一生尊敬与感恩。

谁出生时不是一尺长的小不点,谁是一夜之间长大的? 成为现在的样子,难道不是他们持之以恒付出的结果吗?一天天一月月,这个过程一点也不会省略,不信你生个孩子试试。一日三餐,学习,生活哪点不得操心操肺?

博士十分较真,有着科学家般的严谨认真。这种品质很可贵,用在工作上没毛病,用在家庭里显然用错了地方。例如他去美国后,父母为了让他尽快适应环境,特意把他交待给自己的一位老朋友。那位阿姨由于自己繁忙,当然也有可能压根不想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从而让他受到冷落。面对这种情况,他字斟酌句的向父母汇报情况,说不想再联系阿姨,希望得到支持。父母鼓励他不要计较阿姨的态度。他却连这也要声讨,觉得父母不理解他,没尊重他的意愿。天哪,站在父母的角度,无非是希望在遥远的国度,有人偶尔替他们关心儿子,如此而已。有错吗?

后来,他决定不再与阿姨联系。并非常正式的写了绝交信,看在这里,我直接笑了。这个单纯的孩子,不联系就是了,搞的这么隆重。无形中把小事放大,父母与阿姨恐怕都很难堪吧。

当然,文中也看得出他的父母的确有习惯性干预。

尊重孩子,该放手则放手。这话理解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孩子是一天天长大的,谁能准确无误的把握住从哪天开始把孩子当做成年人来尊重。

这方面我也犯了不少错,现在非常后悔。例如,儿子小学时,曾经和我说过,他想学跑步,被我武断拒绝。多累啊,这是我的理由。弱小的他没有坚持,现在看来他好像有运动方面的天赋。还有,他在二年级时,我自做主张让他学钢琴,他反抗过,没管用。当然,我不是脑门一热盲目决定的。事先咨询过许多音乐人,说钢琴是很多乐器的基础。我想着,先学上两年打点基础,万一他以后想学别的乐器也不至于零基础。出于这种朴素的想法,逼着儿子学了两年。后来,半途而废。

我在想,如果儿子长大后还念念不忘我强迫他学琴,记恨十几年,我将是怎样的一种痛?

做父母难,难在如何把握住这个“度”。

一位朋友,孩子上初中。早晨,她害怕孩子独自下楼拦出租车受冻,于是先行下楼拦住车,儿子再下楼。她看着儿子上车后,才满意的返回屋里,收拾收拾上班。

这个孩子会不会长大后也控诉母亲过度干涉?

父母这一职业,入行容易,做好难,一不小心会酿千古恨。

早年间,看到一则新闻。一位上了大学的学生,假期把所有脏衣服带回来,因为她不会洗。近年来,孩子打父母的视频频频流出,让人唏嘘。现在又出来控诉父母的孩子。

这就是我们呕心沥血的结果,让人心寒又心酸。

教育出现问题,除了暴露出家长普遍需要学习这一重大问题之外,还与体制有关。近些年从上至下疯狂追求成绩,急功近利。孩子的时间被作业占的满满当当,包括假期时间也被塞的没有缝隙。所有人唯成绩是核心,至于品行,感恩,孝道,善良,诚实,勇敢,这些品质通通退居N线。

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先有一桶水。意思是说,老师或家长得拥有远远高于孩子的智慧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是的,做为新时代的各位父母们,非常有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只有我们充实好自己,变得足够智慧,才有能力用“爱”与孩子好好相处。

希望这个世界充满爱,希望亲情充满每个家庭。

相关文章

  • 让亲情充满每个家庭

    上午特意打印了北大留美学生万字长文。 做为母亲、曾经的教育工作者,关注教育的普通人,我对这篇热文怀着迫切的心情。中...

  • 愿每个家庭都能充满阳光

    工作中的烦扰是可以解决的,事情可以处理的很得当。只是每一个家庭里面的烦扰想要解决,确是要花费很大的心思。 有时感情...

  • 游戏让家庭充满欢乐

    偶然机会从朋友那得来这本书--《游戏力》,之前有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没抽空看,这次就借过来看看。首先介绍一下《游戏...

  • 寻觅

    曾几何时,一颗热情似火的心,世界充满了温情,周边充满了友情,家庭充满了亲情。 曾几何时,社会充满人情味。也许是与生...

  • 当我对每个明天充满着希望, 就会在每个清晨愉快的起床。 当我还依赖亲情支撑着彷徨, 就发现...

  • 让每个早晨都充满阳光

    有时间用心给崽崽们做一顿美美的早餐或晚餐,看到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内心都是幸福的满足感! 我觉得每一道美食是有...

  • 婚姻与亲情的距离

    婚姻与亲情的需要保持距离吗? 无论婚姻还是亲情,一切从家庭开始,一切也将回到家庭。 每个人,从情窦初开之时,无疑不...

  • 认识爱之神

    第三十七章:牛魔王论亲情 老牛被圣灵充满,发声说: ‘’众人哪! 你们从爱情走向婚姻,就有了家庭。从婚姻和家庭,你...

  • 如何让家庭充满希望?

    一个家庭的希望在哪里?毫无疑问,在孩子身上。如何让家庭充满希望?那就从孩子身上触发吧! 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孩子的...

  • 幸福家学习体验(一)

    亲子花开,爱满当下 来上“亲子关系”课前让我充满了期待,因为亲子关系是每个家庭的核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亲情充满每个家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jy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