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初中,感觉自己突然长大了,许是因为遇到了更多的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尽管初中依旧坐落在原先的村子里,但是这里有更多的老师,更多的同学,一切都是新鲜的。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位不可思议的老师,因为他第一次让我感觉,原来上课也可以是一种享受,也可以如此让人期盼。
他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长的身宽体胖,且非常高大。刚见到他时,对这样的外形印象不是很好。但是听了他的第一节课,就深深地迷恋上了他的课。那是一篇有关熊皮手套的课文。他教我们如何揣测孩子的心理,用何种语气来读孩子的话。他讲的非常传神,其中笑话一个接一个,把我们逗的捧腹大笑,没时间走神,在笑声中领略了课文的精髓。当我们还沉浸在这快乐时光的时候,下课铃却不识趣地打响了,我们极其不舍地和老师再见,并且期待着下节语文课的到来。
从他的第一节课开始,他便分享给我们写日记的乐趣。说我们年纪还小,用日记来记录每天的生活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我们长大一些,再来看这些日记,会发现当时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多有趣,会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成熟了,进步了,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更喜欢去写日记。我听着很是好奇,于是准备了日记本开始写。刚开始每天都绞尽脑汁才能写出来一些东西,坚持得非常困难,偶尔还会等进了被窝才想起来还没写日记,于是又爬出来痛苦地写几句。但后来渐渐发现它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哪天还没写日记,那肯定是睡不着觉的。我渐渐发现,写日记还有更多的好处,比如可以让我对世界有更细致的观察能力,对一件事情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失败时能舒缓低落的情绪,进步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写日记让我不断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督促自己去改进,日记让我更自律,更感恩,更热爱生活和学习。
他很喜欢读书,鼓励我们要多读书。当时我们的身边资源匮乏,没有什么课外读物。他便拿出自己的珍藏来,利用语文自习时间来给我们读书。他尤其喜欢鲁迅先生的书。讲到孔乙己,讲到闰土,讲到祥林嫂,他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他给我们读《阿Q正传》,现在还深刻地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读的很投入,教室里一片寂静,我们的脑海里像在放映一部电影,每个人看到的电影色彩迥异,但我们所见的不同的阿Q都同样会让我们笑,让我们悲,让我们陷入久久的沉思……
他写的字很漂亮,大气磅礴的感觉。他的作业批语也很有趣。性格也很随和,有时候像朋友,经常会和同学们开玩笑。一次,我的同桌写她家的房子,其中编有一首小诗来形容房子的结构,有一句叫“不用梯子也能上房”,老师评语问道: 写的不错,但请解释,不用梯子如何上房?下节作文课上,老师特意找同桌来解疑。当得知她家住在山脚下,只须爬山就能到达房顶时,他突然哈哈大笑,对同桌的表述赞不绝口。有时,我们的作文本上还会出现连载式评语,这次的和上次的有前后关联性,总是会惹得我们哈哈大笑,且更加期待下节作文课的到来,因为太想知道后续的评语了,这就像看一部连载小说一样,兴奋而又期待。如此,我们不知不觉都爱上了写作课,爱上了写作。
他很敬业,他的家在距离学校不是很近的隔壁的隔壁村子里,平时每天天不亮就骑自行车来学校了,有一年冬天,连续下了好几天的大雪,一天,我们放学时,看到他独自一人走出了学校,原来,因为路上积雪太多,他已经步行上下班好几天了,这么冷的天,这么远的路,天已蒙蒙黑,看着他渐行渐远,在雪地上走起来略显笨拙滑稽的背影,不禁觉得如此伟岸。想到起初对他身宽体胖的身材略有嘲笑的心态,脑海中闪现出《背影》里的那句话,“那时我真是太聪明了!”
因为一位老师,喜欢上上一门课,喜欢上这门课。因为一位老师,养成一个受益终身的习惯。因为一位老师,青春有了该有的色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