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得满地都是玩具的客厅,锅碗瓢盆杂乱的厨房,再也塞不进一件衣服的衣柜,你是否有这样的烦恼?
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所提出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何谓“断舍离”?书中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定义:通过收拾物品来了解自己,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人生更舒适的行为技术。
或许有人会疑惑,整理收拾房间就能了解自己从而改变人生,这可能吗?
山下英子对此做了解释:
“断”即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即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即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而最重要的两点核心,一是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养成从“这东西还能使,所以要留下来”到“我要用,所以它很必要”的思考方式;
二是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现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必须放手,只选择必要的物品。不再因“以后可能用得着,先留着吧”这样的想法而舍不得丢弃。
通过以自我为核心,着眼于当下的取舍物品的工作,也就是通过看得见的世界里的行动,令看不见的世界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通俗来说,要得到“这种东西与当下的我很相称,对当下的我来说是必需品”这样的判断,人就必须要清楚了解自己。
通过不断地筛选物品的训练,当下的自我就会越来越鲜明地呈现在自己的眼前,人也就能以此判断出准确的自我形象。
当家中收藏了高级一些的物品,我们反而会舍不得用,潜意识认为当下的自己还配不上,退而求其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就会开始想要把现在用的的东西替换掉了。
把稍差一些的东西丢弃,去选择更高级的物品,不自我贬低,断舍离就是在这些细小的看不见的地方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的。
《断舍离》目录共有四章,从了解断舍离的机制,到探索无法丢弃的理由,再到断舍离的思考法则和实践方法,最后获得的畅快与解放,山下英子详细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新型行为技术。
虽然有人开玩笑,全书以三个字“断舍离”就可以概括,看完了也就可以断舍离了,但我想说,远远不止。
尽管有着日本这类书籍惯有的啰嗦,书中对断舍离的理论化讲解也是十分必要的存在,或许我们都知道她所讲的道理,但能够将“断舍离”这三个字扩展到如此丰富的内涵,山下英子已经成功了。
书中基本在每一处讲解中都安插了案例,所以读起来并不觉得无聊艰涩,反而颇有趣味。短短十几万字,并不需要较长时间不间断的阅读,这是一本消解时间的好读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