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罗胖新年讲话里的一句话,和孩子做朋友,感觉非常熟悉。
于是想起了上周,孩子老师给上课的时候,依然讲到了这个话题。
自从孩子出生以后,孩子就成了这个世界上与我们亲密相见的人。甚至会陪伴我们整个后半生,这个世界上唯一和我们亲密的人,就是我们的孩子。
所以,和孩子做朋友,应该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
那么如何和孩子做朋友呢?这真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我观察了好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老找不到方法的人时候,大多与孩子交流和沟通都出现了问题。
昨天,与孩子老师沟通了一个多小时,另外一个家长也在身边。对孩子的教育特别头疼,因为妈妈说的话,孩子往往不太爱听。
这时候,家长和孩子之间就出现了问题。可能父母平常都忙于工作,或者忙于自己的事情,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一筹莫展。
对于第一次当家长的父母来说,教育孩子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怎么样才能用心的与孩子沟通交流,把孩子当成朋友对待。
第一,要和孩子交心。
每天关心孩子的学习和交友情况,问问孩子与朋友或者同学相处有没有什么问题?只要孩子与老师和同学之间交流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孩子是受老师和同学欢迎的,说明孩子的性格还是比较好的。
第二,真正的把孩子当朋友对待。
朋友之间,应该互通有无,彼此关心,平等的相处。
父母不要一味的以家长式方式要求孩子,凡事可以和孩子商量。只有在两种情况下,父母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第一,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危险的。第二,危险就要发生的时候。这两种情况下,是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可以采取强制措施。
孩子的同学和妈妈的相处方式,让大家都非常羡慕。母子两人完全是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孩子听话,学习上进,母亲的教育方式得体,那种融洽的相处方式,让人看着很舒服。
父母和孩子之间好的相处方式,无一不是陪伴和与孩子交心的结果。
第三,父母对孩子要正确引导。孩子总是在不断成长,那么他的认知可能会存在偏差。特别是对于外界的不良诱惑,父母要提前给他们敲响警钟,或者孩子做的有些事情要在父母的掌控之下。
我家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非常迷恋楼下的游戏机,每天中午一放学就在楼下商店玩。
刚开始的时候我陪着孩子玩,两人轮流玩。因为这种游戏比较简单,我估计他过一段时间新鲜感过去,就不会沉迷这种游戏了。
那段时间孩子在楼下玩的时候,楼上楼下邻居见了我,都会告诉我孩子在楼下玩儿游戏。当然,我也会把这个情况及时反馈给孩子。
在孩子玩了几个星期之后,基本掌握了里面的规律,每次都赢一大堆弹珠回来。他发现赢了这么多弹珠回来,也没人给他带来什么益处。渐渐地,自己就不玩了。
孩子在楼下玩游戏机的时候,我估计他不会玩的太久。因为孩子比较喜欢玩乐高玩具,每次花一两个小时拼出来玩具的时候,他从中体会到了乐趣,特别是思考的时候对他是一种挑战。
不管玩孩子玩什么游戏,他觉得没有什么乐趣的情况下,自然就放弃了。父母对他玩儿的态度非常重要,要给他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不能看着孩子玩,不学习,就对孩子横加指责。
和孩子成为朋友,就要放下身段,真正的让孩子接纳父母。
当几十年之后,我们老了,孩子与我们朋友式的相处方式,也会提高我们老年生活的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