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轻舔丝绒,萨特·沃特斯,lesbian,完全剧透
写下这篇读书笔记前,我一直在思考该给它取一个怎样的标题,最后发现她的原标题——《轻舔丝绒》是这样的贴切。
上海人民出版社版本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我知道这没有错,我们做的事情没有错,只是世界说我们错了”,这似乎是所有LGBT群体的心声。没错,这就是一个讲LGBT群体之中的lesbian(女同性恋者)的故事,封面上柔美有尖锐的图案,就像是女孩子间甜蜜妩媚的亲密暗示,是词典里下流的俚语,更是女主角南希柔软又歇斯底里的心。
她的目光变得温柔,然后温和地说:“你多么古怪啊!你从来都没有轻舔丝绒过——”
就南希的成长史来说,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南希与演员姬蒂无疾而终的初恋,南希遭遇背叛之后的堕落,南希最后与弗洛伦丝尘埃落定终成眷属。
南希是生活在惠特斯特布尔小镇的女孩,她对游艺宫的一个女扮男装的演员姬蒂动了心。姬蒂似乎并非无意,她在舞台上将玫瑰花递给南希,握着她的手叫她“小美人鱼”。
“你闻起来,”她慢慢地,边想边说,“就像……”
“就像一条鲱鱼!”我痛苦地说。
“一点也不像鲱鱼,”她温柔地说道,“但是可能,大概,像一条美人鱼……”
南希因为这种若即若离的回应彻底陷入情网,答应姬蒂作为她的服装师一起去伦敦。
“当你把它抛给我的时候,”我对她说,“我的人生改变了。我想我一定是——在那之前都是沉睡着的,或者是死的——直到那一刻,自从我遇见了你,我才苏醒,才复活。”
可是这段感情就像小美人鱼化成的泡沫,迷幻又短暂。姬蒂一直视“女同性恋”这个身份为洪水猛兽,最后还是选择与男人结婚。
心灰意冷的南希逃离了这个伤心地,穿着男装剪了长发在街上游荡的她被当做男妓,她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厌恶,甚至隐隐有些兴奋。
方才,他的兴奋让我觉得奇妙,现在,他的感情让我陷入沉思。当他离开广场的时候,我还在那里发抖——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觉到一种诡异的满足。
我曾经压抑了自己的心跳,然而还是遭到了背叛。
而现在我背叛了另一个人,他就像我一样。
在她“扮演”着男妓的时候,她被房东赶了出去,机缘巧合下她结识了第二任房东,在房东太太招租广告的笔误中找到了一丝稍纵即逝的认同感。
“体面的女士寻找男/女租客”……“男/女”的字样看起来非常诱人,我在这个分隔符里看到了自己。
这种和平并没有维持多久,南希在街上遇到了贵妇人戴安娜,开始了她人生中浓墨重彩甚至可以被称之为“猎奇”的一笔——她被当做贵妇人们的“小男孩儿”,就像波斯童话中选择了70天欢愉的乞丐。
“乞丐释放了瓶子里的精灵,作为回报它可以实现他的一个愿望——他可以选择安稳地活过七十个念头,或者选择纵情享乐——娶位公主做妻子,富贵荣华,锦衣玉食地度过五百天。你要是那个乞丐,会选哪个?”
这场纵情声色在一场舞会上落下帷幕。南希为了拯救无辜的女仆,被贵妇人所厌弃。无所依傍的她选择去寻找有过一面之缘的弗洛伦丝。最后在她与弗洛伦丝的这段恋情中,终于可以看到接近现代普世爱情观中的“平等自由”。
那么,我想,我们就各有各的天堂了,就可以在不同的云朵上和彼此招手了。
事实上,就内容来说,《轻舔丝绒》的结构框架和《嘉莉妹妹》之类的小说极其相似——都是生活在乡镇的淳朴女子,被繁华世界的光鲜亮丽所吸引,出卖自己所能出卖的一切。只不过《嘉莉妹妹》中是20世纪的芝加哥,被无数现实主义作家口诛笔伐的纸醉金迷;而《轻舔丝绒》是维多利亚时期,披着诗意外壳的堕落。
从剧院到街角,从海滨少女到男装丽人。她经历背叛,终于抵达一个女人的怒放和觉醒。
可是这并不影响这本书在豆瓣上有着平均8.3分的评价。相对来说,这种女同性恋者题材在现代依旧算是小众,女同性恋们的恋情更是举步维艰,更不用说是在性压抑的维多利亚时代。从时代性来说,《轻舔丝绒》的确可以被称作“现今最好的小说之一”,包括最后一章被许多人诟病的共产主义情节,在当时来说都是具有反抗性的。
《轻舔丝绒》是作者萨拉·沃特斯“维多利亚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轻舔丝绒》也被BBC改编成影片《南希的情史》,我并没有看过《南希的情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主角南希的炮灰男友是由卷福饰演。
BBC《南希的情史》至于小说的最后——“我们都是有着奇特过去的女孩,就像盖错了盖子的盒子一样,我们必须承受这些……我心想,我们必须非常仔细,才能不让这盒子里的东西撒出来”,是孤注一掷的勇敢还是过尽千帆的屈服,就仁者见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