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缘于生活,用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在数学中处处都有生活的影子。
很多数学题要基于生活本身去思考,今天孩子们做的一道数学题引起了我的思考:
什么时候才加1?图中,这个孩子的做法让人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做法?究其原因是他根本没有思考这道题的具体内容,而是根据前段时间做的题目,诸如:(有548箱饮料要运往超市,一辆货车一次能运92箱,要几辆货车才能一次运完?)此类题型照搬照抄用商加1来求结果。为此,我组织孩子们进行讨论:当求得的结果有余数时,什么时候要加1,什么时候不需要加1?
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总是让人大跌眼镜,一个平时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孩子刘瑞率先举手发言:如果问题问的是有多少,还剩多少,只要看到还剩就不需要加1了。他成功把其他孩子带到了沟里,孩子们纷纷表示他说的对。认真思考,有余数的除法里问题这样问的还真都不用加1,无可否认,他的想法是有道理的。
我只好继续问,还有什么情况不用加1?受他的启发,九方同学又发言了:问题里如果有至少两个字就需要加1。显然,这次仅看字面就会出错了。果然译戈同学反驳道,像上面的运饮料的题目就没有至少两个字,也需要加1 呀。我顺势引导,是呀,看来仅从文字来看靠不靠谱?孩子们纷纷表示,这种方法不准确,容易出错。“那到底该怎么确定什么时候要加1?”
稳重型学霸思齐又用起了老方法--举例子:像送饮料的,548÷92=5(辆)……88(箱),剩下的88箱不能扔掉,所以要再派一辆车,像分苹果的,300÷48=6(天)……12(千克),第七天不够吃,所以6天后就得去进,不用加1。其他孩子听她这样一说,频频点头。
我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抓住她的例子继续发问:那如果不是运饮料,进苹果,该怎么确定什么时候要加1呢?这次,有了前面这么多同学的思考做铺垫,孩子们总结得非常到位:有的说要根据实际情况,也有的说要联系生活来想。
在这道题的研讨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还明白了数学问题要基于生活本身来考虑,相信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一定会想起这节有趣的数学课,在数学学习中,见到相似的题型,他们也一定会先想想生活中是怎样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