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本书是为了凑单,毕竟春节的满减很是吸引人,选中它是因为那个大大的slogan“如果你在人群中感到格格不入,一定要读《局外人》”,这种感觉只是偶尔会有~
这是一本很短的小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时不时和最近刚看的电影《心灵奇旅》还有去年以来的疫情带给我对生活的一些感悟产生关联。
这本书会带给我很多感触,或者说是和一些不太成熟想法的碰撞,认为自己并没有完全get到其中的很多说法,相信下次读还会有新的火花。甚至感觉到其中主人公的很多想法和做法如果换成我可能也会这样或者如果是别人这样做也是理解的,所以很奇怪主人公的这些行为不能被人理解很费解。比如对母亲去世的一些表达,悲伤不一定要喜形于色,也不一定只有哭泣一种方式。或者说让父母进养老院也不见得就是不爱她们吧,这个看法太古板了,就我自身而言还是喜欢跟自己的同龄人在一起生活,那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后来理解了,毕竟那是五六十年代的人的思维。。。
文中出现最多的便是主人公那句“我都可以”,哈哈哈很多时候我也会这样回答别人的问题,有时候选择真的很难做或者那真的不重要。最令我印象深刻的3个点:
1、审判时,养老院院长的举证,举证的点看起来就像是要致对方于死地,很难理解他的心理,主人公对他来说基本上就是个陌生人,哪里来的深仇大恨要致对方于死地,并且作为一位年过半百的长者对于晚辈为什么不能多给一点机会?作为一个陌生人在不了解别人全貌的时候,怎么能轻而易举的就决定别人的生死?
2、经常光顾的餐厅的老板。他是那些看起来跟你关系很一般,却是真正对你好的人,就算是被所有人唾弃他还是信任你,想要帮助你,有时候就是这些人会带给你一些意外的温暖。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牙医,一句“答应我,不要太辛苦、太劳累,多注意休息"让我心里暖暖的~
3、面对死刑时,主人公对宗教的排斥。显然,执行死刑之前,教父都会出现给人心理上的宽慰,这也是一种人道主义,当然我这样说是因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对于有信仰的人应该这是什么我也不在这妄加猜测了(意思就是,有宗教信仰的请不要喷我)。这段让我对宗教的东西有些好奇,好奇在有宗教信仰的人眼中世界是什么?生死是什么?教父是什么样的存在?甚至教父的真实心理是什么?我一直觉得有宗教信仰是一件好事情,很多宗教让人变得很善良、宽容、让一些痛苦过的稍微容易一些。甚至说如果遇到了一些难以逾越的痛苦,可能我也会接受宗教信仰,它会让人心理得到慰藉,感到一些温暖~~~
主人公的一些行为也是不能被理解的,面对生活的选择,他永远都是“都可以”。仿佛是个没有主见的人,虽然很多事情没有真正的对错,但是有些事情还是斟酌一下比较好,毕竟人类是群居动物,会有各种规则的束缚~ 他对教父的排斥,不愿意接受和浪费时间在一些自己不相信的事情上面,即使这些事情可能会让自己最后能好过一些。。。
审判过程也是很讽刺,全程仿佛和主人公无关,完全是甲方和乙方在辩论,辩论的结果却是主人公来承受。很多时候主人公也会抽离出来像看待别人的事情一样看待审判这件事情,这种状态应该很多人都会有吧,把自己从当下抽离出来,看待当下自己经历的一切,非常的客观和上帝视角,这就是“局外人”的想法吧~
主人公按照自己最真实的想法过一生,却因为这些“真实”违背了大家的认知及规则被所有人不接受。想到刚看的电影《心灵奇旅》中鼓励我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热爱生活。也许生活就是“热爱”和“规则”的一场平衡,需要把握好这个平衡。
从“社会规则”想到的,社会的发展,思想越来越得到解放,让人和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差异也越来越大,社会变得越来越包容,未来变得很神秘,值得期待!无论如何,希望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初心”,善良的对待一切,给这个世界更多的光明和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