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20》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20》

作者: 程冰雪 | 来源:发表于2019-10-03 15:05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20》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学习得到知识的.”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20》

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孔子说人分为四种。你可以对号入座一下你是哪一种——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唐·韩愈《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先生在唐代是气场存在感超级强大的思想家,连他也认为大多数人生来都资质平平。

李白和王勃是天纵英才,文采飚焕;

杜甫和贾岛、曾国藩苦吟勤思,日日夜夜推敲修业,是学而知之者;

我对号自己算是半个困而知之者,一路走来迷迷糊糊突然发现学习的乐子,不愤不启发愤忘食,某些时候还有点“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感觉;

最后还有一种困而不学的人。明明已经各种举步维艰,却还不思进取,最后被打入生活的底层。这种人,按照孔子的看法,是属于朽木不可雕也的不可救药的人。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20》

敏和“习”的意义是一样的。我的理解就是实践、就是努力、就是执行力,就是一万小时练习的定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孔子又说“敏则有功”。

华师大的曹海东教授解释“敏”字如下——

《论语》书中“敏”字屡见,多数被后世学人释作“疾”,谓疾速、敏捷。在此列举三例:

①《学而》:“敏于事而慎于言。”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敏,疾也。”邢昺疏云:“敏,疾也,言当敏疾于所学事业,则有成功。”

②《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欲迟而行欲疾。”

③《尧曰》:“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皇侃《义疏》云:“敏则有功者,君行事若仪用敏疾,则功大易成。”今之学者解释《论语》“敏”字,亦有类于此。像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金良年先生《论语译注》等,于上述“敏”字即是以“捷速”、“敏疾”、“敏捷”之类字眼释之。

清人焦循《论语补疏》认为《阳货》“敏则有功”之“敏”,以其义为“审”。

我认为“敏”应该含审慎之意,是一种主动的、不盲目的、知行和一的、快速执行的去求学的能力。

《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2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经注我 之我注(论语)之7.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vla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