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11-15岁。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他们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在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辈间交往和认同增加,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自己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经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前运算阶段是指从2岁到7岁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象征思维即儿童用象征符号、词汇或图画来描绘不在场的事物。比如小木凳当汽车,竹竿做马。该阶段儿童还常常表现出泛灵论趋向,将任何事物都看作生命的或类似生命的活动。
具体运算阶段指7-11岁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有明显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这个阶段儿童最突出的成就是获得守恒概念。守恒,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直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两支等长的铅笔无论如何放置,它们的长度始终是相等的。这个阶段儿童还具有分类和序列能力。但儿童的思维活动扔局限于具体的事物,缺乏抽象性,对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感到十分困难。
形式运算阶段是指从11-15岁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中,个体的认知已经超越现实而无须以具体的事物为中介。他们不仅能从具体事实出发,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而且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他们不但能思考和检验单个命题,而且还能发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
认知发展引起青少年对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看法发生了很大地改变:1喜欢争论。由于中学生获得形式运算,他们就总想运用。中学以后,中学生喜欢与父母教师等成人争论、顶嘴。因为这时他们发现父母和教师的意见并不总是对的,即使父母教师的意见是对的,也可能还有别的更好的可能。
明智的父母和教师应该知道,喜欢争论是其成熟的表现。争论发生的时候,应关注问题的原则方面,而不至于恶化为无意义的争吵。如果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就诚心接受;如果不对的,就通过平等的讨论,让其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自己主张背后的理由。如果他们一时还不理解,就应该耐心等待,给其足够的时间思考,以让他作出判断。把意见强加于他,则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理想主义。由于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是从假设的可能出发的,这使青少年摆脱现实的束缚。他们富有理想,憧憬未来美好的生活;同时看不惯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弊端,敢于抨击时弊。理想主义和爱批评,可能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尤其是与成人之间,成人看问题比较现实和事故,与青少年的理想主义形成反差,因此容易形成所谓的代沟。成年人应该正确引导,避免青少年走极端和产生过激行为。
儿童晚期,6-12岁,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学习中的勤奋感。这一阶段如果儿童在学习、游戏中取得成就并受到成人的奖励,将有助于其勤奋的人格;否则,如多次遭到挫折或其成就受到挫折时,就易形成自卑感。
青少年时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整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我,并形成一致性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在青少年期,我是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他们能够把自己的各种形象综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相同和连续之感。同时,他们也开始认识自己和别人的异同,认识现在和未来在社会中的关联。自我同一性,要求青少年思考和确定自己的未来职业、自己的爱情家庭婚姻信念、交结朋友的原则,以及宗教信仰、政治理想等问题,并按确定的方向予以实践。如果青少年不愿意思考这些问题,就会对未来产生茫然,导致角色混乱。
成人期,24-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繁殖就是对养育和指导下一代有兴趣,通常人们通过抚养自己的孩子获得普遍关注。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热爱家庭、关心社会,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不关心别人和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