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比较通俗地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书《被讨厌的勇气》,书中的有些观点还是很新颖的。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目的论:
1、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什么?这和以往大众了解的知识大相径庭。很多人认为自己童年的创伤造成了自己的如今生活的不幸。这个观点已经被大众普遍的接受。但阿德勒认为心理创伤并不存在,他认为这是“目的论”,既先有了生活的不如意,再为此找到原因,归因于原生家庭,童年受到心理创伤。
什么事情都归因于原生家庭,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推卸责任,为自己的失败找原因,自我安慰而已。为什么同样出身于贫民窟、问题家庭,有的人就有可能锒铛入狱,走了父母的老路,有人就能凤凰涅槃,走上巅峰,比如奥普拉。
"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这是我非常赞同的。
诚然年少时经历过一些可怕的事情,是会对人生造成一定影响,但我想凭借自己的努力,积极乐观地生活,还是能获得幸福。
2、愤怒。愤怒有时候是捏造出来的,愤怒是可以控制的,之所以大发雷霆,可能是将愤怒当成控制他人的一种手段,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表演出来的。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
二、自卑与自卑情结
1、人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十分渺小的,因此产生了自卑的心理。有自卑心理不是坏事,自卑心理是一种促使人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较,人的价值也不是通过与他人比较而彰显出来的,人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无需与他人进行比较。以上送给自我价值感低,容易自卑的小伙伴们。
自卑情结,是陷入自卑情绪里无法自拔,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有的人学历低,就说自己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赚不到更多的钱,是因为学历低,要是学历高,就会怎样怎样。这同样是一种安于现状,不想改变的借口,毕竟找到一个借口是可以让自己懒惰得心安理得。
所以有自卑感是正常的,关键是不要把自卑感变成自卑情结,要把自卑换成前进的动力。
三、区分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果满足了别人的期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后果就是自己不开心。做自己,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别人怎么看待你,那是别人的“课题”。
“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我”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如果你能够这样去理解,事情就会截然不同了。”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类似的,发生在辅导孩子学习。学生学习是谁的课题,是他自己的"课题",如果父母把这件事情当成是自己的“课题”,那就会剥夺孩子的自主性。关于孩子学习,在《自驱型成长》这本书里面也有相同的观点。
如何区分这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四、人生的意义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组成的,不要老想着未来怎样怎样,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就是过好这一生。只要存在就有价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人生本没有意义,生命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
愿我们都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