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
积极聆听:是以对方的感受为主,以对方表达的事情为主。
(一)如何“听”?放下自己的评判去听,让对方把话讲完。
首先你要先忘掉自己的评判和念头,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让对方去表达。不管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如果你认为是错的,那也是你认为是错的。
其次当对方和你的观点不一样,你急着去打断对方的时候,你可以用同理心在心里默念,做一下共情,再去倾听对方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对方把话讲完。
(二)如何“回应”,聆听的是事实和感受,从外引导入内。
第一,积极聆听时你没有必要,孩子说一句,你聆听一句。可以用积极聆听和基本聆听相结合,用非语言信息,沉默、理解性应答、引导性话语,还要带着专注的品质。
第二、不但要听到事实,更要听出感受。聆听时给予回应,除了回应事实求证外,更要听出对方的感受。如果只是回应事实,就会过于强调外在的事情,当说出对方的感受,对方会觉得被尊重和理解。
第三、事实和感受的区别。事实是外在的东西,而难过是一个感受,是我们身体内在的东西。积极聆听可以引导孩子把焦点从外界回到自己的内在。回到了自己的内在,他就会反观自己的内在,反观自己的感受,自己找原因,而不是去责怪外界,依赖外界找原因。
(三)听的顺序,谁有情绪同理谁。
孩子有情绪同理孩子,自己有情绪同理自己。双方都有情绪,先聆听自己,再聆听对方。
学习心得:
先来说说听的练习。最近比较有感触的是在做个案练习时,作为咨询师时就是要全程去听,听对方的事实,给予回应。在练习的开始,当来访者提出自己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时,作为搭档即便自己心里有答案,也是不用去打断对方的,即便自己有不同的看法也是不能去评价对方的。整个过程就是帮助对方,用这个练习让个案的对方自己找到解决方案。最后对方找到解决方案后,可以全然的感受到对方的喜悦和放松。
这个过程对我很受益。让我想到了和孩子的互动,其实也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聆听对方,陪伴对方,帮助他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案才真正是他自己的。很多时候,个案和孩子一样,也许认识还没有到那个阶段,那也只是去允许。至少他在现阶段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再说一下回应事实和感受这一点。老师课件中和女儿的案例让我想起了,我和儿子的一次互动。一次儿子晚上太困了不想洗澡,我把他的衣服给脱了。然后他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在说自己的衣服,要把衣服拿回来。我当时的回应一直聚焦在衣服上。“哦,你不想脱衣服。”是的,我要我的衣服。”“你要你的衣服。”“我就要我的衣服,给我衣服”。这和风铎老师开始回应他女儿要吃粽子是多么的像。我当时也是聆听的多了,后来儿子一直纠结在衣服上,我也把要聆听感受这个事给忘了,最后儿子非要把湿了的衣服穿上才不哭。聆听的过多,过多回应事实后,孩子也只关注在事实上,一定要在外在把那个东西改变了才舒心。这是我以后积极聆听时要注意的,事实和感受,缺一不可。帮助孩子聆听感受,也是帮助他回到身体。
聆听感受,内观的开始(第四讲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