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着黑底白花或者蓝底白花的旗袍,脖子上围着一条深红色的围巾。她不是标准的美女,但是她清新淡雅,有深深的瞳孔,她有些瘦弱但是非常之耐看。这是我心中的杜柔安的样子,一个坚强独立、善良聪明的女孩。
遇见总是在不经意间,他碰见游行队伍不是出于报社的任务,而是出于好奇;她因为勇敢和爱国参加游行队伍,也许她想到过会受伤,但是没有想到过会遇见白马王子。
爱情慢慢地发酵了。她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而他只是一个没有名气的记者,家庭也极其朴素普通。看到这,你也许会自动脑补,他们一定是爱的死去活来,然后遭到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破坏。女主角被迫嫁给了一个富家少爷,从此郁郁寡欢;而男主角因绝望远走他乡,或者参军不再牵挂儿女情长。
哦,我的天啊,你猜错了!他们的爱情在新旧思想不断冲击,时局相当混乱的民国时代,居然找到了解救的突破口。
她虽有显赫的家世,但她是孤独的。自幼丧母,父亲因与时局格格不入而灰心,住进喇嘛庙。她与唐妈住在老宅——大夫邸。老宅里还住着他的叔叔——前市长杜范林。
婶婶因年老色衰又没有能力掌舵家务,只能潜心念佛。叔叔挺有趣儿。因在外放言,他鄙视娶妾的,拥护一夫一妻制,可好巧不巧他的大儿子早早过世,这让他终于有了理由给小老婆一个身份,让她为自己的大儿子守寡。同时也把自身的辈分自提一级,让他的两个小儿子喊自己爷爷。而叔叔的二儿子祖仁结婚后就搬到外面居住,除了唐妈,柔安没有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人。
李飞的妈妈年纪轻轻就守寡,含辛茹苦地把他和哥哥养大。嫂子端儿是一家商铺的女儿,但人知足随和,一家人和和睦睦。李飞充满正义感,幽默而具朝气,因而他轻易地打开了少女柔安的心。
两个人变得亲密无间。当柔安第一次去拜访李母,感受到他们家一副充实、其乐融融的景象之后,便心生羡慕。而李飞也在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以期得到柔安父亲的认可。
一段美好的爱情怎能没有朋友的参与呢?春梅的鼓励和暗中帮忙是柔安坚持下去的其中一股力量。我很欣赏春梅这个角色,她原本是柔安婶婶身边的丫鬟,被杜范林霸占。让她的身份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也给了本应该喊姐姐而叫了婆婆的杜太太一个盛气凌人的资本。即便这样,她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掌管着全家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务,并获得了众人的拥戴。
春梅明事理,眼光长远,对于即将四分五裂的家族总是拼命聚拢。对待柔安不横加压力也不谄媚,唤她三姑。她对家族未来的考虑与杜忠(柔安生父)不谋而合,这让柔安更加钦佩和信任她。
杜范林和祖仁经商只顾个人利益,在三岔驿私筑水闸,切断了回村的水源,引发回族骚乱,最后也死的不明不白。而春梅虽不能与杜范林抗衡,但仍极力想办法说服,得到回人的尊重。一个女人能有如此的胸襟,因此得到正义之士范文博的倾慕,获得一个女人想要的那种被爱,完全是自己挣来的。
配角也是出彩的。唱戏的遏云把所有的恋人们粘合在了一起。首先是如水对她的欣赏,后又介绍范文博和李飞来看,李飞带来柔安、春梅、香华和祖仁。遏云被带走,范文博派人营救,如水带遏云逃往兰州。遏云强烈的个性,印在她脑海里的唱词以及她生活的世界让她变得“看破红尘”和过分清高,让人难以接近,这也说明了如水与她有缘无份。但是遏云是善良的,为了不连累干爹范文博,竟跳水而死。
三岔驿一夜,林语堂先生没有丝毫夸张的笔触,没有干柴烈火、欲火焚身,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当读到这时柔安已成一妇人,才意识到原来如此。短短的浓浓的甜蜜却赌上了长长的等待。“飞”即将远行,去新疆战地采访。
意外怀孕一度让柔安心乱如麻,因为他们只是仓促订婚,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难以想象的。她想过把孩子打掉,但是失败了。意料之中的被叔叔赶出了家门,并且剥夺了继承权,这时她唯一可依靠的爹也意外过世。
她又不能去李飞家,因为他们还没有结婚。她不知道李飞的妈妈会怎么想,是不是会嫌弃她这种不矜持的女孩。她决定去兰州,以李太太之名自居。挺着大肚子做着家教的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其实柔安在兰州等待李飞归来和为他所做的一切是让我最感动的部分。爱情的甜人们总是趋之若鹜,爱情的苦会让人们失望、痛楚甚至一拍两散,从此为路人。
可柔安挺过来了,并且一直不放弃寻找李飞的下落。每个星期固定的日子,她都会在候机大厅坐坐,寻觅可能的线索。终于,她感动了天。飞行员小包主动结识了她,并奇迹般地帮她联络到了李飞。她省吃俭用,给李飞送去温暖和慰藉。
大团圆的结局让有些读者觉得这个故事如童话般不切实际。我却很喜欢,我唯一的遗憾是故事太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