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482671/e40f6b06744b98ab.jpg)
文/阡陌三三
-01-
我有一个朋友小S,我们虽隶属于不同的单位,但属于同行。最近她和我聊天,说起了她最近的烦心事。
她负责的一个工作,因为初期推行,很多员工不理解,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个别员工甚至还产生了过激行为。
工作推进过程处处受挫,弄得她挺郁郁寡欢的。
这让我想起我以前经历的一件事情,当时我的处境就和她现在差不多。
那时,单位决定执行一项新的人事制度,这项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而我具体负责。
和以往的人事变动不同,这次新出台的人事制度,主要针对和涉及的人员,大多为单位的元老级人物,在单位各自领域有很大威信那种。
在制度正式宣布执行前,我已预感到此项工作将步履维艰。果不其然,初次召开会议时,诸位元老便开始强烈抗议。
在接下来的推进过程中,这个说不想干了,那个说干不了了,第三个说如果单位硬要这么做的话,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由单位负责。
我和其他分管领导的办公室俨然成了战场,而我的电话则成了上访专热线。
那段时间,我常常睡不着觉,或者睡着了,半夜又醒过来,疲惫地亢奋。
和我的同行朋友小S一样,我们都会不同程度处于压力之下。而且,压力这种东西,是会随着职务的提升、责任的增大而更加强烈的。
以前看过的一本书上说,岗位提升其实就是从一个自己胜任的岗位,去另一个自己不胜任的岗位,然后克服不胜任。直至将其变成胜任时,又去往一个不胜任的岗位,如此反复。
-02-
许多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除了工作表现出色以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超强的抗压能力。
不停地对抗压力,在压力中负重前行,是每一个领导必经的心理历程。
如何面对压力,如何将其消化,甚至如何将压力化成动力,每一个领导都有一些超实用的处理方法。我整理总结了一下,在这里和大家做个分享,以便大家学习使用。
一、正确客观看待压力。
压力就像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一样,是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存在的一部分,不可避免。
只是有人面对的压力大一些,有人面对的压力小一些。通常职务越大,所面临的压力也越大,也越发要有抗压能力。
“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的康熙大帝,父亲出家、鳌拜专权、吴三桂造反、和外族交战,无时无刻不活在巨大压力之中,仍然对他的生活工作充满热爱。
就像我上面所说的人事制度推行的事情,严格意义来说,主要领导的压力一点不会比我小,甚至还会更大。
我的压力来源在于,要去和各位元老面对面处理协商,却无说服他们的把握和胜算。而主要领导的压力来源在于,他上面再没有人可以让他“大树底下好乘凉”,他就是整个事情结局的最终承受者。
但是,我们都清楚明白,这个制度改革,对于单位而言,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它虽然损失了一部分元老的利益,但对于其余大多数员工及整个单位的良好运作,是非常有利的。
这些因为元老人员反对而产生的压力,属于针对特定事情的阶段性反映,并不是我工作的主旋律。
许多压力现象,也具有这样的阶段性质,大家就把它放在那个阶段来想像和处理,树立起压力一定会过去,日后一定会雨过天晴的信心二、
-03-
二、主动出击,迎面压力。
压力这个东西,最是势利眼,你越躲避它越来。有许多人遇到压力,习惯性躲避,这对于抗压而言,是非常不可取的。
事情迟迟得不到解决,心里长久牵挂着这件事,越发延长了压力的时间。倒不如主动迎上去,不让大脑对压力有过多的反应和焦虑时间,有利于掌握处理压力的主动权。
朋友小S后来采取“擒贼先擒王”策略,先从主要人物个个突破,主要人物一松口,其他人员也就顺势同意了,工作从此有序开展。
若小S不主动应对,积极想办法,估计现在还在焦虑之中无法自拔。
三、找寻不同渠道,疏导压力带来的不良心理。
产生压力后,尽量不要一个人呆着,去和朋友聊聊天,小S找我聊天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疏导压力的方式。
逛街、持续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K歌、聚会等,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
四、有意识总结处理压力的经验。
待压力化解后,及时总结处理压力的办法和经验,把不胜任变成胜任,促进自己在锻炼中提高。
聪明的人善于总结经验做法,下次再发生类似事情时,可以不再产生压力。
职场内容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希望三三的文章,能为有职业追求的人员提供一些实用帮助。
祝大家:一步一脚印,一楼一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