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文,赠吾爱小婷婷,满3月龄。
———————————————————
浩小朋友出生后,我写过一篇一万多字的文送给我的宝贝做百日纪念。今天翻到这篇文,发现里面专门有一段不生二胎的宣言——还特意注明写那段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千万别“好了伤疤忘了疼”。然而今天是2020年5月17日,离小乖宝预产期只剩十多天了。伤疤好没好,人都把疼痛淡忘了些,勇气就反向的增长起来;而最多的,还是因为喜爱,因为期待,在明知道要经历又一次的疼痛与煎熬之后,仍然选择今生再续一份与子女的缘分。
一.男还是女呢
大排畸做b超时,尝试跟之前头胎那样问医生宝宝的性别,然而没跟之前一样得到回答。尽管之后有机会找其他医生专门去看下男女,自己又觉得没必要特意去看,也就把这事搁置了。这次秘密得以在最后才揭晓哦。
孕中期,梦到过两条绿色的小蛇,于是笃定,是个女儿。
后来用网上学来的方法看b超单,双顶径和股骨的差值,奈何之前一次小于2觉得是姑娘,后面一次大于2了又觉得极有可能是儿子。
看肚子上的妊娠线,不似之前头胎时那么粗且直,又觉得大约还是个姑娘?
对,还有皮肤也变得比孕前还要好,发痘痘的频率也变低了,听人说是雌性激素分泌得更多的缘故所以大概率是个姑娘?
……
从最开始极度想要生个女儿,凑成一个“好”字,到后来生男生女都可以,甚至偶尔觉得生个男孩子更好,同样性别嘛,一套方法去养,一套玩具就玩大了。
连浩浩哥哥,在面对“更喜欢弟弟还是妹妹”的问题时,都一如既往的回答“都喜欢”。
不到最后一刻,悬念都不能揭晓。于是耐心的等待吧,等待命运最终的安排。男或女,我都心怀欢喜。
二、出生
(我的风格,流水账又来了)
比起浩小朋友出生的仓促,这次小乖宝可谓全在计划中。除了做b超时一个“永久性右脐静脉”稍让自己担心了一点点,其他产检项目都很顺利。因为剖腹产一般安排在预产期前一周,我最后一次产检时就去预约了剖腹产的时间——周一,今年是闰年,还正好是我闰四月的生日那天。提前三四天把假也请好了,就等着时间到来入院去。
怕床位不理想,星期天上午早早就去办了手续,下午拿了东西正式入院。忍不住吐槽,傣医院产科住院部条件仍是那么差,没有空调,房间设施老旧,卫生间卫生情况也堪忧。单人间已经没有了,住的双人间,还好另外一家过一两天就出院了,后面就是我一个人住。因为离家近,本来计划着回家吃好晚饭洗好澡再慢慢来,医生不允许只得作罢。
觉得自己全须全尾好好的,也没必要让人陪,就一个人待一晚上了。可惜临床的宝妈不知是傣族还是来自邻国,不会说汉语,也没法聊,只能自己一个人玩手机。晚10点以后禁食禁水,开始想着还有点难熬,其实也没饿没渴。有一点紧张,又满怀了期待,想着再过几小时就能迎接亲爱的小宝宝出生,嘿,这下是男是女马上见分晓了。
睡到早上5点多醒了,溜达着到产房大门口去拍了个照。5年前,就是在这里面的手术室生下了浩小朋友,今天,又要进去了。
6点半过后,护士就开始来做术前准备工作了。
本来是安排好了在上午第一场手术,8点半左右开始。中间还出一点插曲,在我都换好衣服准备出病房进手术室时,护士来说有个心梗的病人需要紧急手术,我的只能往后延。哎,本来给自己做足了心理准备,想着早点开始早点结束的,这下要白白的多等几个小时了。
过了一会儿又说那个病人转院还是怎么的,不来了,接下来还是按计划给我做。这一阵阵的,让人小心脏忽上忽下,虽有波折,可能冥冥中还是注定我的小乖宝要在早上的那个时间出来与我们相见吧。
进了大门,麻醉师大哥指挥着在好多知情书上签了名。这倒是个新经历了,之前太仓促,直接就拉进手术室了,不像这次一五一十的给你知道得清清楚楚,流程一个不落。麻醉师大哥腰上挎个包,介绍完必签项目后,问我需不需要术后的麻醉包,那场面一下让我联想到菜场卖肉的大哥,也是这样挎着腰包,一边问经过的顾客“排骨来点?还是三线肉?新鲜得很,来两斤?”
当然要了。
然后就是进手术室了。
感觉自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还是毫不反抗巨听话的那种。医生们在里面有说有笑,伴随着时不时的器械碰撞声,有条不紊的做着术前准备。身上罩起了好几层大“床单”——说起这个,据说最后我被推出手术室后,娃他爹看到这场面被吓得不轻,5年前从这儿出来时身上才只搭着薄薄一层被子,今天这一层又一层是怎么了啊,脑内惊涛骇浪不止,怕人有事。后来见着人还活生生的,才算放下心来。
麻醉,还能忍的痛。
然后到动刀环节了。开始也是可以忍受的程度。因为有之前那次剖腹产的经验,所以其实我做足了思想准备,知道开始都只是小case,等待着后面“拽”孩子出来的最“酸爽”的过程。可是这次还没几分钟,也没怎么感觉到痛,就听见医生在说“是个姑娘”,又过一会儿他们就开始说着缝合的话题了。
缝伤口的初始阶段,好像很顺利,医生们轻松的讨论着等下去哪里吃饭。期间终于有人来告诉我说生了一个女孩,3700g,那一瞬间眼泪一下就下来了,嗨,宝宝你好呀,原来跟我们相约已久的,是小公主你呀。
怀着很感动很感谢的心情超大声的说了一句“谢谢,谢谢大家”,最初那位背腰包的麻醉大哥回应道“不用谢~嗯,你有哪里不舒服就说哈”。另外一位医生问我之前那胎生的什么,听说是儿子之后,感叹道那正好儿女双全了嘛。不知为何,当时躺在手术台上的我,那一刻反而更希望是个儿子,因为“女儿以后也要经历生孩子的痛苦,好舍不得她受这个苦”。医生回应说“可是生孩子也是一件很伟大的事呀,她会为她的性别骄傲的”。嗯,也是没错呀。
彼时缝合好像已经开始没按计划走了,从那位成都口音的医生口里听出来,子宫后段还是哪里太薄了,缝合不上,一拉就出血,一拉就出血。一开始是怀着收早工的美好愿望,现在看来得加班了。
于是我之前的经验又没啥用了,孩子出来得倒轻松,但肚子要缝回去难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听着医生们的话我都替自己肚子疼。感觉她们试了很多方法,千方百计只为把肚子上的“窟窿”给缝好。虽然看不见,但总觉得自己肚子上现在大概是打满了补丁?
那位成都口音的女医生,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处理着这个“要多费点时间的缝合”。我不是专业人士,不知道这个缝合不易的操作难度是不是很大,也不知道傣医院本地医生们水平是否足以应付,但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幸好碰上这位医生做手术。因为从他们谈话里,大概听出来这位成都口音的医生,应该是从成都那边哪家医院过来指导交流的。嗯,大地方来做交流的医生,经验水平肯定高得嘛。
果然疼的在后面,医生们试了好几种方法,止了血,加了麻药,大约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把伤口缝合好了——孩子出生是九点半,到我出手术室,已经十一点多了。
仍然是伤口缝合的缘故,本来只用连续输水24小时的时间变成48小时,两天两夜都只能不吃不喝纯靠输液。不过这次心里踏实得多,出来时娃的外婆和爸爸都在,娃已经吃好奶粉乖乖睡着,剩下的只要自己慢慢熬就好了。
连之前最让人不忍回顾的术后6小时都没之前那么难过,中途我让他爹给我按摩了双腿,感觉自己活过来好多。
只是这个季节仍然热不可耐,病房又没有空调,我生生的捂出了一背一后脖子的痱子,还好自己的妈妈在,一天数次的给我洗脸擦身体,不然估计自己能给粘糊的自己臭晕过去。
至于剖腹产伤口疼痛而难以翻身,难以起身,难以行走——这些困难虽然也是困难,但是于我来说反而是最容易克服的,稍微咬牙忍受,就坚持过来了。手术第二天,稍微侧身给孩子喂奶了;尿管拔掉之后,起床试着走去厕所了;又过两天,借着病床的遥控升降功能可以自主起身了;出院时,能自如的缓步行走了;回到家,尝试了下,不用人扶着也能从床上爬起来了。
倒是术后久不排气,痔疮又来上门,输液时进了空气引起血液倒流这些突发问题,让我烦不胜烦。
—————屎尿屁话题预警————
第一是这个排气问题,从拔掉尿管开始每次有护士或者医生来就会问“排气了吗?”一开始我还没当回事,渐渐的我有些沮丧,再然后我开始着急了。圆葱煮的水喝了,草果煮的水也喝了,能听到肚子里时不时有气体在乱窜,但就是排不出来。护士安慰我说没事,如果两天后还是不排气的话医生会给想办法,但是我自己和自己较上劲了,还是担心不已,继续大量的灌各种传说中喝了能通气的东西煮的水。
到第三天早上,睡梦中朦朦胧胧觉得肚子有几股气体在行走,然后好像走到它们该去的位置了,哇,排气了排气了,简直给我激动坏了!是梦还是真的啊?我一下睁开眼睛,感觉到肚子里确有气体在往屁股方向突进,“噗噗”轻微的声音传来,啊,这同样的场景,刚才是梦,现在是真。内心的喜悦伴随着一块大石头的落下升腾上来,感觉全身都舒爽了,这几天前所未有的期待着它,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谢过一个“屁”!赶紧打开手机看看时间,6点,嗯,整点,挺好,挺吉利。
在医院的一天又一天一刻没停的在闯“闯关”。大人小孩的生活都围绕“吃喝拉撒”在进行,闯关的核心,大致离不开“屎尿屁”。比如我从做完手术就暴露出来的痔疮问题,以及随之而来的便秘问题。
我自己倒是习惯了,准备让它自然好转,但是某天一位护士见到了惊呼你这个太严重了吧,赶紧叫医生开点药给你呀。本来术后大便就会困难,加上这个痔疮,难上加难。
但是我对这个倒是能泰然处之,每天几次的抬着提前买好的小盆,倒上热水,往马桶上一放,自己坐上去熏蒸汽。不输液能吃东西以后,身体渐渐的屡有便意,但是出口太堵,肚子里想要出去的便便们仿佛想要攻城拔寨却总是攻不破坚固城墙防线的军队,一次次发起冲锋,又一次次偃旗息鼓,修整之后又始终会卷土重来。
因为最终一定是会胜利的呀!时间长点,过程艰难点,最终一定是会胜利的!
大便开始两次有很多干结的小块,慢慢的就好多了;痔疮也是,都在好转,出院几天后,几乎无碍了。
————话题结束分割线————
还有一个要吐槽的事,是留置针。输液的第三天晚上,不知是不是去卫生间时不小心碰到还是手抬得过高,血液倒流到针管里了。偏巧值班护士只有一人,叫了之后来看一眼只给把针水停掉又忙别的去了。因为输液时间长,从术前就放的留置针,大大一根针扎着,当时手又疼又肿,心情极度的差。其他疼痛都忍过来了,这时委屈得差点哭了。后来好不容易等到护士过来处理,把血推回去了,但手更肿了。
这个是突发事件,护士因为忙处理得慢我也能理解。但是过后关于留置针的处理我到现在回忆起来都想打人。接连的输液结束后,护士来取走输液瓶子,留置针还留着。当时上面还连着镇痛泵,我实在不想还背着这个累赘去上厕所,就叫护士把这个也拔了。彼时,留置针一直在手上,我的手已经肿得不成样子。护士跟我说这个留置针不要拔,不然你后面输液还要重新扎针。好吧,我就忍着坚持。
可是手真的太疼了。去护士站问今天要输多少,回复我说今天没有液体要输。我忍不了了,等明天要输液的时候再扎就行了,这留置针我要拔掉它。于是我自己找护士拔掉了针——手还肿了大半天,热敷做了好多次才略有好转,感觉我又拥有一只正常的手了。
那我生气什么呢?又一天的时候,我疑惑着怎么还不来给我输液呢,去护士台一问,说我没有液体要输了。那你们之前给我留着留置针干嘛???好玩儿吗?要不是昨天我自己忍不住要求把它拔了,我到现在还傻傻的留着它在手上受罪呢。真的是住院前后最让人生气的一件事了。
倒是有个让人又喜又惊的事,出院回家才几天,发现体重就恢复到孕前了。孕期一共长了10公斤,娃生下来3.7公斤,住院几天回来几天,剩下的重量就飞走完了。
(后来月子里体重没长,甚至略有下降,第二个月基本没变化,三个月快到的时候,开始上升了。我总结了,焦虑使人减肥,心宽使人发胖,呵,哭笑不得的现实啊。)
三、黄疸恶魔
才第二天,医生就来告知,你家宝贝黄疸值太高了,去州医院抽个血化验看看吧。
本来小家伙吃也吃得好,睡也睡得好,拉胎便也拉得顺畅,我都没料到还有黄疸这个茬。他哥哥出生后也是黄疸值高,照了蓝光后降了些但是还是有些偏高,出院后也被建议带去州医院看,幸好找着看的那位上年纪也有经验的医生说没关系,带回家好好喂养就行。从头至尾没有抽过血。
可是这次医生说黄疸才第二天就这么高了,我的血型又是o型,宝贝有病理性黄疸甚至溶血性的可能,去抽血化验下更好。
化验了应该就能确定到底是不是病理性的吧?就能确定到底有没有危险的吧?
虽然很不想让才出生的宝贝就去抽血,但是医生说的那些危险性又让人听了心惊,再心疼也只能带她去了。
那个早晨,一定是她不愿回忆的噩梦:舒服洗完澡后,先是陌生人来扎脚板抽了足底血,然后又去陌生地方,更陌生的人来扎头又抽血——第一次扎进去没抽出来,针尖往里探了,还是没抽出来,又换了一个人来扎另一边,才算完。
我总觉得,后来她一段时间的时常惊惧没有安全感,都来源于这天早上的抽血经历。
然而检验结果里面,也没有哪里明确标注说是什么类型的黄疸。问医生,也只说黄疸值是有点偏高,另外有项关键参数没什么问题~问到关键的是否需要住院的问题,回答说“住也可不住也可”,那我们肯定选择再观察看看了。
当初选择在没有新生儿科的傣医院生产,就是因为够近够方便也没那么拥挤,谁知这次又出这种让人烦恼的黄疸问题。
第二天,医生安排照了蓝光。小家伙明显不适应里面的环境,隔段时间就扭啊扭的,要出来吃奶,出来抱抱,一共12个小时的照光时间,可能照到的有效时间只有一半多一点。但是接下来一天测值,还是有效的下降了,从18点几到16点几了。
接下来,医院又不给照了。
就这样到了第五天,医生让出院了。因为小朋友这几天的黄疸值没有下降,建议让我们抱去州医院住院,说不去的话这个值太高,可能会影响脑部发育。
想着去门诊也问不出个结果,说不定又被叫抽血,就托朋友找了里面新生儿科的医生咨询。带着娃去看了过后,医生说其实黄疸值也不是特别高,建议住院更放心一点,两三天就可以回家了。当时娃外婆问了关键一句“住院打不打什么针,用什么药呢?”医生回答说不用,就主要照下蓝光。
彼时我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黄疸大概原理也搞懂了,知道其实只要不是病理性的,让它慢慢消解排出就行(就是拉屎拉尿啦),照蓝光是比较快速的物理方法。住院的话就是宝贝单独一个人去,大人见不着,也喂不了母乳,想想就心疼。如果住院只是照下蓝光,那我直接来傣医院照就好了啊。离家又近,还可以看着她,还可以随时喂母乳。
一开始在护士台问,护士回复说可以来照的,出院后也可以来,到时候开个单子来照就行。后来再问具体流程,医生又说不行了,说他们机器有问题,我???那几天前你们还开了给我孩子照光?
也能理解了,因为产妇小孩都出院了,再来单独给小孩照蓝光医生是怕出事了担责,所以能拒绝就拒绝了吧。
回到家之后纠结了一两天,一边想有没有办法还是再去傣医院照光呢,一边又四处打听有没有医院可以就在门诊照光,甚至网上买蓝光灯回来自己照的念头都动过了。全都没成。
又在网上疯狂查资料。
黄疸值到底多少算高呢?没个统一定论。网上一圈看下来,各种案例都有,二十往上算高,十七十八医生也让治疗,甚至有的才十一十二也照光了。界限到底是多少呢?依据是什么呢?据说目前大部分是依据教材所录,而教材上数据来自国外统计,还是好多年前的一个标准。大约十二点几就是需要注意的一个值了。
后来看了一篇关于对这个“界限值”质疑的文章,里面提到现在被普遍使用的数据是App(国外的一个机构)发布的,而这个机构发布这个值收集的样本主要是国外的,这个值更新前是十二点几,几年后更新的时候变成了十五点几。而且这个只是平均值,个体差异其实很大,所以有些孩子数值高到二十多,但是一点事没有,有的孩子可能还不到这个平均值,但是病程进展却很快。关键的其实不是单一的看这个值是多少,而应该结合孩子其他表现一起看,比如孩子吃睡状态如何,皮肤哪些地方呈现出黄色等。病理性黄疸,尤其是最严重又很少见的“核黄疸”,一般出生第一天就会有反应,而且进展非常快,嗜睡拒奶,手脚都会黄。
这个时候我心里大概有点底了。孩子黄色只出现在脸和胸前,吃睡状况也非常好,出院时黄疸值在14左右(两家医院测量方式不一样,值有一点差异),也没有显得过高。出生后四到七天是黄疸的高峰期,如果这几天不大幅增长,那应该基本问题不大的。
家里人不放心,都劝说要不还是送去住院吧,也就两三天就回来了,放心些。我却仍是舍不得娃再去扎一针抽血,舍不得她孤零零的去躺蓝箱。我坚持说,再观察观察吧,只要这两天值没明显上升,咱们就不去住院,如果变化大,咱们再去送医院。
战战兢兢的等到第二天去测,没上升,还降了0.1;第三天,又轻微的降了点。至此,我略略放下心来,觉得这个医院,大可不必去了。
过了几天又去测,降到十二左右。
肉眼可见的黄一天天的不见了。到满月时再去测,嗯,四点几,彻底放下心来。预防针也顺利打了,这个时候长舒一口气,庆幸当初幸好坚持住没给她去住院。黄疸这一关,咱们顺利跨过了。
虽然我们这关是过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感叹现在关于黄疸基层医院真的是太过度治疗了。其他什么都不看,只要值稍微高点,住院吧。
然后还一定要吐槽的是一种药——“茵栀黄”,家有黄疸小儿的家长一定对这个不陌生,大多数医生都会开这个药给孩子吃,促进排便,又怕拉得过头,一般同时配一种益生菌吃着。
呵,促进排便,实际上就是当“泻药”在用啊。这对于大人来说都很寒凉的药物,就这样堂而皇之的给刚出生的小婴儿用,对他们肠胃造成极大的伤害!我想起之前浩哥哥一两个月的时候一直拉肚子,当时不明原因,然后跑医院化验大便,买药,蒙脱石散妈咪爱吃了好久,抗生素也吃了好几天,一段时间后才好。回忆起来,不就是这茵栀黄引起的吗,为了去黄疸,医生开给的茵栀黄全吃了。肠胃大概就是在那时受伤的了,后来花了好些时间来修复。
这次查阅了资料知晓它的害处,我谨慎起来。吃了两天眼见孩子大便次数增多,我果断的把这个药停了。
现在回忆起来,又想说那两个字,“幸好”,如果一直给吃着,大概像浩哥哥那样一天拉十几次的历史又要重演了。
关于去黄疸还有一个倍受推崇的方法“晒太阳”,我觉得也效果了了吧。小乖宝几乎没晒上啥太阳(因为适宜晒太阳的时间她几乎都在睡觉没醒,就没带她出去),黄疸也顺利退了。
经验:总之遇上黄疸,不要急,不要单一的只看测量出来的数值,要综合看看孩子吃睡情况,身体哪些地方是黄的;蓝光有条件照一下,如果大人都出院了,也没必要单独让孩子去住院;茵栀黄不要吃;勤喂养是关键;太阳能晒则晒,万一没晒上,也不要有心理负担。
四、满月之期
今天看到一句话,“仪式感就是给没意义的事情加上意义”,好像是这么回事,不然我们的人生可太枯燥了,偶尔会没有勇气和动力继续前行呢。
比如,今天是6月24日,离我们乖宝儿出生刚好满满的30天了——满月了哦。中国人讲究个坐月子,这期间妈妈和宝宝原则上基本都不出门,还守着各种诸如不能见风不能受凉等规矩;宝宝因为小的原因,可能会有“不好带”的情况出现,总盼着“满月就好啦,大点就越来越好带了”(还有说满40天,两个月,三个月的)。这些日期,像跑马拉松时路上一个个小的目标点,让我们每看到一处觉得不远了不远了,再苦再累也能坚持的,就一点一点的,慢慢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最后终于到达终点。
宝,之前妈妈最焦虑的那几天,是你白天总睡不稳觉的时候,一放下就醒,或者放下几分钟就醒。有时候半天这样,有两天甚至一整天都这样。看着你想睡又睡不稳的样子,妈妈心疼又无力。我知道睡不稳的原因看起来是“惊跳反应”,但抱着你时你都突然惊醒然后紧紧抓住我们的双手,以及脸上痛苦惊惧的表情,都让我联想到你一定是之前抽血那天吓到了——才出生两天的你,早上才抽了足底血,又因为黄疸原因去州医院抽血化验,第一次没抽出来,换了另一边才抽出来——短短两三个小时,头和脚一共扎了三次。
半个月的时候,外婆惦记在老家的外公,回家去了。妈妈感觉像一下子失去了依靠。尽管外婆总说,你爸爸也还在休假,你奶奶也在,外婆在这里也做不了什么,在不在都没关系。可是只有妈妈知道,依赖外婆的那种感觉,就是不管她做不做什么,只要人在这里,就能给我无尽力量,所谓精神依靠,不外如此吧。
于是再次敏感脆弱时,我用上了“幸福是比较出来的”自我安慰大法:当你白天睡不稳时,感恩你只是白天不睡,晚上几乎从不会哭闹,吃了就睡;吃得很频繁有点扛不住时就想你只是多吃几次而已,身体健健康康的没生病已经很让人省心了……就这样一天一天,数着日子,等你满月,等你“越来越好带”。
一个月,大多数时间感觉自己是与这个世界脱离的。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仿佛都是飘着的,也没有度日如年,但每一天生生都是没有任何享受的感觉,全都是熬着过的。一月期满,看到你黄疸几乎都消了,体重身高增长都很理想(哈,甚至有点胖乎乎的呢),也没有出现大片痱子湿疹什么的,我才仿佛回到地球来,慢慢重新变成正常的一个“人”。
对,在这过程中幸好还有无意中为你解锁的“趴睡”技能,趴着睡后,睡眠质量直线上升,之前一放就醒,现在可以睡得长一些了。
你的睡眠质量,就是妈妈心情和状态的“晴雨表”。庆幸在快要崩溃时,又总是会出现一些转机,常常是你睡个好觉,妈妈得以休息一下,然后又满血复活了。
五、依靠
出门见到人,人家总说“啊,时间好快,这么快就满月啦?”“好像都没看到你怀孕呢,就生了?”“长得真快”,在看小婴儿成长这件事上面,外人总是觉得快,只有自己觉得慢。时间相对论在这个时候体现得淋漓尽致呢,外人在看剧吃烧烤在happy的时候,照料小婴儿的人,在喂奶,在换尿不湿,在哄睡,在为翻译没学过也听不懂的“婴语”而努力。
填充这段时间的,是身体上付出的劳动,还有心理上各种焦虑与不安。身体上的累,还可以克服;心理上的无着落才是最可怕的,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在情感上有个坚实的依靠。
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有时候傍晚时分还在山坡上,去牵回牛羊,或是背回红薯玉米猪草之类的,小孩子嘛,看着暮色将合,心里是极害怕的。这时候如果见到有熟悉的人出现在附近,不管是一两条田埂外,还是在对面坡头上,心里都会放松很多。
面对一个成天需要照料的小小孩时,我的心情就跟小时候独自在山坡上的自己很类似,想要有个情感上完全足以依赖的人在身边。妈妈就是这样的存在,小时候依赖她,在自己也生孩子时,更加的想依赖她。妈妈在这边的半个多月,我也有觉得很辛苦的时间,但一直都觉得有依靠,天塌下来我都不怕的那种——天塌下来,我仍然需要自己去扛,但我会一点不害怕去扛,妈妈会给我这种力量。
妈妈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在我身边,就能给我无尽的力量。
所以半个月后妈妈回重庆去了,一开始我真的难以接受,甚至千方百计的考虑着怎么才能让妈妈再来我这,和我一起带小外孙女长大呀。娃的外婆和奶奶,对于娃的妈妈来说,是完全不同的存在。有好些天,感觉自己都快抑郁了,靠着不断的自我调节,以及娃渐渐长大,好带许多,才算调整过来。
有天跟娃她爹聊天,就说到生孩子带孩子,我说你看着我好像每天就只是喂喂孩子好像很轻松是吧,其实不是,在面对这个小小孩时,心里没停过波涛汹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操心和担忧,以及其他各种七七八八的情绪。他总说我一天爱操心,可是如果我的妈妈在我身边,我就不操心了。当她不在,我的宝贝可不就只能我操心了嘛。人会在一些特别的阶段,异常的脆弱,说出来,也算自救了;有人听,也算庆幸了。
以后我的阿乖长大,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要努力的在她身边。
六、逃不掉的“拉肚子”
我以为“拉肚子”这事能与你无关,谁知道40天都过了,突然有天一下子连续的拉拉拉,次数几乎跟吃奶的次数差不多。要知道之前是比较稳定的每天两三次(最多不超过5次)呀,这突然的变化让我一下子慌了。赶紧贴上了丁桂儿肚脐贴,又把妈咪爱也吃上,准备观察着。
从第一天开始,我的心情就低落起来,然后想着要不要取些大便去医院化验,过一天又想着要不要去买蒙脱石散来喂一下。犹犹豫豫间,看着你也没有脱水迹象,甚至状态都跟平时没差别,所以想要去做的这些事最后都没去做,一直一边熬着不停洗洗换换一边继续毫不松懈的随时观察着。
网上资料自然又是查了一堆。到第三天的时候,我看到网上说如果是病毒性的腹泻,差不多自愈过程是5到7天。这个时候,丁桂儿脐贴一盒三片贴完了,我把妈咪爱换成了之前州医院医生开过的酪酸梭菌,给自己打气说再坚持一下,一个星期左右肯定就好了。
啊,仿佛是之前浩哥哥一天拉十几次的场景重演!白天还好,好歹大人是清醒的,到了晚上,被噗噗噗的声音惊醒,起来洗,然后喂,经常还没喂好,娃又干一票,于是又要去洗去换。。。偏偏那段时间还经常下雨,雨夜里人本来就更容易感伤,好几次人真的差点崩溃,想着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我跟你姨们诉苦时,你二姨说“二胎妈妈啦,淡定点”,我审视一下我自己,嗯,大概生10个都淡定不了。
一个星期过去,你拉的次数并没明显减少,但是拉的“内容”还是有些变化。黏液,蛋花样,开始时甚至出现过一点点血丝,绿便;味道嘛,各种酸臭,腥臭,当妈的当然没放过这些细节,试图把自己观察到的一切拿去与网上搜罗到的资料对比,以图找到类似案例,寻个可期的未来。因为未知最折磨人啊。
你的状态仍是挺好,能吃能睡,体重还稳步上升着。恰好这时,看到崔玉涛医生的一句话——“我们养的是孩子,又不是大便”,我突然释怀了,既然娃一切都好,拉的次数多就多嘛,就算是突然开始拉这么多次,也没必要非去追究个所以然,或是坚定认为这不正常一定要纠正过来。拉的次数多,不外就是洗换麻烦些,护理可能出现的“红屁股”费心点,娃在长大,总会有苦尽甘来那天的。心里负担一旦放下,做同样的事情时人感觉都变轻松了许多。
也怪,接下来的一两天,你拉的次数好像减少了,之前几乎一吃一拉,现在偶尔能吃两三次才拉。自己稍微有点想感激以为胜利在望时,情况又反复了。于是心态彻底放平下来,甚至做好了奋战三五个月直到你吃辅食时才结束这种情况的心理准备。
最终还是老天眷顾,又过了三四天,次数更明显的越来越少。一共两个多星期之后,大约28号左右,连续两天都是两三次左右,接下来,没有反弹!说来也巧,这个7月28号,也是浩哥哥出生那年停止拉很多次恢复到比较正常水平的日子。
要不怎么说人的幸福是对比出来的呢,如果娃一直一天拉两三回,我可能还会埋怨怎么不一天一次,甚至埋怨怎么不大致固定在一个时间,现在我只觉得谢天谢地,终于一天不用洗那么多次屁股啦!
七、哥哥的爱
许是之前给浩小朋友的爱已很足很足,又给他打了很多关于弟弟妹妹的“预防针”,对于妹妹的到来,他非常期待。从我还在孕期,就天天来摸摸我肚子,问小乖宝什么时候出生;妹妹出生那天,他刚好幼儿园开学,下午回来看到妹妹,脸上全是掩不住的高兴,一直说妹妹好可爱好可爱,还试图去抱抱妹妹。
浩哥哥实乃“好”哥哥也。
外婆问他“你的玩具给不给妹妹呀”,又逗他“妹妹以后万一抢你玩具怎么办”,哥哥很正经的回答道“给她呀,她要玩的时候就给她呀”,连妹妹弄倒了自己搭的积木或者乐高,都没关系,说再搭再拼就行。
看妹妹哭了,就焦急的问她怎么了,闻知有可能是饿了就赶紧催我,快给她吃呀,快给她吃呀。
有天我随口一说以后妹妹出门可能要让哥哥背哦,因为喜欢哥哥还可能只让哥哥背,不给其他人背。后来他吃饭的时候主动的要求多吃点,说多吃才能长得快长得壮,因为“以后可能出去的时候妹妹只让我背呢”。
我们讨论说以后妹妹最开始叫谁,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不不不,哥哥坚定地认为,妹妹会先学会叫“哥哥”。
妹妹出生后,爸爸抽出时间头一次带他出去外面玩儿,去到超市了,买好自己想要的同时还惦记着要给妹妹买一个洗澡玩具。
去到学校,要给最喜欢的老师讲自己的妹妹,说她有多么的可爱。回到家说起哪个同学竟然还会打自己的妹妹,一脸不可思议,说自己的妹妹那么可爱,怎么舍得打呢。
有次我晾衣服,让他看着妹妹5分钟,结果本来答应得好好的他先是忙着在平板上玩计算器,然后又要去吃东西,我批评他“光是嘴上爱妹妹,行动上一点也不爱”,哥哥委屈得快哭了,再后来叫他看着会儿妹妹,一定第一时间去看着,还不忘给自己正名“我不是光嘴上爱妹妹的”。
啊,以后会有更多更好的兄妹相亲相爱场面吧。
八、养了一个胖姑娘
出生时3.7公斤,第一个月长1公斤,第二个月长1.3公斤,第三个月长了1.4公斤。体重上,完全碾压当初同时期的浩哥哥。
这个小胖姑娘,有胖嘟嘟的小手,胖嘟嘟的大腿,胖嘟嘟的屁股,但我最喜欢的是胖乎乎的脚背,胖胖拱起来的脚背,每次一看就觉得好可爱。
以前看别人炫耀自己孩子长得多长得快不以为然,现在自己孩子长得胖乎乎的才发现这件事真的很容易让人引以为傲,从蹭蹭蹭上涨的数字和肉眼可见的肉肉上获得大大的成就感,觉得自己把孩子养得真不错。当然其实重点不在胖或瘦,而是这个小人儿,你爱她。
时不时的会后知后觉的为自己生的是女儿而不是儿子这件事生出许多新的幸福感来。温柔,文静,贴心,这些形容词,以后都可以给她。啊,小棉袄,我也有幸拥有一件了呢。
怀孕辛苦,生产辛苦,在医院辛苦,第一个月也辛苦,然后慢慢的,娃睡得越来越好,给的反馈越来越多,准确说来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从你开始会自主有意识的笑开始吧,我觉得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了,开始有能够hold住一切的实感。
黄疸,惊跳反射睡不好,吃奶频繁,一天拉很多次。。。一道道坎翻过来,终于这篇文该写结尾了。结尾处能准确的写上“幸福”两个字呢。
三月龄近在眼前,你现在每天睡眠都很好,吃好玩好就要睡上一觉,有时甚至还能自己啃啃手指就睡着了。每次睡饱睁眼后,给每一个来看她的人都毫不吝啬的准备着甜甜的笑容,妈妈看着心都化了。
偶尔担忧着你睡觉经常偏左边或者右边,战战兢兢的想去纠正,后来发现完全没必要,你会自我调节,这几天左边,过几天又右边了。
偶尔出门办事怕你不吃奶粉饿着,回来发现也没必要担心,你吸奶瓶也一样吸得很好。
理论结合经验来看,我早该明白养娃要经得起等待,耐得住性子,不要焦虑的道理呀。要给你足够的爱,足够的关注,同时也要对你有信心,成长的路上其实你远比我们想的还要坚强得多,适应力强得多。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呢。
三个月,你漫长人生路上这个时候才只是一个小小人儿,妈妈庆幸带你成长的道路上终于顺利到了这个小目标点,而且正感受着浓浓的幸福呢。接下来你慢慢的会翻身,会坐,会爬,会走,会一步步跟着我们懂得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里,妈妈会一直陪着你,越来越勇敢的陪着你。
我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以及更多的幸福。
2020.8.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