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在沟通中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最重要的媒介,是维系人类社会运转的核心纽带。但语言不只是用来帮助交换信息和了解彼此的媒介,它还会影响着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也影响着我们对他人的态度。
1、塑造别人对我们的印象
这些印象有:个人性格、品质、能力等。比如,一个人在交谈过程中总是带脏字,别人会认为他是个粗鲁的人;如果是夸夸其谈、空话连篇,别人会认为他是个不切实际、爱慕虚荣的人;如果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则被认为是个文化素养很高的人。
2、反映我们对别人的态度
如果对别人使用肯定、积极的语言,会使对方感觉到被重视和认可;如果使用中性的语言,对方感觉你很客观;如果使用否定的语言,会让对方觉得你对这次谈话不感兴趣、不耐烦。
3、增进和表明与他人的一致性,打造人与人之间的联盟关系
在沟通过程中,人们会被与他说话方式相似的人吸引,形成相似群体的聚集。
二、非语言在交流中的作用
非语言指姿势、动作、表情、外貌等,能与语言相结合,构建更完整的表达体系。
1、重复语言信息
比如,说话的同时,用手势比划,就有把语言重复说一遍的作用。
2、补充
非语言行为会与沟通者用语言表述出来的想法和感受相配合,强化信息表达。比如,面带微笑说谢谢比面无表情说谢谢效果要好,这时微笑起到补充作用。
3、替代
不想说话时,可以用非语言行为来代表。比如,用摆摆手代替说不。
4、强调
用非语言信息可以加强语言上的信息,比如介绍某人的同时,用手指向他。
5、表达真实信息
有语言和非语言表现出不同甚至矛盾的信息,比如满脸通红的人大声吼叫:“我根本没有生气!”这时候,非语言表达是真实的生气信息。
三、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促进交流的方法
1、合理运用低权力和高权力语言
低权力语言,是指有礼貌但缺乏权威性的语言,主要包括用于解释和请求的语言,让人感觉更加亲切,有增进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高权力语言,是指权威性高但缺乏礼貌的语言,包括强硬的陈述句和命令等,更容易使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高权力语言更多用于上级对下级发布命令,而低权力语言则更适合沟通协商的情境。根据不同情境合理使用高权力或低权力语言,可以有效增进沟通效果。
比如,你的孩子因为邻居放音乐声音太响而睡不着,你去跟邻居协商时,如果用低权力语言说“对不起,我的小孩睡不着,你介意把音乐调小声一点吗?”,就比用高权力语言说“你的音乐吵得我的小孩睡不着,你必须关小声点!”的效果要好。
2、多用事实性陈述,避免使用意见性和推论性陈述
所谓意见性陈述,就是我认为某件事是怎么样的;推论性陈述,就是我猜某件事是怎么样的;而事实性陈述,就是只讲这件事是怎么样的。
意见性和推论性陈述,很多时候掺杂了强烈的个人情感,与事实存在偏差,容易造成沟通的误解和冲突。比如,女朋友生气时,用推论性陈述对男朋友说”你一点都不关心我”,男朋友会一头雾水,但如果用事实性陈述说“你忘记了我的生日,我很生气”,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沟通冲突。
3、少用“你”,巧用“我”和“我们”
之所以要少用“你”,是因为在与别人的沟通中,“你”这个字眼会表达出一种对他人的诊断,通常意味着说话者有资格评判他人,容易激起他人的防卫而不接受。而使用“我”字的陈述,描述的只是自己对他人行为的反应,没有对行为的价值做出任何评判,语气更加平和,更容易让他人授受。比如,对方迟到了,用“我对你以致的行为有点生气”来表达不满,要比用“你就是个不守约定的人”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但过度使用“我”字,可能会使别人感觉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克服的方法是使用“我们”字眼,暗示了陈述的议题是双方共同关心的。
同样,使用“我们”过多,有时不一定恰当,因为别人可能不认可你能够代表他。这时,要将“我”和“我们”结合起来,比如“我想我们……”或“我希望我们……”
4、使用非语言要注意的问题
(1)要与语言信息一致,避免非语言和语言传达的信息相矛盾。
(2)要针对不同文化、性别的交流对象选择合适的非放语言,避免错误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