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稀缺》后感

作者: 陈思佛 | 来源:发表于2019-07-09 06:59 被阅读73次
认识你自己的心理读书系

《稀缺》是美籍印人写的书。作者有两位,分别是哈佛,耶鲁大学教授。书中提出观点:稀缺现象,即你觉得缺少什么,渴求什么,若一直觉得少了什么,你会一直去追逐你没有的;而这样越导致你的思维局限,注意广度受束缚。

书中举例,你缺少食物,那么,你头脑里将产生全部关于食品的大量信息,从吃的本身,到餐馆,及甚食品厂,食品广告,如何经营吃有关行业。大脑关于吃的潜能似乎被启动,你无暇顾及其他。除非你获得吃的满足感,你才会从这一全力关注中获得解脱。

物质缺乏,倒还较容易获得满足,情感缺乏呢?

如果你从小缺母爱,你可能就会认为缺安全感,而缺安全感,又会让你缺信任感,你会寻找那些人际交往中谁能带给你温暖,宽容,陪伴,亲密感觉的人。假若此人处心积虑投其所好,假心假肠关怀你,你会轻易被俘,情感上当受骗。假如此人不经意间没有陪伴你,宽容你,而是指责你,你会逃避,拒绝和他继续交往。人际关系因此而破裂终止。

如果你从小缺父爱,然后你可能感觉缺少被支持,被引导,缺少力量做事,缺乏目标感。于是你会努力寻找象大树那样的人,会习惯于听命,服从权威,陷入迷失自我,缺乏主见的困惑中难以自拔。

稀缺,主要是以感觉为判断,你感觉你缺什么,你就会关注关于“什么”的信息,这种感觉越强烈,你就越投入而无暇顾及其他。因此而形成作者们研究得出“带宽”“管窥”现象。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关注这,就会忽略那,越投入这,越忽略多多别样花红。于是偏狭,片面观点就油然而生,层出不穷。

现实层物缺,倒还可以刺激创造力,努力,去得到,以替代产品以满足。

情感层,精神层呢?就难以获得满足了。所谓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人际之间,是难以真正去理解,呵护,无条件关注一个人的,因此人海茫茫,何处寻伊?

只有向内,向己,而求,不再情执,方才彼岸花开,涅槃重生,你才不会感到孤苦无依,苦海无涯。一念执,即地狱。不再因缺而逐命舍己,才真正别有洞天。

《稀缺》,是一本研究心理现象,思维规律的书,读起略有枯燥难度,但静下心来读下去,你会开启认识你自己的大门,你从小至今,缺什么呢?

相关文章

  • 读《稀缺》后感

    《稀缺》是美籍印人写的书。作者有两位,分别是哈佛,耶鲁大学教授。书中提出观点:稀缺现象,即你觉得缺少什么,渴求什么...

  • 不想失去更多

    《稀缺》后感 《稀缺》1月时看过的...

  • 读稀缺后感--敏捷中的如何利用稀缺

    稀缺这本书早就购买了,却一直搁置在书架上没有拆封,可能也是因为时间稀缺,一直没有列入我的读书计划。由于疫情的原因隔...

  • 《稀缺》读感二

    稀缺就是没有余闲,它会导致人们有官窥只见,不能很好的处理突发事件,也没有精力处理。 留有余闲的好处是不容易看到的,...

  • 《稀缺》读感一

    事物无序性的堆积带来了有序的稀缺,那么越是稀缺的东西就越会吸引人的注意力。比如在街上突然看到一群人在围观,好像只有...

  • 2019-03-17

    《稀缺》读后感 这两天开始读《稀缺》这本书,快速浏览一遍,没有看太懂,通过老师的导读和自己看书,对这本书的...

  • 稀缺感

    稀缺感很重要,先从一个故事说起,一个吃罐头的故事。 本人从小喜欢吃罐头,尤其是黄桃的,但后来被告知罐头含有大量添加...

  • 读《稀缺》

    0719今日话题: 你读过哪本书颠覆了你的固有认知,对你的冲击很大? ————————————— 《稀缺》我暂时看...

  • 读《稀缺》

    读《稀缺》 作者:穆来纳森, 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 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发现穷人会越来越穷,因为长期的贫穷...

  • 读《稀缺》

    感悟:让人能进到集中精力,往往能忽视重要的事情。也会导致管窥效应,让我们只关注眼前狭窄范围内的紧急事情,你会被抑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稀缺》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uqt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