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沧海桑田。老家村庄曾经清一色的“人”字形的房子,现如今都变成了小洋楼,唯独我家老屋是个例外。老屋有40年的历史了,它像一个朴实憨厚的农人,着一身质朴的粗衣布裳,混迹于一群穿着时髦的年轻人当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老屋本来有六间,前两年,大哥把其中的三间也翻盖成了小洋楼,剩下三间老屋就像落单的鸟雀,孤单地伫立在村中,成了被遗忘的存在。
老屋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建的,红砖灰瓦,外墙没有粉刷,但在当时也算是跟得上时代的,却没想到,短短几十年的光景,它就成了“古董”。岁月无情催人老,芳华刹那褪春晖。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老屋真的老了,它不再像刚建的时候那样光鲜亮丽,也不再像刚建的时候那样令人欢欣鼓舞,现在的老屋更多的只是一种历史的印记,承载了我们兄弟姐妹的美好回忆。
那时候,老屋还没有吊顶,房顶的木头横梁上,经常吊着一个篮子,篮子里存放的是花生、红薯之类的食物。那时候没什么零食吃,我们经常拿着竹竿捅那个篓子,捅破后,就把里面的花生一颗一颗地朝下面拨。每有花生掉落到地上,我们便会争先恐后地去抢。
后来,每间屋子吊了顶。说是吊顶,其实就是在房间的顶上扪了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可以避免顶上的灰尘落下来,房间看上去也“高级”了些。然而,问题又来了。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老鼠就在顶棚上“咚咚”地赛跑,又或者在顶棚上开战,总之,搅得人无法睡觉。那时候,我只有周末放假回去才在家里睡觉,老鼠吵我的机会有限,也不知道那时候父母是怎样忍受过来的。再后来,为了驱赶顶棚上的老鼠,家里养了猫,情况好了些,但偶尔依然会有老鼠在上面唱戏。
那时候,家里的老鼠是真多啊!不仅房间的顶棚上有老鼠,装粮仓的房间也经常有老鼠。那些可恶的家伙为了争食,还经常内讧,我能很清晰地听到它们相互之间的撕咬。
由于老鼠猖獗,老屋的房顶也经常被老鼠撕咬得不再严实。每到下雨天,房顶上就漏雨下来。为防止雨水打湿被子,我们就把盆子放到漏雨的地方,一晚上要倒好几盆子的水出去。不过,多半是父亲倒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已经睡着了。
再后来,家里稍微宽裕一点,父亲就请人把老屋检修了一遍,再加上有了猫的守护,老屋这才安宁了下来。
我已经很多年没在老家过夜了,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老鼠,我估计还是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