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家练习小提琴,和一个技巧性的操作纠缠了一个小时,但还是不得要领,怎么拉都不好听。无奈,烦躁不安的我决定先做些别的事情冷静一下。在磨蹭了近半小时后,我又鼓起勇气拿起了琴,抱着无奈的心态提起弓,随便拉了一下。
没想到,这一拉正巧拉出了我想要的效果!无论音色还是流畅度,都达到了老师示范的标准。我赶忙反思刚才是如何做到的,以便以后也可以如法炮制。又试了几次之后,我惊奇的发现,原来那完美的一弓,正是因为它比任何时候都稀松平常。
在平时练习时,由于太全神贯注的想把技巧练好,于是我的右手在每次拉琴时都略微有些紧张,这种僵硬的动作会导致弓与弦压力的改变,使音色变得苍白死板。但如果放松下来,压力减小,声音自然而然就会柔美很多。按理说这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彻大悟,而是生活中我们鲜少留意到的小常识。然而细想起来,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常识,却足以改变我们的人生状态。
回想起之前的学习之路,哪一样不是都需要放松呢?弹钢琴时,钢琴老师强调的第一个重点必然是:双手要在琴键上放松,而不要像鸡爪一样紧绷,以免影响手指的灵活度;学吉他时,吉他老师同样会教导,拨弦的小臂要放松,以免胳膊酸疼,损伤肌肉;学舞蹈时,舞蹈老师更要不厌其烦的指正:动作不要太僵硬,柔软的前提是放松。
同样在生活中,当人们面对考试或其他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时,都难免会出现紧张。而此时人们听到最多的嘱咐,也是要放松心态。
放松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共性技巧。我们都知道,人在紧张时会有很多生理学反应,比如肌肉僵硬、注意广度缩小、心跳加速等等。人为什么会紧张呢?因为在原始社会,当人还是智人的时候,为了防备野兽的攻击,人体进化出一种“战斗-逃跑”机制,这种机制会使我们的交感神经兴奋,血液涌入肌肉,肾上腺素飙升等。这些反应有利于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进攻或逃跑,以保住性命。
在如今的21世纪,人们不需要以打架或逃跑的方式来解除生命危险,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工作量和复杂的生活压力所带来的危机。但这种反应机制并没有退化,而是随着我们的基因传递给了现代人类。所以,这套防御野兽的方法并不适合我们应对文明世界所出现的危机,它会使我们的注意力范围变窄,出现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因此,作为现代人类,我们需要学会放松自己,使那一套“战斗-逃跑”的机制失灵,进而解决其副产物所带来的弊端。当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太大时,不要逼着自己在桌前再坐一会儿,而是要勇敢的站起身,痛快的玩起来!只有彻底的放松身心,才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来迎接更艰巨的挑战!
(字数:1024)
网友评论