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输出报告2022/041】
11月的一本书,是一本重读的经典书籍,这本书我在2021年读的第一本书,名字叫《当下的力量》,后来我才发现同样的一本书我在几年前就买过另外一个版本,只是那时候买回以后我忘记了读,后来我又买了一本才开始认真读起来。当时读完那本书写阅读报告的时候我就曾说过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刚好这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又“受制于大脑思维之苦”,所以翻出了第一次购买的版本再次阅读本书。
这本书堪称心灵读物经典,它的作者是埃克哈特·托利,是一名德国人,他指出了我们日常痛苦的主要来源——被大脑思维所控制、焦虑过去和未来而非活在当下。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只有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获得内在的智慧和真正的喜悦。
这一类灵修书籍并非易读,它需要你一边阅读一边深入思考,同时如果你有类似“痛苦”的经历,更有助于你去理解其中的深意,开悟并非易事,需要你经历以后才能逐渐入门,并且应该需要你有一点点“慧根”才行,但如果不放在那么高深莫测的境界去理解,这本书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多的保持觉醒,关注当下的每一次呼吸,向已发生的事实和当下的情绪臣服,不抱怨、不批判,尽量向自己之内观察,而非一味的寻找外因。
知易行难,这本书中有很多灵修词汇,比如临在,比如臣服,比如“小我”和“大我”,我非常认同他所说的人类受苦的根源,受制于思维的折磨,折磨来源于我们对思维的认同
为这本书作序的是台湾心灵导师畅销书作家张德芬,张德芬在这本书的导读中写到“这是一本不能用大脑读的书,这也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每一次读它,我都有新的收获。”这本书被形容为“灵性开悟的指引之书”。
这本书一开始就指出人类受苦的根源来自于我们大脑的思维,而你不等同于你的大脑,思维其实也不是问题,问题在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反倒成为思维的奴隶,成为自己“强迫性思维”的受害者。
人类一切痛苦都源自对过去的懊悔、愤怒,或是对未来的恐惧、焦虑,换言之,我们现在的痛苦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当下的抗拒不满造成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既无法改变现状又不满足现状,这就是我们感到压抑不开心的根源,但最真实的还是当下的你。
我们远离了真实的自我,这才是我们受苦的元凶,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小我”的概念,“小我”即是我们的大脑创造出的一个虚假的自我,正因为小我不真实,所以它会不停地在外在世界寻找认同,追求物质世界的满足来壮大声势,我们越是关注“小我”,就会远离失落真实的自己,这就是书里提到的“本体”。
小我≈大脑的思考。“小我”有对“自我感”的需求,所以不断调动你去思考。
当你能够意识到小我的存在,试试跳出“小我”的视角,去观察小我。在临在的视角,你会发现,你的痛苦在思维层面,大多以批判的形式出现;在情绪层面,大多以负面情绪的形式出现。但都是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
那么我们已经知道了受苦的根源,我们如何才能摆脱痛苦找到回内心的平静和喜悦呢。答案只有四个字——活在当下。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这四个字,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如果你能真的领悟并践行,那你就会走向通往灵性开悟的路。
所有的灵性开悟之前都会伴随着痛苦,但书里又提到了一个观点,任何事情其实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不好的事情也是来渡化我们的,所有的情境都是正的,更为确切的说它们不正也不负,它们就是它们的样子,当你全然接纳时,你的生活中就不会再有“好”和“坏”了,只有更高的善,包括“坏”在内的恶。
接纳是活在当下的根基,接受事实会使你立即从思维中解放出来,并使你重新与本体链接。所有你所抗拒的都将持续,当你学会臣服时,你就会看到改变的奇迹。
如果你发现你的“此时此地,变得无法忍受并且使你非常不开心,这时你有三种选择,接受它,改变它,离开它。所以决定这件事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非事件本身。
保持高度的觉知和观察,可以帮助你与本体链接,当你察觉小我开始作祟时,你可以保持觉知的同时继续做你当下该做的事情,当下是超越了时间概念的,任何你完全接纳的事情都会把你带进宁静的状态,是的,我们谈的是宁静和喜悦,而不是短暂而肤浅的快乐。
随时关注你的内心状态,外在世界只是你的内在反映,当你无法逃脱痛苦时,不去逃避它,而是去面对它,因为面对才是变好的开始,去全面感受它,但不要去思考它,不要跟随你的思维走,不要被误导,思维具有欺骗性,别让痛苦之身利用你的思维,并控制你的思想,观察它在你体内直接感受它的能量。
你的情绪也是你的能量场,会引起别人的共振。如果是负面情绪情绪就会唤起对方的”小我“,形成对抗。
通往生命和本体的唯一途径就是当下,你真正完全拥有可以把握的也只有当下,过去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或重来,未来尚未到来焦虑无济于事,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也无法说清楚,尤其是今年以来此起彼伏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计划和节奏,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和命运,因此,珍惜当下就显得更加重要。
这本书中有一章关于开悟的爱情关系,里面也有一些有意思的观点,书里说真爱是不可能对立的,不能前一秒深爱,后一秒伤害。如果伤害,那是”小我“在作恶。因为”小我“需要借此体现自我感。
这本书的最后一页发人深思,我如何知道我什么时候已经臣服了?当你不再需要问问题的时候。
总之,我要再次推荐你们阅读这本书,愿我们早日走上灵性开悟之路,少受思维之苦,远离痛苦之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