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史栩
1.
凛冬将至,朔风呼啸,易水一日冷过一日。
前阵子,荆轲在这里辞别燕太子丹,勇敢地迈向秦国,迈向死亡。
不久后,荆轲刺秦失手、被戮于王庭的噩耗传来,姬丹顿时眼前一黑。多日心血如这易水,付诸东流。目睹秦军一点又一点蚕食燕国领土,姬丹一天比一天更焦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侥幸躲过一劫的秦王嬴政则是“后怕”“狂怒”兼有。嬴政调遣更多士卒奔赴燕国战场,并催促大将王翦加紧攻势,克日擒燕王父子。
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燕赵联军在易水畔结阵,对岸是如“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秦军。姬丹暗暗给自己打气:秦军虽是虎狼之师,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孰胜孰败,尚未可知。
代国是残赵势力。公元前228年,王翦率铁骑踏破赵之国都邯郸。赵国前太子赵嘉在代郡称王,并与燕国缔盟,燕代联军在易水畔共抗强秦。
姬丹低估了对手王翦。
一般情况下,以秦国强大的兵力、精良的装备、充足的粮草,大可不必耍计,把战争机器开足马力,硬碾过去即可。但作为一位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帅才,王翦觉得,刚正面太耗兵力,能用智,就智取,以最小代价换来胜利。灭赵之战初,由于赵国尚有名将李牧在,秦军攻势迟滞。王翦施离间计,使赵王猜忌李牧,自坏长城。李牧一死,王翦率军如台风横扫赵境,攻破邯郸,生擒赵王。
与神一样的对手王翦交锋,燕赵联军被杀得丢盔弃甲。燕王父子若负伤的丧家之犬,一瘸一拐地溃逃。逃到哪,秦大将李信就追到哪。燕王姬喜横下心来,取储君姬丹的首级作赔礼,向秦王嬴政求和。
姬喜未免忒小觑嬴政了。嬴政本来就有吞天下之心,荆轲行刺事件仅是导火索而已。无论燕国献不献出姬丹的人头,嬴政都誓要灭燕。等到“六国灭亡,普天之下,莫非秦土”的时候,燕王父子又能藏匿到哪?
或许能苟活。要么逃往大漠,要么躲到深山老林,要么毁容并隐姓埋名。但与其过这种惶惶不安的日子,不如自刎,一了百了。
2.
燕国危在旦夕,楚国也不好过。
嬴政先后问从燕国战场前线回来的李信、王翦:“寡人欲命汝率军灭楚,需多少人马?”
李信:“二十万。”
王翦则回答:“六十万。”
嬴政叹道:“王将军老矣,不复昔日之勇。”
言毕,嬴政下诏委任李信、蒙恬为将,率二十万大军,分两路攻楚。
王翦欲谏又止。几天后,王翦告老还乡,嬴政也不挽留。
3.
正值少壮、血气方刚的李信,未免轻敌了。初生牛犊之所以不惧虎,是因为没见识过虎的可怕。
李信的对手项燕,就是只楚国猛虎。
项燕出身将门,祖父辈曾为楚国立下赫赫军功。项燕魁梧有力,使一杆沉重的长戟。戟杆足有碗口粗,项燕却挥动成风。
项燕的两个儿子项渠和项梁,皆具万夫不当之勇。项燕对儿子们寄予厚望,希冀他俩将来成为镇边之渠帅、安邦之栋梁。
此役,项渠、项梁随父出战,共御强秦。
4.
李信军连战皆捷,相继攻陷平舆、鄢陵、陈丘。蒙恬军的战绩也可圈可点,拿下了寝城。
两路秦军会师于城父近郊,与此同时,项燕军刚抵达城父。
秦军携大胜之余威,因此,李信迫切想同项燕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项燕似乎看穿了李信的心思,没去理会秦军的挑衅,坚壁不出。
固守破不了敌。
项燕想出一招:策反昌平君!
楚人昌平君,曾在秦国担任丞相,助嬴政平定阉宦嫪毐叛乱。勤王有功,却遭贬谪。冷血的嬴政不念昔日之功,令昌平君寒心。更何况,昌平君本是楚人,难免对被侵掠的故土、被蹂躏的同胞有恻隐之心。
项燕派说客秘密潜入昌平君驻地,说客凭三寸不烂之舌奏功。昌平君遂叛秦,截断了李信、蒙恬的后路和粮道。
秦军慌了。
李信、蒙恬想组织有序的撤退,但项燕不给机会。
楚军尽锐出击,紧追猛揍秦军。秦军屡次想结阵抵抗,项燕就亲率铁骑对秦军进行穿插,如利剑般把秦军切割得零零落落。
数战数捷,项燕率众攻破秦军两座大寨,连斩七都尉。
5.
嬴政接到败报,气不打一出来。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他不是那种羞于认错的君主。面子是浮云,嬴政要的是赢。
嬴政主动向王翦表达歉意,打算重新起用王翦。王翦坚持己见:灭楚非60万大军不可。
嬴政允许了。
6.
公元前224年,秦师浩浩荡荡出函谷关,迤逦进军,杀奔楚国。
秦师到了平舆城,王翦忽然下令全军就地驻扎,深沟高垒,树立排栅。寨门前多掘陷坑,用土覆盖其上。又于空旷地带撒下铁蒺藜、暗置绊马索,用来对付楚国骑兵。
项燕屡次搦战,王翦置之不理。项燕亲率铁骑强攻,但麾下不是被铁蒺藜扎破了马蹄,就是被绊索弄得人仰马翻。即便楚军勇士侥幸过了这关,前方也还有陷坑在等待他们。许多楚兵尚未交手,就不幸堕入坑中被尖桩刺穿。几轮冲锋下来,楚兵伤亡了不少,仍不能越秦营寨门一步。
既如此,项燕决定固守对峙。双方均严禁出寨,出现了奇怪的“静坐战”。然而,秦国有的是钱和资源,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王翦这儿。楚国就耗不起了,一旦粮草耗尽,军心必乱。
“静坐战”期间,王翦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件事是敦促炊事兵烹饪更可口且有营养的饭菜,并与众将同桌吃饭。这样做,既显得平易近人,又能借餐桌谈话的机会去摸清每位部将的性格和行事风格。
另一件事是在营中举办类似“投掷铅球”的竞赛,让士兵们比试谁抛巨石抛得更远。
数月后,王翦在营中巡视。不出所料,经过这几月的养精蓄锐,士兵们几乎都能抛得比标准距离远。
适逢斥候来报:楚军正悄悄撤退。王翦面色如恒,内心欣喜若狂:要啥来啥,天助吾也!
王翦仰望碧空。战机之多变,如白云苍狗,稍纵即逝。此刻不出兵,更待何时!
王翦当即下令:全军进击!
7.
项燕确是名将,楚军不疾不徐地后撤,并未酿变为溃败。
当项燕敏锐发现了尾随的秦军时,他立刻下令:后军作前军,调转方向,结阵御敌。但楚军毕竟师老兵疲,况且由于粮秣匮乏,部分士兵饿得前胸贴后背,好多匹马有气无力。
秦军擂鼓冲锋,楚军弩矢俱发。秦兵的哀嚎,夹着令人心疼的马嘶。在惯性带动下,伤马的主子跌得浑身每个细胞似要爆开。战车倾覆,四分五裂。
但接下来,在箭雨中幸存的秦兵开始与楚兵开展白刃战。60万秦军以泰山压顶之势,似破城椎般接连重捶敌阵,楚军苦苦撑持。
激斗了不知多久,项燕的军阵早已千疮百孔,秦兵和楚兵混杂在一块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往往是三四个秦兵围殴一个楚兵。
楚军越战越少,直至矢尽弦绝。项燕战死疆场,以报楚王知遇之恩。
翌年,秦兵生擒楚王,立国519载的大楚灭亡。此时,距秦大一统仅余三年。
多年以后,项燕的孙子项羽&王翦的孙子王离狭路相逢。项羽带领起义军,王离统率秦军,决战于钜鹿。未知胜负如何,且读下篇分解。
文中有多处依据历史的合理想象。比如史书上未明确记载项渠、项梁是否随项燕出战,本文则设定他们均参与了破李信之战。再比如项羽的父亲名字待考证,项渠只是说法之一。不列全了,仅举两例,以作说明。
主要参考资料:《柏杨版资治通鉴》
封面来源:《秦大将军王翦》
本文所使用的图片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