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研习营后感

作者: 泽芳_Mia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21:38 被阅读0次

    因疫情原因,辛庄师范暑期研习营从北京转到了千年古县——江西宜黄。

    若不是地点变更,我对宜黄根本不了解,也因为地点变更,我们又多经历了一座城,多了解了一方水土。

    千年古县宜黄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是王安石求学之地、曹洞宗祖庭所在之处,历来重视文教。

    承蒙当地政府对于中国文化复兴事业的支持,辛庄师范在宜黄举办了第四届“新教育”中国文化课程研习营。

    山水宜黄,在摄影师冯刚老师的镜头下有如仙境一般。我们两周的学习都在这仙境中度过。此山此水,宜心、宜养、宜学。

    辛庄师范创办人黄明雨老师为开幕式致词

    这是第三次参加研习营,来者几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家长占少数。我觉得辛庄师范真的是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希望每年暑期都能来参加学习。关于教育,我无从表达,现在只能先育己。

    “所谓师资养成,就是完成生命的自我蜕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可以说“所有的教育,其实质都是自我教育”。

    为人之师,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和引路人,需要有足够的清明度和成熟度。而所有外在的文化知识和教学方法,都必须用自己的生命来整合。”

    摘抄了辛庄师范公众号文里的一段话,我觉得再清楚明白不过了。老师都在学习,追求成长和进步,做为家长,同样是孩子的陪伴者和引路人,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何况是我这种在上学时代没有好好读书的人,真的需要重头开始。并非全是为孩子,而是先为自我的成长而学。清晰了这点,会更有动力。

    一年一度的夏宴,也是辛庄师范的家宴。每年参加研习营都期待这一天,有吃有喝有表演。

    早上松筋拔骨和站桩一小时,下午下课大学步法走路一小时。为“行走中国”15公里的徒步做准备。

    头顶太阳,行走于天地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腰杆子都直了

    凌晨4点起床洗漱收拾5点左右出发,天黑走到天亮,全程15公里。坚持下来了。回到营地,干了4大碗米汤下去回宿舍马马泡脚,才活了过来。

    很多时候,咬咬牙坚持一下,又是一番景象。

    像天书一样的乐谱

    今年加入的是田老师的集贤鼓乐组,看似天书的乐谱,实则简单,每个谱都有汉字译。

    西安鼓乐,流传于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传统音乐,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田老师说,西安鼓乐是打开传统音乐的一把钥匙,是中国古代的交响乐。

    老师来上课是带着乐队来的

    当开嗓的那一刹那,那股喜悦感一下就来了。千年鼓乐,有瞬间穿越的感觉。不能更好的形容唱时的心情了。

    结束两周的学习后去婺源看李敏同学,她和儿子在双溪书院上学,过着清心寡欲的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实在不是一般人能待的,我就活不过一天。

    终究是走不同路线的人,但没有谁比谁更好,只是殊途同归而已,我是这样想的。


    也许是临近不惑之年,感觉到了这个时候,一下子心开了许多。很多道理也都在这段时间更能理解和体悟,也看淡了很多,更简单了很多。

    以前只知道理是这么个理,话是这么个话,说是这么个说,但是并没有用身心去感悟,去体验,人云亦云,最后发现每一步都没有白走。

    这次学习,见到了很多人和老师,接触后,更能理解,凡事和人没有对错和统一的标准。世界很大,而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大世界里的各个小世界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只是选择了适合自己,让自己感觉好的小世界里与一群同感的人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学习的只是不偏执,能更包容而已。如教育这件事,大家都在不同的道上努力着,谁能说,哪条道是对的哪条道是错的呢。

    行益老师说的,“中国文化是体验式文化,用头脑学习中国文化,永远是中国文化的扭曲者,用体验式学习中国文化,才能明白中国文化的真谛。如果当学问当文章去做,文化会断根。中国文化是体验过来的,要走进文化里真实的那一面去体验它。。。”

    我想,不必在门外观望,也不必摇摆不定,去实践便见真知。即使结果事与愿违,也一定是有收获的,也许是另一番新天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录研习营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eh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