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在上海交响音乐厅青年家指挥孙一凡和上海四重奏与上交的音乐家们和作演绎了名为《绝对创造》的音乐会。
首先开场的是爱沙尼亚作曲家阿尔沃·佩尔特的《兄弟》。这位迄今为止作品被演奏次数最多的在世作曲家独创的“钟鸣作曲法”是写进当代音乐史的重要篇章。这首《兄弟》是他的代表作。通过音乐作曲家想表达“瞬间和永恒在人们内心挣扎”的思想。音乐在听觉感受中很多重复的部分,但并不单调。有时会让人联想到在教堂礼拜时的场景,有种让人安静的力量。
接着我们听到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普尔钦奈拉》组曲。音乐充满了舞蹈感,跟斯特拉文斯基的其他作品相较,听上去没有那么尖锐,而是多了一些温柔,浪漫和灵动的感觉。全曲共包含了序曲、小夜曲、小谐谑曲、塔兰泰拉舞曲、托卡塔、加沃特舞曲、生动地、小步舞曲-终曲八个篇章。作为芭蕾舞剧的配乐,音乐更多了些叙事性,能够让人有画面感的联想。
下半场首先听到的是贝多芬《大赋格,作品133》。这首作曲家晚年自己深爱的作品,由于最初创作时过于先进,所以备受争议。但是贝多芬依然用他的坚持完成了对自己的突破。现在它已经作曲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并且影响了之后的许多作曲家。音乐也的确传递出许多思考。
最后上海四重奏小提琴李伟纲、于翔、中提琴李宏刚、大提琴尼古拉斯·萨瓦拉斯出场与乐团合作今晚音乐会的主题。约翰·亚当斯的《绝对创造》。作为美国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简约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有着鲜明个性,很好地结合了极简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的部分风格,他对贝多芬十分推崇,常常可以在他音乐中找到对大师的致敬。这首作品创作灵感来自斯特拉文斯基的《普尔钦奈拉》组曲,而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中的素材也为这首曲子增添了浓重的个人色彩。 虽然乐曲在首演时并未获得好评,但之后他进行的重大改动极富创意,也让音乐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整首乐曲一共六个乐章:开场;急板;等速;稍慢;极其活泼的活板和最急板。音乐开场就能够感受到贝多芬的力量感,不过随着旋律的起伏,赋予想象力的节奏变化,各声部之间的相互应答,又让音乐呈现出了诙谐幽默的趣味。作曲家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将音乐素材打乱拼贴,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当代音乐好听不容易,不过这首作品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今晚孙一凡的表现还是十分到位的,虽然在背谱这件事上还可以继续努力,不过现当代曲目背起来有难度也情有可原。上海四重奏当然很不错,可惜是跟乐队合作,而且只有一首曲目,所以听得不够过瘾。期待之后他们的专场演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