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散文
那些自我放弃的孩子,应该由家长来买单。

那些自我放弃的孩子,应该由家长来买单。

作者: 1a9771184fd7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13:11 被阅读42次
那些自我放弃的孩子,应该由家长来买单。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那种年纪轻轻就不学习,在学校也是混日子,看起来就是没有一点朝气的孩子。我想应该是有的吧,而且不在少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么小就开始自我放弃了?

1、孩子不爱学习,可能是家“病”了

一位来访者说,她和丈夫商讨离婚很久,过程中刻意在躲避孩子。

但每次他们在做关键财产分配确认的时间节点,孩子都会出现突然高烧、胃痛、或不慎受伤等状况,必须在家休养。

有时就算身体上没有问题,也会情绪化大声哭闹,不去上学。

几次之后,她终于起了疑心,并最终了解到,孩子在用这种方式希望他们和解。

当孩子生病、犯错时,这对父母才会如临大敌,通力合作。

这个时候,家庭的分工与角色才是在位的,孩子不自觉或有意识通过制造、暴露问题,来维持这种“家”的感觉。

中国的家庭本身有很多问题存在,只不过反映在孩子身上时才会突出显现,并引起家长重视。

同时,在这个时代,孩子对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与家庭上感受到的压力都成百倍高于过去:

1.全世界儿童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发病率在20%左右,且有上升趋势;

2. 日本每年中小学生在开学日自杀的数量,比平时要高出3倍;

3. 据统计,70%的中小学生、80%的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厌学情绪,且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4. 近年来,“好学生”突然厌学的现象也越来越多,“高考恐惧”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

一旦孩子出现学习问题,对父母来说,真的是很焦虑了。

很多家长试图通过请家教、上兴趣辅导班等方法,来唤醒孩子好奇心的方法,但却收效甚微;

尝试买一些市面上宣传的电子学习产品,形式多样,孩子三分钟热度,治标不治本。

有的家庭四处求治,不乏被误诊为多动症、双向情感障碍,投入大量时间金钱,状况不见好转。

这是因为,这些努力,都把问题归结于孩子身上。

方向上的错误,引导家长陷入“改造孩子”的迷途。

2、不想上学,不只是不爱学习那么简单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孩子在入学之初,都是渴求知识的,但是这点火焰很快熄灭,产生了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对学习的冷淡态度。

咨询师李旭说,当他真正走进厌学孩子的内心,会发现他们的心声是:

一个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厌烦、动力不足,有三个心理核心:

1.恐惧

2.习得性无助

3.自我的无力感

这里的核心是,作为父母,要搭建一个适宜孩子学习成长的土壤——一个功能完善、关系和谐的家庭,协助孩子构建自我,支持孩子获得内在的力量,穿越成长的一个个关卡与迷雾。

家庭治疗认为,个人的症状行为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属于他所处在的整个家庭系统。

厌学也不例外。

孩子不想去学校,从个人原因,可以分析:

是课业压力太大?

是全新知识点听不懂?

是对校园环境的适应不良?

是不是过于内向、跟老师或同学的关系处不好,甚至在学校被他人欺负?

其实,哪个孩子不希望有一个好的成绩呢?

这样他会获得同龄人的羡慕、老师的喜爱,以及满足爸妈的期望。

但如果孩子在学习中时常感到挫败,自我效能感会大幅下降,对学习产生习得性无助。

躲避学习,变成他们自我拯救的方式。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不是在帮孩子疏导,而是火上浇油地指责、苛刻的说教、不科学的奖惩方式……只会适得其反。

但如果能抓住这次机会,它也是一次发展家庭功能的最佳契机。

3、拒绝互相指责,让我们一起成长

一个孩子的问题,就是整个家庭系统功能的综合体现。

一对貌合神离、名存实亡的夫妻,为了孩子备考,坚持不离婚,但同在屋檐下,爸妈的感情如何,孩子怎么会感觉不到?

当大人口头上说一套行动上是另一套时,孩子年幼的心灵就会渐渐生长出漠不关心、原则偏失等问题。

三世同堂的家庭,边界与结构失衡,奶奶与妈妈在教育与养育孩子上分歧多多,每次争吵,都是以父亲强行中止而不是调解为结束,长期相处中,家庭氛围剑拔弩张,孩子怎么安心学习?

父母双方,为孩子教育的权力斗争,一旦一方终于败下阵来,彻底放弃权利也逃避了责任,家庭功能不健全,对问题的解决更没有好处。

所以,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或整个成长中面对的所有问题,单靠“改造”孩子或者单个家长的努力,都是难以奏效的。

只有立足于整个家庭,才是解决困境、获得新生的关键。

一是发现与探究厌学背后产生的原因,二是梳理问题解决的办法和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家庭每一个成员的力量,甚至是出了“问题”的孩子。动用这些力量,针对所出现的问题,一起规划边界、梳理规则,共同遵守。

父母要联合起来,激活家庭功能,才能彻底解决孩子厌学问题;

打破孩子习得性无助、创造心流体验,才是厌学问题的金钥匙;

只要我们愿意耐心地付出理解、忍耐与爱的能量,成长的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父母能帮孩子去做的,是找到学习的动机,或者自我成就动机。

一个自我成就动机高的孩子,不会轻易自我放弃,前提是他一直在感受来自家庭的爱、重视与被需要的感受。

改变的动力是察觉,是父母的觉醒。能真正解救这些孩子的也只有他们的爸妈,毕竟只有家长开始重视自己的孩子,他们才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相关文章

  • 那些自我放弃的孩子,应该由家长来买单。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那种年纪轻轻就不学习,在学校也是混日子,看起来就是没有一点朝气的孩子。我想应该是有的吧,而且不在...

  • 孩子到底应不应该由老人来带?

    前两天,坐公交车,一个5,6十岁的阿姨带一个小男孩,去上学。 在车上,这个阿姨遇到了一个熟人,就寒暄几句,熟人说:...

  • 中国家长的美梦:一边放弃自我成长,一边要求孩子出类拔萃

    中国家长的美梦:一边放弃自我成长,一边要求孩子出类拔萃

  •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1、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

  • 让自己的爱好变成孩子的兴趣

    今天想聊聊关于孩子兴趣爱好的那些事儿,我想很多家长都有过想让孩子学某种兴趣时孩子一点都不买单。比如钢琴,大家...

  • 你的贫穷不应该由孩子买单

    终于下定决心写这篇文章竟然是源于和父亲的争吵,很久没有见到父亲,本想带着孩子给父亲带来一些开心与快乐,不曾想难得一...

  • 2018-03-09

    每一个选择,有收获有放弃。不能假设那些没有发生的事,也不应该由外界来评判选择的对错。是对是错,唯一判断的人是你自己。”

  • 孩子应该由谁来教育呢?

    孩子应该由谁来教育呢? 有人说,孩子应该由老师来教育。没错,老师是孩子们的引路人,指航灯。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热爱...

  • 为何家会伤人

    正确的我们应该:1.给孩子空间2.自我成长,3进化爱的方式。至少应该意识到:不能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家长应...

  • 孩子的自我价值02

    我们家长怎样来提升小孩的自我价值?要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就先要让孩子建立自我,怎样让小孩建立自我呢?那就为孩子建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自我放弃的孩子,应该由家长来买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trp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