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的功课做的是抄写了选自《战国策·燕刺》的《荆轲剌秦王》全篇,笔记本上写了6页,虽说累,但是乐此不彼。
荆轲刺秦的故事我很早很早就听过,大概小学的时候看过一部港剧《秦始皇》,最初的印象来自那里,后来又有这个题材的电影,课本上似乎也学过,很早以前我上课的时候也给学生们讲过。时间很长了,留在脑海中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情节,今天摘抄,我才仔细地读了读。
有一些感慨,似乎很难说清楚,很久以前,我对荆轲是非常同情的那种感觉,他刺杀秦王失败而被当场杀死,每次想到都会觉得很遗憾,为什么那把匕首没能刺中秦王呢?为什么荆轲会失败丧命呢?现在这种同情心似乎淡了一些,只是把这个事情当作一个故事来看。同时我又在想,如果荆轲成功地杀死了秦王,我们的历史会不会改写呢?秦王丧命,六国还能统一吗?如果六国没有统一,我们还会不会写同样的文字,说同样的语言,用同样的货币呢?东方这片辽阔的大陆还会不会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呢?我不知道,谁也不知道,谁也说不清楚。
荆轲决定去刺杀秦王,无论成功与否,他都无法活着离开咸阳宫,这是肯定的,而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干一件并没有把握的事情,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是非常非常了不起了,明知是死,还勇往向前,这就是侠吧,扶危济困,舍己为人,见义勇为,舍身忘死,这个世界需要这样的人,这个世界从来也不缺少这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