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面前的男孩一直是一个表情,说到不开心的事和高兴的事都是语气淡淡的,回答问题像AI。你会感觉聊着聊着就会聊死了。你得另辟蹊径去引导他。
上周的作业完成怎样?不好,我没有做到每天多回答问题。你觉得是什么阻碍你?不够勇敢,没有认真听讲。还有吗?想了一会说没有了。好。是不是你再勇敢一点,听课再专注点就可以多回答问题了。他点头。
那我这样说你觉得真实吗?只要我再勇敢点就能回答问题了。只要我认真听讲就可以回答问题了。不真实。他说。为什么?他说不出来。他看不到问题的多方面,也缺乏逻辑性。我想还是问他这次需要解决的问题吧,通过解决问题让他知道一个合理信念:凡事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
他说需要解决的是朋友不和我玩很伤心,还有不想让妈妈老师说我。
先来处理情绪问题,深呼吸,放松,用逐步抽离法,他感觉原来的6分处理到2分,很满意。和妈妈的沟通,我用感知位置平衡法,妈妈指责你你有什么感受?不好。怎么解决妈妈指责你你很难过这件事呢?你能找到几个方法?
无法改变别人,只能自己。
我觉得我应该好好学习,听妈妈的话。以后我一定再努力一下,希望妈妈相信我,不要老是指责我,说我不行。
一个停留在理性层面,有那么多的不合理信念的孩子。他的世界里只有妈妈的高标准严要求,自己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的高度。
对于他的这些不合理信念,我会用质问的方式让他看到不合理。
结束后我做了些反思: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不同之处,一个是“你要做”,一下是“你想做”。咨询师更加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她是快乐的、是舒展、绽放的吗?
咨询师放下理性的说教,让他自己去探索如发现内在自己。
有的孩子被父母严格苛责的要求驾到一个道德的高度,产生了很多糟糕至极的想法,许多不合理信念。用“一念之转”让他看到自己这个想法是不真实的。
父母的指责带给孩子的是找不到自己了。
信念:深刻理解"信念并不代表事实",信念有其发生、安装和巩固的程序,从而明白信念是可以选择的,人生也是可以选择的。
感知位置平衡法:深入体验从自己、从对方、从第三方、从系统、从更高更大的系统来思考问题。
[玫瑰]16. 时间线:深入体验从现在、从过去、从未来、从任何一个时间点来思考问题。
[玫瑰]17. 卓越圈:激发和拥有"自信"、"成功"、"勇敢"等卓越的内在状态。
[玫瑰]18. 心锚:解除负面的经验影响,建立积极、正面、成功的经验连接。
[玫瑰]19. 语言的技巧:上归类(催眠式的语言)、平行和下归类(检定语言模式)。
[玫瑰]20. 教练对话:练习中正、临在的状态,让交流和对话具有高效性和高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