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古代文化
典故也反转 她是该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

典故也反转 她是该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

作者: 问鼎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3-07 07:49 被阅读0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故事也被历代作为昏君的反面教材警示当政者。那么“烽火戏诸侯”的直接原因,史书中记载说是“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这位美人就是今天文章中的争议人物——褒姒。她到底是怎样什么样的人?

清纯版的褒姒

关于褒姒传说的思考: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说,两条大龙在夏朝王宫里交欢,留下一堆唾液,夏王惊恐找巫师占卜吉凶,后将唾液收于匣中,夏朝灭亡,宝物传于周朝,在周厉王时期,厉王由于好奇打开了这个藏宝的匣子,龙唾液掉在了地上,周厉王非常害怕,于是让宫女赤裸上身,在周边大声呼喊,估计又是一种蛊惑邪术,于是这个唾液变成一条大黑蜥蜴跑了,跑到王府中,刚巧,一年幼宫女撞上,结果后来,这个年幼宫女怀孕,无夫怀孕,被王后关押,40岁才产下一女,后女婴被抛弃,被人收留,此女婴长大后就是褒姒。在这个传说中,里面蕴含了很多信息值得推敲,夏王皇宫里的两条龙在交欢,不确定是龙还是什么动物,或许是两条大蛇,读者可能会说宫廷里怎么会有大蛇出没?,在远古时代,所有的皇城宫殿放后世看无非是一些有围栏的大的茅草屋而已,那会儿生产力低下,要建宏伟的亭台楼阁还是需要一些技术含量的,再有,过去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我们现在不同,自然受人类的干扰并不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因此,屋中有大蛇这事也在情理当中。但古人迷信,把俩大蛇当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蛇就是小龙,祥瑞之物,《山海经》里也有记载。那么为什么是夏朝的传说,到了周朝开始发酵了呢?

烛龙: 《山海经.大荒经》

       这段故事的记载最早应该是周朝遗留史官所写,司马迁的《史记》也是根据之前史料编纂的。西周灭亡后,这些史官还在其他诸侯国编写历史,对于前朝还有旧情,但又不能明目张胆的大书特书,周朝的灭亡责任,不能直指周王,必须要有个合理的责任承担者来背这个锅,周幽王的宠妃褒姒就成了最佳人选。史官们将夏朝双龙交欢和周朝后宫私生子的故事串联起来,为褒姒的邪恶做了很好的铺垫。这里请读者仔细想想,褒姒之前的妲己、妺喜祸国乱政的故事,是不是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有点意思了,看来创意模仿古今有之。

了解褒姒:

      我们都知道要看清一个人,要从多方面入手,比如生长环境,家庭环境,自身经历等等,才可全方位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性情。那么,对于这位古代美女,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进行推测。

       众所周知,褒姒是褒国进献给周王的宠妃,从小生活在褒国,那么褒国是怎样的一个诸侯国呢?史料有载,“褒国,国君为有褒氏,姒姓,大禹的儿子,与夏后启是兄弟。有褒氏在今天的汉中市以北,地域包括汉台区、勉县、留坝县。有褒氏其人聪明睿智,勤劳勇敢。” 从这里看出,褒国国君是一个协助大禹治水的得力干将,任劳任怨,勤政爱民,所以大禹将这片富饶之地分封给他建国。从夏朝至西周,褒国人一直平静的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勤勤恳恳,民风淳朴,从未发动与他国的战争,这里宛如一片世外桃源。土地的肥沃,外加风调雨顺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方人温温和和,与世无争。(如果读者们有兴趣可以去汉中旅游,汉中的民风还是较为淳朴,而且风光秀丽。)就这样褒国平平安安繁衍了近千年!在这样的国风民风社会环境下生长的人很难出现那种蛇蝎心肠,嗜血如命,尖酸刻薄的人?或许有,但绝不会是主流,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一个生长的大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妖艳版的褒姒 

       史料中记载,周朝和褒国历代友好,双方联姻之事也很频繁,这也说明周王朝还是相当眷顾褒国,但到周幽王时,褒人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周幽王派兵攻打褒国,褒国太后褒姁为免祸,将绝世美女褒姒献给幽王为妃。既然历代君王之间有联姻,按照惯例,那么褒姒绝非一般平民女儿,而是皇族正统,她的“姒”就是褒国的国姓也可佐证,这也印证了上文关于褒姒性情的描述,周朝是礼节繁多的朝代,作为皇室的她,自小也受到良好的宫廷教育。因此,在古代皇族之间的通婚也是属于门当户对,假设用一平民献给周王,岂不是有戏耍君王之嫌?

褒国想象图

        作为被强迫进献给周幽王的王妃,这位褒姒姑娘身肩国运之责,远离亲人故土,内心深处是何等酸楚和苦闷可想而知,她终日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在这样的环境下,褒姒内心一定充满了对周幽王的怨恨和自己命运的哀伤。史书上说,幽王与褒姒三年才得一子,名约伯服,这也许也能证明其中一点,夫妻生活并不太和谐。作为皇室出身的人,褒姒了解周王朝的繁冗礼节,也知道周王朝的根基所在,报仇只可找机会。所以说褒姒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要复仇就要讲策略,于是她利用幽王对她的宠幸,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残忍荒谬之事,无非是要扰乱周朝的秩序,引起更大的矛盾,让周朝逐步走向自取灭亡的深渊,成为众矢之的。

       “烽火戏诸侯”只是直接的导火索,先不管这典故是否真实,有意思的是,笔者一直不明白褒姒一女人怎么会对军事预警系统感兴趣?那个玩意儿,有那么好笑吗?传说中她最后笑了,笑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在笑周幽王的愚蠢,还有对自己未来的命运的一种释然,她知道周朝灭亡对她意味着什么。

如今褒国遗迹已淹没在烟波浩渺下(汉中石门水库)

       所以说褒姒是一位忍辱负重,有着超强毅力的奇女子,为了她的国家,为了她的臣民,为了她自己,她做了她能做的。褒姒的结局,众说纷纭,有说被犬戎抓获,有的说自杀,不管怎么说,后世史料中并没有关于她的任何记载,就像现在的褒国遗址被淹没在石门水库烟波浩渺之下了,永远也无法得知。诸位读者,不知你们觉得她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相关文章

  • 典故也反转 她是该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故事也被历代作为昏君的反面教材警示当政者。那么“烽火戏诸...

  • 对联诗词:《流》

    《流》 流芳百世忠臣传; 遗臭万年逆党录。

  • 功过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谁又能在石碑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是流芳百世, 还是遗臭万年, 都交与后人说吧!

  • 难出名

    其实,出名不易。流芳百世固属难能,遗臭万年也非易事。 为好人固难,为坏人也不易,猛虎方能噬人,小犬一张牙,已被...

  • 心态决定命运

    在当今社会你必须学习适应社会,不能让社会适应你,先学习做人,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流芳百世,也不能遗臭万年。

  • 你和祁同伟差在哪?

    昨晚看人民的名义,祁同伟自杀了。 感慨啊!他也算在这浑浊的人世间搅起了浪花。人啊!有的流芳百世,有的遗臭万年,可怜...

  • 《力量》(作者:朗达·拜恩)读后感 得到了爱,就得到了一切

    世界上有各种无形的力量干预人的生活,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有的人遗臭万年,有的人流芳百世,如果可以善用这些力量,也许就...

  • 脚行万里,风过无痕——你忘了写

    尘世一生,我们脚行万里,一切如过眼云烟。那些能够流芳百世或者是遗臭万年的前人经验,基本都是在“写”中传承。老祖宗也...

  • 此话送给隋炀帝:宫廷艳史让其遗臭万年,诗情少年本该流芳百世

    “宫廷艳史让其遗臭万年,诗情少年本该流芳百世。”此话送给隋炀帝杨广。 如果抛开我们固有的对他的认知,如果可以不受小...

  • 引子

    物有物价,人有人价…… 价值究竟是什么?如何体现?怎样提升价值? 人生一世,有流芳百世,有遗臭万年,有默默死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典故也反转 她是该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by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