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甬路两侧的古榆着实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较之鳞次栉比的楼宇、遥控智能的大门,360度无缝覆盖的摄像头、绿意如茵的塑胶操场,古榆枝繁叶茂,沧桑古朴,百年校史似乎只有凭借它才可以获得代入感。如同游子回归总要寻到昔日的影子,居家生活也总要有一两件传家宝,这古榆倒来得正好,单是从它身上被钉上的标牌“古榆,1950年”可见一斑,就像“某酒1573”那样悠远绵长。
可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对它产生了怨尤:春天,它那样不解风情,板着面孔,迟迟不肯吐绿;夏天,它硕大的枝干上面又满是虫子,一不留神就会掉落,人惊悸之余,总会责骂几句;秋天,万物都配合收获季节的氛围而一片金黄,它的叶子却在半绿微黄时过早飘落,惹得清洁工时时勤扫除,莫失碍观瞻;冬天,高大的枝干不但没增加它的高度,衬托它的威仪,反而从校园中的告示“风大,树枝易断,请远离”中读出了几分惊悚。
于是,人们一直都在积极建言献策,这老树要它何用,索性连根拔除,栽种上松树,那才气派,上档次。此言不虚,这古榆有何用?无制作用具之才,无赏玩游乐之趣,徒增人烦恼而已。
然而,个中滋味,细思极恐。何为有用,何为无用?此话题,古人论述颇多,“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度被认为是励志名言,有限的时间内,多多学习,做有益之事。然而,这种理解是断章取义,庄子还有下文“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意在告诫人们,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弄得困苦不堪,危险了。
庄子还说过“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清代一词人也曾言“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如再由此生发展开,似有小题大作之嫌。不妨就事论事,下面仅就挨着校门的一株古榆略叙一二。
晚课前,我看着一排桃树在风中摇曳,不由得脱口而出“桃花依旧笑春风”,花枝颤动,那样子像极了美人的笑。忽而转过头,看到了古榆,两幅风格迥异的画面,心生震撼。于是提笔记之。
暮色苍茫中,一株古榆,孤高而崔嵬,杆的粗犷衬托着枝的细腻,灰蒙蒙的背景,淡淡的写意,不疾不徐,不言不语,兀自挺立。风光不与桃李同,一任群芳艳,不与争高低。
自然而然,我联想到了杨绛先生的名言。摘录她的三句话,权作借来献佛的花。
杨绛先生曾引英国诗人兰德的诗《生与死》为座右铭,“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刚开始假装坚强,后来就真的坚强了。”
“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回味方家至理名言,若用文字诠释,恐为续貂之狗尾。
2019.04.16上午9: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