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时,我便比寻常的孩子多了一些对这个世界多面的感悟。时常进出医院,手上总有打点滴的痕迹和那一小块独特的胶布。

我小时候就不怎么好动,也不太符合大人们眼中合群的那一类孩子。其实,或许是因为我和当时的环境有些脱节了。脱节的原因是,我一直到六七岁都是和我的祖母祖父一起生活。早起,临睡,除了七点准时的新闻联播。我看到的,听到的更多是林间溪边鸟语,亦或者电视里京剧和越剧。要么就是地方戏曲 。
还有固定的时间,一定是耳背的爷爷奶奶电视开的很大的声音在听评书。
回到父母身边,一周中总有五天的时间看不到爷爷奶奶,也看不到林边溪间的景色。和周围的小朋友也并不相熟,我也是极致的慢热。以至于早早就开始认识了拼音和一小部分汉字的我。可能更多的时间是抱着一本本标注拼音的各类故事书躲在房间里,沉浸其中。
每个学期的课本都是提前发放,而开学前,课本已经被我翻看的烂熟于心了。以至于课堂上,我窝在课本后面,小纸条上写着诗词和各种故事。
有一次考试完,直接写在了草稿纸上……草稿纸是要被收上去的……

记忆里父亲甚少有陪伴,更多的其实还是来自于祖父祖母的那几年的相伴的时光。所以,他们过世后,我再不敢回去面对那个装满了幼时记忆的院子。
没有陪伴的时光,我似乎也只能自己找书看。有一年因为父母离异后抚养方面的纠葛,我跑到书店去抱着宪法去抄宪法去了。
我喜欢诗词,是受母亲影响。母亲一直有一位追随者,为她雕刻小像,为她写诗。那时年少不懂事,只觉得这人心痴的很。长大后才明白,不过是梦中白月光。因为不曾人间会晤,反倒更显的美好和皎洁。可是,母亲确实是个睿智的女人。这辈子唯一不睿智的大概就是在感情上遇见了我父亲。此生一见误终身。

所以,也大概因为自己感情的颠簸。当时她并不是很赞同我和白先生在一起。而那时,我随时面临生死考验。
很多人好奇,我嫁给白先生的缘由。
我没有你们相像的那么潇洒和义无反顾,也没有在这段感情里掺杂机心和算计。反倒坦坦荡荡,因为,人生无常。
我母亲最担心的是他年长与我,而我最担心的是,死亡随时会来临的我,趁着年华和生命延续的短暂时光,为何遇到了反而要回避呢。人生艰难,人生不易,一个人存在使你有了生的欲望,又回避什么呢?
结婚前夕,母亲对我说,选择了就不要后悔。选择了,该面对的就要面对。
他是男人,是在苍天翱翔的雄鹰,不要让你的爱,将他拘的小家子气。
这是我的母亲。
我小的时候,没有见过我母亲抱怨过什么。除了遇见我父亲误了半生这件是个例外。
她似乎无所不能,家里的小板凳都是她自己用小木料修整了做出来的。盖房子,搬家,大事小事,邻里之间。似乎没有她处理不好的。铿锵却又柔软。
即便离异后,她也未曾对我父亲家里人有过任何言语上的诋毁,我随时回去看望祖父祖母,总要带上精心挑选的礼物。家中长辈没有人会落下。

后来和白先生结婚后,我才知道,婚姻里,最初的依托或许是错的。而自己的强大与独立和相互情感的依赖或许才是真实的。
刚生完白姑娘,白先生要求出差,可能几个活动下来连着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我心里是极度的不情愿,也只有母亲支持他。
语重心长里,循循善诱里。我看到了一个女人在岁月里,在婚姻和感情里,在人间不平里磨练出来的智慧。
那一瞬间,突然很感激她,感激她在我启蒙时,扔给我的书本,感激她,在我少年时,扔给我的那本宋词。
感激她,在我皈依成居士,日日修习佛经时,她的淡然和支持。
感激她,在我成为整个家族中唯一一个穆斯林,并且誓要嫁给一个年长我二十多岁的回族男人时,她默默承受的流言蜚语。
我于白先生,并不像人们相像的那样极致的美好,又或者极致的不堪。反倒是因为平淡的像朋友一般,才能渡过那些晦暗和各种状况。
我的婚姻,源自于生命的无常,因为面临过死亡,只想在有生之年爱那个自己深爱的。
也因为生命的无常,和面临过的死亡,我比寻常人多了一份坦然。似乎不再是少年时那个将爱情看的可以予生予死的痴狂年纪。也不是视爱情于无物的绝望情怀。
反倒因为知道,无常。所以,更淡然的接受着爱与不爱。
谁知道下一个瞬间心境如何转变。在你爱着的时候,专心去爱。在你不爱的时候,不要伤害。
值得清醒与感恩的是,白先生算是这世间少有的,有良心的良人。在他之后,我未曾见到有和他一样的人。所幸,我爱的比较得天善待。
人们往往以为,长命百岁甚至死亡遥远。
其实,除却人心,最最最无常的便是生命。
有生之年,爱吾所爱,得吾爱之爱。此生之幸。
我与白先生直接经历的那些事情,够多数夫妻离个好几回了。
人生艰难,相爱不易,能珍惜就珍惜吧,但也要珍惜值得珍惜的。
不要让毁败的爱情拖累你的人生,也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值得去爱的。虽然,很多时候爱情与富贵世间难得两全。
但是上天善待众人,善待真心的爱情。
所以,不要侧面解读他人人生,而要全面解读自己。只有解读了自己,人生才不会那么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