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上最经常出现的指导人用写作赚钱的文章多分为两类,一类是教授写作技巧(比如以读者为主,构建金句方便读者传播);一类以运营为主(提示作者创造个人ip,立住人设)。我想从商业角度讲起,一位作家是如何谋生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作家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出版书的稿费,以及改编成影视剧的授权费,所以他们会觉得出版书是暴富的最后一步。常见的版税计算方式是:“印数*定价*版税率”或“销售数*定价*版税率”。比如一本书定价50.00元,印刷了10000册,版税为8%,则出版社应支付作者:50*10000*8%=40000元(税钱)。想到那些作家为此付出的心血,可以推算出靠稿费生存不太可能。
在我看来作家也像一种“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意思是接案维生——当然,主要是接文字工作、或者 与文学有关的工作。作家的每一本书,都可以视为一次大型的专案;作家所接到的邀稿、演讲、座谈、评审,也 等于是许多小型案件。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工作模式与设计师并无二致。
有过自由工作经历的人,肯定能理解那种因为担忧未来没有足够工作,而产生的不安全感。作家的文字作品比起说长期雇佣关系,更像是以案为单位的雇佣。一般人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安稳一段时间,而写作者永远都在找下一份工作。我之前待过的设计公司为了应对这个情况,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维护过去的客户,而不是找新客户上了,因为不是总能找到新的单,无法保证公司平稳运营。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叫《野生作家访谈录》的书,里面采访了一批不属于专业作家的作家,大多数是不依赖写作生活,也不“混圈子”的作者。有的作者在书里抨击“圈子”说文人之间的互吹会让人变得庸俗,失去对文本的敏锐度。我觉得野生作家的这两个特征其实有一个因果关系——因为不靠写作维生,所以不需要混圈子。
这点又要借助于我做自由职业者的观察了。作为自由职业者,如果想要有源源不断的案子,需要让很多案主知道自己,并且知道自己的特长。案主其实范围很广,只要能提供报酬的都可以称之为“案主”,在而在文学业界,有三种常见的案主:1.报刊杂志,发案形式是邀稿;2.出版社,发案形式是出书;3.公家机关、学校、私人企业或社团,发案的形式 是演讲、营队、座谈、对谈、顾问或文学奖评审等活动。
所以在我看来,“进入文坛”其实是一种被动戴上的标签,代表着被很多媒体和出版社认可,而不是代表认识很多作家,或者获得很多奖项。某些野生作家因厌恶“商业互吹”而排斥“混圈子”,其实“混圈子”只是提高影响力的一个手段,也是以写作谋生的(非必需)步骤之一。吴晓乐一开始并非循着传统的文学奖途径出身,也没有参加过什么文学团体,但她在业界的认知度都很高,毫无疑问也是文坛的一员。
从这个逻辑开始整理很多文章里面提到的技巧,都变得有因有果。比如为什么要给公众号投稿?因为要让案主认识你。为什么要投文学奖?因为要让案主认识你。为什么要参加练笔营?因为要让案主认识你。为什么要参加文学社团?因为要让案主认识你。为什么要经营网络上的IP?因为要让案主认识你。——手段可以有无限多种,视个人的创意和能力而定,但目的不变。
案主们永远需要新鲜的笔、新鲜的讲师,他们也会在这些地方寻找下一个合作对象。
在写作生涯的初期,被动地接受约稿的数量,一定大于主动发表自己喜欢的内容。很多人会因此而在“我不想写商业稿件,我只想写喜欢的内容”上纠结。在我看来这是无可避免的,每个创意工作者在有稳定案主前期都会面临的事。而你挖的每个坑,只要做出成绩了,往后都会成为你的资产,可以被转化成后续写作、演讲和受访谈资等各式各样的内容。
而当你开始稳定有案可接时,那就要面对另外一个课题:如果你把所有时间都留给案主,不再主动挖新坑,那你能够转化的资产就会越来越薄。比如你一开始是写星座问题成名,接下来两三年涌入了各式各样的相关案件,但江山代有才人出,总会有新的人进入这个领域来竞争,被动进来的案子可能就会被分掉。这时候,你要不是继续在“星座”这条线上耕耘,主动开发出新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出书);要不就是开发新的产品线,比如突然开始写关于“健身”的作品—— 当然,就跟所有生意一样,耕耘旧路线有可能边际效益递减、开发新产品线也有失败的风险,这都还要看你具体努力出来的成果。
但总之, 被动接案是收获过去的成果,主动挖坑是在为未来的工作播种。从职涯角度来看,全有全无都是不健康的。除非你家底很厚,不靠文学活动过活,十数年不开新产品线也没差,否则最好要在“被动接案”与“主动挖坑”之间取得平衡。
很多人想像作家都是关在书房里一直埋头写新作,其实是不太现实的画面。实际上发生的事情可能更接近:先“主动挖坑”,产生一波效应,带来一批“被动接案”;而在接案的同时,继续酝酿下一个主动要挖的坑,然后在上一波边际效益递减之前,再开启新的一波案件。而在这样的过程里,作家也就逐渐累积了更厚实的作品、资历。慢慢地,你不需要高声呼唤,案主也会听到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