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Pod, where ideas lit.
饭叔
这是墨社创始人饭叔在近期ideaPod The Bund产品发布会上,对ideaPod做的评价。
七年之痒
转眼联合办公进入第7个年头,人的感情都有七年之痒,何况商业地产对联办这个井上添花的精神恋人呢?说起来国内的联合办公品牌也没有几个真被商办的大佬们看好的:WeWork的千篇一律和氪空间的紧随其后;优客工场俨然成了屋子里无人想提的大象;退居二线的We+酷窝,还有许多转型去做了办公室装修的品牌,以及林林总总的那些估值十几亿人民币的联办品牌。比WeWork创始人套现7亿美金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它2019年一季度财报,表示全球范围内WeWork已经接近盈利:去年一季度亏损2.74亿美元,今年同期亏损2.64亿美元。一年增加60个项目,全球105个城市,中国占了11%,全球485个办公地点,中国占了20%。
联办推动下的商业地产通常会有三种选择:自营,投资或外租。跳出传统地产思维下的“短平快”和联办算不过来的EBITDA,Powered by We使得大面积的WeWork物业能很快被千人左右的大企业所接受,一旦WeWork上市成功,未来会有更多的商业地产商将项目交给WeWork合作。如果样本量足够大空间足够多,更多的大企业入驻WeWork,头部效应下,明星和KOL越集中,受关注越高,商业利益越稳定,风险更低,而个体差异性几乎被忽略不计。因为在中国,只要合作伙伴现金流可观,即便他失去个体特性又如何?能解决尴尬的空置率,给大开发商带来资产稳定收益才是王道。很少有开发商会关心,WeWork到底是如何从每个人手上赚钱的,但最后很有可能逆袭的是WeWork。
WeWork quarterly financials被忽略的个体
这几乎是割裂商业和人性诉求的长江水,把中国商业地产分成了南北:开发商坐南朝北,用户坐北朝南。
站在商业的那一面,转头笑看曾经剑走偏锋却富有情怀的品牌故事:PeopleSquared的Home for startups/people、裸心社的live naked以及氪空间的“重新定义孵化器”。看到他们的今天,你是否有种惋惜和不舍?但是你看另一个跑道上的星巴克们呢?为什么你不会替星巴克曾经的竞争对手惋惜,比如Costa和太平洋咖啡?或许是因为星巴克特有的品牌文化是建立在每一个个体用户之上?相比较WeWork,星巴克们更具有丰富的品牌文化和内涵?
Beijing, CHINA – Starbucks today opened its first Starbucks Now™store - Image by Starbucks公共共享空间是载体,承载空间的主人是服务的提供者与用户,即空间的使用者。其中人与人的关系、发生的事件、产生的影响,都是空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像星巴克的使命宣言说的:
To inspire and nurture the human spirit – one person, one cup and one neighborhood at a time.
Mission Statement, Starbucks
星巴克影响的是个人,星巴克在中国的引领的消费升级和品牌成绩,得益于中国的文化吗?又或许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用户所需要的?以至于这个庞大的文化缺失群体借助星巴克这个品牌来形成新的消费文化。
那么联办影响的是个人吗?群体文化的残缺与个体空间的诉求之间的关联真的那么明显?漫天的咖啡和精品咖啡店有让更多的人丢下咖啡杯回去喝茶吗?迪斯尼的成功让更多的父母惊醒并拿起了四书五经吗?如果星巴克和迪斯尼不能被头部用户所接受,每年的营收和票房是谁贡献的呢?文化重建的路,中国还需要几代人来一起经历,联办也不可能在短短7年内就能成为新物种聚集的心灵庇护所。
历史是如此相似
曾经的第一家People Squared,华山路店,创始人在空间里欢迎每一个创业者,也在头几年跑遍上海每一个创业活动品牌,支持上海萌生的每一个创业群体;第一家裸心社,复兴路店,每一个入驻的会员都会讲自己的故事,他们把那里当成家,社区团队当成邻家小妹,设计师老板娘每天下来吧椅子的靠枕挨个重新摆一遍。初始的温度是由人性化的体验维持着的。
曾经的nakedHub第一个空间 复兴中路店 - image from livenaked.com如果WeWork要想成为工作社区的精神殿堂,相对比星巴克是商务社交的精神殿堂还差的远。本质上可以理解为:绝大部分的WeWork会员将只是“员工”,作为个体将无法支付WeWork高昂的租金,但是买得起星巴克咖啡。而当WeWork里大企业的员工年薪60万花千分之二在WeWork办公(按一个月工位 ¥2000 RMB算),他又能为WeWork入驻企业招聘新员工时,分享多少职场经验?员工来公司工作是为了自我价值的提高,如果WeWork在中国能做好职场能力的充电站,可能品牌渗透力会好过依靠吃下大物业和大企业客户。
但连领导人都非创始人出生的WeWork labs,又将怎样将labs作为WeWork中国战略文化根基建设重要的一分子?反观咖啡行业,几乎所有精品咖啡店的老板和咖啡师,都在星巴克偷师过门店管理,带着自己的热情开了一家家满足更多社交需求的精品咖啡店。WeWork入驻公司的员工,有多少会出去再从WeWork空间开始创业?高效平衡物质需求和人际关系的办公空间,能减少精神阶梯的差距,才是促使广大为生活(make a life)而努力的精英群体向精神殿堂支付这昂贵的服务溢价的根本诉求。
创始人冰清@ideaPod The Bund - image from ideaPodCreate a world where people work to make a life, not just a living.
Our Mission, WeWork
冰清在发布会分享的数字对于到场的商业地产人士而言仅仅是凤毛麟角,他们似乎更关心聚光灯下的星辰大海里的干货。现场请来的TEDx中国大使徐宗汉先生,与嘉宾分享他的人生经验:办公室里无法高效产出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只有在一个具备影响力的,具有优秀人士聚集能力的空间里,才能产生问题的解决办法,而后期的小规模工作坊跟进问题,到实际场所中去感受痛点,才能延续初心,将问题长远解决。冰清自喻为ideaPod的产品经理,她在开场介绍了她偶像Coco Chanel的产品经理历程,并将Coco女士作为她打造ideaPod的灵感之源,告诉自己不忘初心。
ideaPod将自己定位成“工作和社交空间”,有别于其他联合办公,这样的社区内容会不会是WeWork会员的早期动力?空间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物理空间下的群体行为的变迁,这种文化对个体内在产生引力,将人的心理牢牢抓住,潜意识下产生依赖,即所谓的志同道合的人(眼界独到,精神追求丰富的人)。ideaPod 2.0,品牌大使介绍下的ideaPod The Bund品牌文化,是通过空间模块组合隐喻不同的情绪,形成社区中富有层次的场景,为社区提供物理因素,再由商务大使协同合作伙伴,定调“创意人士”的品牌高度,共同丰富社区多样性,为后期运营铺垫心理因素。就此,外滩旗舰店试运营期间,已经完成大大小小的展览、会谈、见面会、酒会、TED分享乃至亲子活动。参加过这些活动的人士分享,他们似乎在上海又找到了一个新的予人安静,汇聚人心的空间,俨然一个创意家俱乐部。
ideaPod The Bund新商业、新场景
吴声先生会选择在ideaPod The Bund发布场景实验室的《新消费场景白皮书2019》;国际博物馆协会学术专业会员李子傲先生选择ideaPod the Bund作为商业策展人的身份,在启迪月与ideaPod一起策划十个X Loft。ideaPod打造的物理场域和精神场域,在high创创始人李欣宇女士的解释中,亦为ideaPod创始团队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以人为本出发下的产物;徐宗汉先生更以为在这样的空间,激发出人的创新意识,才是符合现代中国,正在被唤醒的这一代人的基本追求。于此同时在各大商业地产人士的微信群里,以带货消费为主的新零售却被地产称为是伪命题。
可遇而不可求,想得而不可得,是商业地产吃惯了联办的药以后犯的统一心病。商业的特点是求利,而ideaPod的特点是体验 x 内容 x 时间,最大化激发人性求知和寻求归属的本能,激活空间使用者有效的社交时间、转化用户体验和时间,来为物理空间可持续赋能。此类空间作为对外活动和展示,每一个细节都将在未来运营中被用户和路客审视、评判。於团队,对产品方案落地的过程和最终的结果是否能完整诠释品牌要传递的语言,每一个客户都是一次洗礼和挑战。这也是联办们目前面临的尴尬:活动无质量,却依旧要靠活动撑人气;商办们都说自己也能做,却往往忽视细节,不知如何持续发展。ideaPod高质量的内容定位,从根本上形成品牌吸引力,将头部人群聚集,再以此引入更多有此类需求的人群,由他们迭代成新的头部人群,实现复制。这跟星巴克在中国最早影响的客群:追求自由的高端商务人士群体,方式如出一辙。
TEDx Richard at a event - image from ideaPod仅仅靠复制活动、将同等活动安插到每个客群就是ideaPod的业务模式?商务团队的解释是,每个物理空间都有自己的特点,北京的国贸、上海的外滩和杭州的西湖都应该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他们会根据空间所在的城市、项目所在的地点,站在用户角度反向设计物理空间模块。X Loft后续会被改造成办公空间,应该也是顺应ideaPod The Bund这个产品既是内容凝集点,又符合创意办公场所动静分离的空间设计。
ideaPod所营造的高端社区文化很可能是每个WeWork们都缺少的,毕竟一碗毛血旺不能辣倒重庆,一杯鸡尾酒也不能灌醉上海滩。涉世未深的ideaPod,将有更多的机会通过x ideaPod模式与商业地产合作,她触及传统产业的部分更轻,不拘泥于改变并大胆挑战,又注重对内容的细节,具备高端群体的吸引力。业主与ideaPod分工合作,将ideaPod的模块打散、细节放大后,再复制到商办的写字楼、园区,形成商圈中的俱乐部,从上至下打造不同产品线,形成不同的文化层次,就能有效结合行业群体比例,满足办公群体日益增加的心理诉求。
或许商业办公和开发商不需要一个看着合适、用起来舒服的空间,但中国需要。当然,能稳当的从商业和人性角度做到舒服才是最难的。ideaPod初到上海便引起了行业人士的注意,其中多半看不懂,余下没耐心,这是机会,也是挑战。It's all in the every detail of subtleness.
毕竟改变中国下个十年的那群精英人士,需要这样的地方,Where people come for people, where ideas li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