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留美硕士书万字长文吐槽父母的新闻在网上发酵几天了,最初看到标题时以为这只是个亲子沟通失败的特例——这得是多奇葩的高知父母遇上多叛逆的儿子,才能演绎出这么一场声势浩大的亲情闹剧啊!直到今天读完儿子王猛(化名)的万字书,我终于一口老血喷在屏幕上!
这哪里是特例,这样的父母在我们周围比比皆是啊,只是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成长岁月里那些抓狂和无奈造成的毁灭性伤害,今天在曾经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我们才如梦初醒:有多少失职的父母,正在用爱的名义绑架着孩子的意志,用独断专行摧毁了孩子的一生!
1
在王猛很小的时候,妈妈就表现出对他的性别不接纳,他一直被男扮女妆,当做女孩子来养。本当属于男孩子的刚强、自主等气质被无底线压抑着,甚至受欺负后妈妈会叫他自己去报告老师,而且要哭着讲。
妈妈喜欢过分地包办,总是让儿子多穿,而且完全按她的审美观指定衣服,连参加班级文艺演出统一着装都得不到允许。
因为生活琐事一贯被家长包办,王猛动手能力很差,读小学还不会剥鸡蛋,落到亲戚们的眼里成了笑料。孩子被一次次的当众取笑,父母视而不见,惶恐的孩子在焦虑中养成抠指甲的习惯,倒成了他们训斥的理由。
五年级时王猛参加了奥数班,自我感觉很好但母亲不同意。去参加考试丢失了宝贝般的文件夹,妈妈用混合了得意和癫狂的怪异情绪,歇斯底里地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父母一再违背同意儿子自主选择学校的约定,强迫他留在口碑一般的子弟学校就读,理由是“你太小不能骑车”。在这种以爱的名义的过度保护下,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被忽略不计。
高中期间,王猛座位四周环境糟糕,他时常被欺负,起初父亲不相信,再次说起来,被破口大骂:“同桌有什么影响?”“最卑贱的狗才想要什么公平!”“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哼。”
王猛把自己高中前两年的生活概括为:课上抵抗周边学生的骚扰和闲话;课间遭受欺凌,被打耳光、抱摔、掐、言语羞辱;中午回去和家人争执;晚自习再次抵抗周边学生的骚扰和闲话;晚上回去再次和家人争执。他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考上远离家乡的大学,摆脱父母的控制。
在去北大报到前,王猛被迫随父母外出旅游,父母一路炫耀儿子的优秀,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在安排住宿时导游无厘头地开玩笑,要他跟两个女孩子合住,弄得场面很尴尬。晚间王猛表示对导游的不满,以少见多怪需要历练为由遭到父母的又一次大骂。
在王猛读大学和出国前父母委托亲戚朋友照顾他,他发现自己跟“大姨”“姚奉献”三观不合无法交流,父母不顾儿子的感受,仍然坚持要王猛跟她们频繁联系。常年违心的被动人际交往,给成年的王猛投下了更大的心里阴影。
王猛认为,正是这种从幼年开始来自父母的独断专行,造成了自己严重心理伤害和适应能力的重大缺陷,以致以后的学业和社交异常艰难,自己成了情感的孤儿。
现在三十四岁的王猛,已经拉黑父母亲六年,十二年春节未回家,个人感情生活几近空白。
2
我们周围,在亲子共处的岁月里凡事包办、责骂、嘶吼并不稀奇,不分性别养育、不征求意见、托人照顾、故意历练更是司空见惯。现在想来,发生在身边的桩桩件件活生生案例中,真不知道逆来顺受的小人儿内心经历了怎样痛苦的煎熬。
二十年前,我们这里开始出现业余兴趣培训热,八小时之外,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教师纷纷搭台子唱戏,舞蹈、书法、乐器、美术、武术各类传单满天飞,一些心情迫切的家长纷纷慷慨解囊,生怕自己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时一台钢琴售价一万多,一个人月工资几百块,谁家肯给五六岁的娃娃买架钢琴是轰动整个宿舍院的大事。每隔一段时间,我的护士长就会通报谁谁谁又置办家业了。当她垒到第八家的时候,成绩最好的娃娃已经考过了业余七级,听说到这个水平县里的老师教不了了,孩子的父母周末要轮流陪着去市里上课。
有一次在宿舍楼前碰到一帮玩耍的孩子,钢琴七级的小姑娘也在。护士长疼爱地喊了孩子的小名,孩子一蹦一跳地跑过来,有礼貌地叫大妈。大妈爱怜地抚摸着孩子的小手,夸孩子多才多艺,钢琴弹得好,以后定有大出息。
“大妈,你知道我最讨厌干啥蛮?”
护士长被问的莫名其妙,不待回答,孩子神神秘秘地四下看了看:
“我最最讨厌弹琴了,嘘——可不要告诉我妈妈啊……我说不想弹琴,我妈妈都快哭了,说给我买钢琴花了一年的工资呢……”
以后的很多年里,我一直为孩子妈妈这笔巨款心痛不已,根本没想到一个七岁的孩子在金钱堆起的阴影里度过了一个多么暗淡的童年。
我同事曾经讲到她接诊的一位病人。这位初中生家长为了阻止孩子晚上玩手机,把家里的路由器悄悄地藏起来。发现真相的孩子跑来跟妈妈交涉,母子间发生激烈争吵。期间歇斯底里的妈妈抓起水果刀割破自己手腕,看到鲜血流出来,孩子一声不吭地退回卧室,关上了房门。
咋看之下,这个沉迷于网络的问题少年冷漠得令人发指,但细想下来,妈妈的举动才真的令人不寒而栗。 她蛮横地切断了家里的网络,继而用“我可以为你去死”的壮举,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制造出“儿子逼迫母亲自杀”的假象。拥有一个如此霸道又极端的母亲,这个可怜的孩子,要拥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跨过来自原生家庭的一道道沟坎啊!
3
王猛们的悲剧在于,成年人主宰的喧嚣里剥夺了孩子的话语权。舆论主流站在家长的角度发声,世界用成人的眼光评辨是非,人们看不到亲情掩盖下的暗流汹涌,更看不到昏暗的涡流中弱小的灵魂在哭泣。
“这篇文章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篇面面俱到的回忆录或者严谨的诊断报告,不过我希望给现在的年轻父母们一些参考,说明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另一方面,我想知道的是,自己在伤害已经发生之后可以做什么,来帮助自己完成两件最重要的事情:就业(包括深造)和建立亲密关系。”
这是万字书的开篇第二段,病入膏肓的成年王猛在自我救赎过程中,用一封书信替千千万万正步他后尘的孩子发出一声凄厉的呐喊。
父母皆祸害,是英国小说《自杀俱乐部》中女主杰丝在总结自己失败的青春期时说出的一句惊世名言。杰丝在姐姐离家出走后,与陷入神经质的母亲及任教育部长的父亲长期紧张相处,以致身心疲惫,伤痕累累。“祸害”一词看似尖锐,正是青春期女孩对失衡亲子关系最有力的血泪控诉。
2008年,豆瓣网成立了“父母皆祸害”讨论小组,《自杀俱乐部》的译者张坤受邀做管理员,很快有近7000名成员加入。
在这里,成员们倾心陈述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帖子一出,总能迅速引发共鸣,跟帖上百。这个小组存在的意义在于,那些长期受压抑的孩子抱团取暖,内心情绪得到合理宣泄,力求在自我与父母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个网络组织的诞生和蓬勃发展也许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幸事,可惜在运行几年之后,被官方点名后取缔了。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对,为人父母的你中了其中哪一条?如果做父母需要持证上岗的话,估计绝大部分人都是不合格的。
养儿育女是个技术活。这个年代任何行业都有准入门槛,唯独做父母不需要考察资格。就如同一间工厂,不合格的工人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不经检验就出厂了。这种不负责任养育结出的苦果,是我们这一代人任性而为的失败,更是下一代人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
亲情是一把双刃剑,距离适度刚刚好,毫无边界的爱就像带刺的拥抱,抱得越紧对彼此的伤害会越深。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不是权威,更不能是独裁者,做开明包容的父母应该是需要不断学习,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而孩子只要按天性发展就够了。如果有一天,孩子需要学习怎样做孩子,怎样与父母相处,那一定是父母出了问题。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原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王朔说:“孩子给你带来多大的快乐,早就抵消早就超过了你喂她养她付出的那点奶钱,这快乐不是你能拿钱买的。没听说过获得快乐,还让快乐源泉养老的,这不是讹人么?她大可不必养我,我不好意思。”
既然亲子关系是一次次不必追的目送,既然父女母子一场是一段渐行渐远的缘分,那么,珍惜一路走来TA带给你的快乐时光吧,千万不要让你的无知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