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已近一月,考试公告下来时的那份慷慨激昂早已散去。这次考试准备了大概一个暑假,没有玩耍,没有懒觉,买了课,为了节约时间不做饭吃外卖。复习过程中自我感觉良好,言语、资料、逻辑这些必须掌握的内容也学会了方式方法。至于数量题,大概资质有限,实在无能为力。而常识更是内容浩如烟海,大部分靠感觉。
在此基础上给自己预定目标135,觉得参加市县考试这个分数足够。答完试卷自我感觉仍然良好,时间把握较准,整体感觉试卷简单。然而成绩出来的很快,我只在查到自己分数137.6的时候高兴了三秒,就得知人均140的噩耗。
说不沮丧是假的,谁人能在努力得不到回报的时候内心没点波动呢?可是这才是人生的常态啊,十有八九不如意。志向固然要有,但也不能一味眼高手低。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范围,降低标准,也许才是正确的做法。
又想,何必如此辛苦?做好眼下的工作不也是一种人生选择吗?但是,我很俗啊,俗气的不甘,俗气的攀比。若我有那份淡泊的气度,当初老师让我读文博专业我也不会拒绝,只为研究,只为文化,只为爱好,我实在是做不到。每当想到“何不枕青山绿水,任由光阴从指尖划过”?大脑就会自动跳出往日熬夜苦战的画面,从前的付出不能轻易被辜负。又会想到当年同窗同一起点如今却前景胜我太多,哪里还能贪图安逸呢?
好了,不必勉强自己成为教科书式的淡泊宁静之人,去认清自己的俗,接纳自己的俗,俗的痛痛快快,俗的高高兴兴。想要什么就去奋斗,再给自己一点时间。
共正儿八经备考两次,一次118,一次137,考的比身边的朋友还高一点,难道不能证明我的天资聪颖吗?信心必须要有。当然了,眼前的工作也得干好,那就需要我比别人牺牲更多休闲时间去看书学习。这样也好,心里踏实,充满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